30 Nov 2007

世界珍味之王——Truffle 松露

世界珍味之王——Truffle 松露

luxee.com 2006

Truffle是生长在地下,尤其是橡树根部的一种外生菌块。通常是一年生的天然真菌类植物。大约有30多种不同的truffle,产地分布在意大利,克罗地亚,法国,西班牙等国。与香槟,鱼子酱一起,被誉为世界上三大珍味之王。



在众多的种类中,更以白松露、黑松露是最美味的。由于松露对于生长环境非常挑剔,只要阳光、水量或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就无法生长,这也是为何松露如此稀有的缘故。

都说松露是地下的蘑菇,其实她是菌丝体类植物果实。在食用菌分类中,松露属生长在地下的子囊菌类。它之所以归属于此类是因为它生长在地下并且它的孢子(种子)藏在囊(小袋子)中的缘故。松露的外形是园的,但因其生长在地下的原因,常呈现不规则的形状。



松露有着独特的寄生循环。和其它菌类一样,松露不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它不得不寄生于另一种生物。松露是植物之间共生的典型例证。得益于菌丝体的植物系统,松露可以赖以一棵树的养料生长。以母体树的幼根须为寄生体,松露自生出不可缺少的组织系统:菌根。

正因为有了这种菌根,松露可吸取树中的有机质,因此得以生长。菌根可以由松露在土壤中靠种子自繁,也可以种植已附有松露菌根的橡树得到菌根。橡树被种植后,需要十数年的时间其根系才能植于土中,这时最初的松露才开始出现。生长于菌根的菌丝体给幼小的松露供给营养。

在五~六月间,菌丝体收缩成团形,这就是母球-松露的寄生处。如母球生长的好,松露在七月份就可以独立生长了。在夏季里,松露生长的特别快,从几克至其正常体积重量30~50克。至于松露的颜色和香气则要一直等到它成熟的时候,人们才能享受到。

让狗找松露

收获松露的方法就是在松露成熟时把它从地里挖出来, 这时是松露散发的香气最浓的时间,但这段时间很短暂。

收获从十二月份开始至次年的三月间结束。如要准确地找到松露需要动物的帮助,猪、或更多情况下是狗。

通常,狗用它的爪子在松露所在的位置上做个记号,其主人来了后用小耙子小心翼翼地从粘土中将珍贵的松露取出,放到他的篮子里。

松露的交易仍保留着传统集市的形式,松露种植者们每周按不同的日期汇集到不同的集市.

重要的集市有:星期六举办在特立卡斯坦(Tricastin)里希航奇(Tricastin)村集市;星期五举办在沃克吕兹(Vaucluse-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一个省名)的卡彭特拉村集市(Carpentras);至于西南部地区则有星期二举办阿尔邦克(Albencque)集市。

现在的问题是:是选择新鲜松露还是选择罐装制品呢。回答是肯定的,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新鲜松露。

新鲜的松露,在成熟的时候(十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有浓厚的香气,这种香气可持续几日。

但是,如果不是松露收获的季节,罐装制品则可显示其优势。

truffles的种类

White truffles 白松露
Italy’s white truffle意大利白松露,又称Tuber Magnatum 或者tuber magnatum pico。 到目前为止,只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克罗地亚发现过白松露。色泽为轻微的金色,浅褐色(米色)或者是淡棕色,并且带有棕褐色或者奶白色的斑块或者细小的纹理。气味介于大蒜和最好的parmesan cheese之间。大小不等,小的有高尔夫球那么大,大的就好似苹果了。在好的年份,白松露的世界产量也只有3吨,相对于年产量约35吨的黑松露,可想而知其珍贵程度。

Black winter truffles 黑冬松露

Tuber melanosporum 黑松露,经常被称为perigord truffle。出产于法国南部,意大利,西班牙。色泽介于深棕色与黑色之间。黑松露外表崎岖不平,呈小凸起状,我个人觉得表面更像狗的鼻子。内部遍及灰色或者浅黑色与白色的纹理。成熟期通常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三月,通常最好的季节是在12月到次年的3月之间。

黑松露的切面

Summer truffles 夏松露也称为Tubr aestivum ,或者是saint john’s truffles。夏松露和黑松露无论在气味和结构上都非常相似,很多时候很难辨认,只是气味要比黑松露略淡少少。很多松露产品用夏松露为原料,例如cheese和butter。出产地意大利,法国及西班牙。出产时间是每年的5月到10月份。其中每个时期,其味道有着明显的变化,6月以前,气味浓郁,有点类似Styrofoam的味道;7月到8月中,气味开始变得更丰富,9月以后,味道变得完美。

另外还有其他的,例如brumale,还有bianchetti, 以及burgundy truffles和Himalayan truffles 在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



Truffle 产品

市场上能够见到的truffles,有以下几种类型,新鲜及冰冻的;罐头装;truffle juice,truffle puree或者是truffle paste,还有truffle cream,以及truffle sauce,truffle oil,truffle honey,truffle flour,truffle powder和truffle pastas。



如何搭配食物

新鲜的White truffle永远不要烹饪后再食用!最好切片配在意大利面或者其他的食品上,让主菜的温度使得white truffle变得温暖,使其气味得到更好的挥发,让你沉浸在这梦幻般的境界之中。

新鲜的Black winter truffle可以烹饪后再食用,但是,切记不可长时间,高温度的烹调。

至于如何清洁truffle,只是用柔软的毛刷,将其表面的泥土刷干净就可以,切记不可以水洗,切记!切记!

至于繁多的truffle产品,就看食家自己的洗好了,配意大利面,面包,鸡蛋,还是小牛肉,大龙虾,或者是生猛海鲜,这要看食客自己的喜好了!



^O^

29 Nov 2007

王朔出新书自称“拿亲情卖钱

王朔出新书自称“拿亲情卖钱” 不想给男人看

日期:2007-9-21 15:07:34 来源:新闻晨报币

  在昨日首发的新作《致女儿书》中,王朔(王朔的指数 王朔的影像 王朔档案)既不玩哲学也不写痞文,而是以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口吻,充满柔情地描述自己的家族史。书中竟还首次曝光了女儿的照片。王朔自我解嘲:“出这书再次证明了我是不甘寂寞的、虚荣的、拿亲情出来卖钱。”


  初衷:当遗书来写作

  《致女儿书》是王朔对女儿关于自己家庭、血缘、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叙述,它原本是当遗书写的。

  在该书自序中,王朔首度承认自己老了。“人老了就没皮没脸了。我必须承认到岁数了。随时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倏起忽落。这小书拿出来发也属于破摔一类。觉得自己挺不要脸的。谴责久了就想:就这么不要脸!想当遗书写也是真的……显然真的也不是多宝贵,说话就贬值。因为,人不死,老活着,时间嗖嗖地飞过,瞧着还要且活一阵儿,就要从长计议了,事儿不大,只是中年危机、焦虑什么的,没到生死关头,自己把自己想紧张了,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恐怖气氛。总的说来,出这书再次证明了我是不甘寂寞的、虚荣的、拿亲情出来卖钱。”

  对象:这书不想给男的看

  虚岁50的王朔,他的女儿也有二十几岁了,目前生活在美国。书中,王朔处处显示了他对女儿不尽的疼爱:“坦白也需要一个对象,只有你可以使我掏心扒肝,如果我还希望一个读者读到我的心声,那也只是你。”而这份挚爱深情,使王朔连带着对该书的读者也挑剔起来,他明白地告诉读者,这书不想男的看。

  “我这书是写给女性亲属看的,女儿嘛。希望读者,有相同经历的,心路的,是五、六、七那三个十年代的,上世纪。八九以后的想看,上世纪的,也不反对,———是女的就成。我认为女的比较关心人、本身的潜在可能,能聊到一块去。男的分工好像是管物质交易、社会关系那一部分,所以特爱比较价格,分高下,什么都放在一起比,特讨厌。我们这里是聊可能性,潜在的,本来就闹不明白还没到可以拿来交易的程度的东西,男的插进来猛一听经常听不懂,还得装什么都懂,比谁都懂。”

  市场:比《我的千岁寒》好读

  5个月前,蛰伏多年的王朔推出了他复出后的第一本书《我的千岁寒》,稿酬高达365万,首印近100万册,但结果销售不尽如人意。《致女儿书》首印猛降为20万册,版税却是一个谜。当记者向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人求证时,这位负责人表示,大家更应该关心的是作品写了什么与怎么在写。但他同时直言,这本书和《我的千岁寒》很不同,很好读,而且文字有趣,充满了王朔风格,市场肯定很好。


^O^

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亲情在金钱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陈则义
2007-11-27 8:49:51
几天前看到一篇电视报导,一个满堂儿女却无依无靠的老人的血泪控诉,让人在痛恨这些不肖子孙的同时,不禁对亲情的淡漠感到心寒,由衷地发出哀叹:亲情,在金钱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报导说:某市一位孀居老太太,生有六个儿女,可谓子孙满堂,本应含饴弄孙,坐享天伦之乐,却由于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儿女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抚养,最终导致万般无奈的老人将儿女中“表现突出”者告上法庭。导致诉讼的起因说起来仅仅是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老太太离婚的小女儿屋漏偏遭连阴雨,企业减员下了岗,与老太太挤住在一起。于是老太太添上几千元,女儿拿出两万元买了间房,房产证上是女儿的名字。按常理来说,老太太的其他儿女应该照顾这个不幸的妹妹才对,谁想到就是这样一间价值仅两万多元的房产让兄弟姐妹与老母亲打做一团。
在媒体采访老太太的大儿子时,大儿子振振有词地说他妹妹离婚又下岗,根本没钱买房,一定是老太太用老伴的抚恤金购买的房产,应为他们兄弟共同所有。在大儿子的鼓动下,其他原来还勉强给老太太一点抚养费的子女也以此为由断绝了费用。大儿子、大儿媳及孙女屡屡向老太太逼要房产证,出言粗野甚至于动手打骂老太太。在老太太为留证据的一盘录像带上,清楚地听到大儿媳“老太婆”的叫骂声和老太太喊“救命”的哀嚎声,看到此处,我想许多有良知的人们会不忍卒读!
接下来事情又有了戏剧性变化,大儿子的女儿以需要亲人担保为名,骗其姑母-即老太太的小女儿在担保书上签了字。以后又通过一系列非法手段将房产转移到自己名下。而贫病交加的老太太却再也没人答理。
联想到以前媒体也曾屡屡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为了钱财房产而对簿公堂的报导,看了让人好不淹心!前段时间,电视台一个法治节目报导,一名城市中年妇女,先是为了独占本应属于她与其父共有的房产,硬是把她83岁的老爹告上法庭,逼着她父亲搬出她家。原来,她工作的单位几年前曾经将一处分给她的福利房作价卖给了她,当时房价较低,只评估了24万元,而她向其父借了21万购买的该房产,到了女儿状告老父时,其房产已经升值数倍。公堂之上,由于其父拿不出借款证据,该妇女又强调钱是给她的,赠予后产权已经转移,房产证上又是她的名字,所以法院也只好按证据把房产断为该妇女所有。但执行上,因法官们同情其父,所以并不积极,一直拖了几年的时间。其间该妇女屡次催促法完要求强制执行,法院均以其父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不能人为造成流浪街头为由拒绝执行。后来,该妇女的姐弟都帮助老父与其争辩,该妇女又一纸诉状,将其父及姐弟一并告上法庭。
且不说这两件事的详细前因与后来的结果如何,只是到此为止已经很说明问题,在利益面前,母子之情、父女之情、姐妹兄弟之情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一家骨肉闹了个反目成仇,能不令人三思而感叹!
亲情冷漠,道德滑坡,感恩缺失,物质唯一,是一个国家教化的失误,民族文明的悲哀,国民素质的退化,社会凝聚力的失衡!以如此的道德水准构建和谐社会,怎能不“路漫漫其修远”?
评论 ( 1 ) ┆ 引用 ┆ 阅读 ( 194 )

  相关评论    
* 评论仅代表网友立场,与本站和您的博客无关。*
游客 于2007-11-27 4:10:57发表评论 回复
我以后也不会养我的父亲,我已经当他死了!从出生他就没尽过父亲的责任,整天在外面赌,我才2个月就家庭破碎了,长大以后也不给我生活费与学费,我是判给他的,他却不管不问,外公外婆看我可怜把我抚养成人,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这样的父亲,也不会养他.他要是要饭要到我家门口,我会放狗出去咬他!



----
亲情友情能经的起借钱的考验吗?
世界经理人文摘 ( 日期:2007-09-21 09:47)

--------------------------------------------------------------------------------

    


世界经理人文摘[digest.icxo.com]消息: 早上我还在蒙蒙的睡着觉时,就被客厅里的一个忽来的电话玲声吵醒了;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就摸索着跑到客厅拿起电话就按了接听键,用我那还带着睡腔的声音说道:你好;请问哪位,对方说话了,我…我是你的堂姐夫,我惊讶的问:怎么有事吗?(我和他们从来不联系的,可能是从我爸爸那要的我号码吧?)对方说我现在想请你帮个忙,想找你借点钱你看怎么样。

天啊;又是借钱,说实话我真怕了听见借钱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每借钱给朋友一次,我就少一个朋友,因为他们从来也没还过我的钱,甚至到最后这些人干脆不和我联系,后来我就和一些比较好的朋友间接的说,如果想朋友之间的友谊长久的持续下去,就最好朋友之间尽量不要有金钱的纠纷,所以一些朋友说想和我一起合伙做生意,我都会拒绝;

前些日子有位朋友也来找我借钱,后来没办法只借给了她几千元,在借钱给她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因为我不想失去这位朋友,但我知道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不借,那我就一定会失去这位朋友,如果我借了,也许还可以赌一把,看她究竟会不会还,如果还了,那说明她是个值的交的朋友,但这次我又赌输了;

前几天这位朋友又打来电话说想买房子,想让我再借些给她, 天啊;买房子,现在的房价都多高啊,她竟然来问我借钱买房子;我当时就回绝了她,我说;真对不起,我没有这么多的钱,我也 有我的一些困难,我的工资虽然很高,可我也要供贷的啊;请你原谅;就这样对方生气了,说到’那这样你把你的银行卡号告诉我,我把钱还给你,我说到不急,你有困难你先用,以后有了再还也不急.可听的出来朋来还是不高兴的挂了电话,现在我真是不明白,做个好人怎么就那么的困难呢?到最后好像是我不帮助她似的;后来想想这种朋友算了,不交也罢,太累;

虽然有过这么多借钱不还给我的经历,自己也暗暗发誓以后有人问我借钱我一定不会借的,可不懂如何拒绝别人的我,今天还是给堂姐夫打了壹万元去,希望这次不要再使我受到伤害;

默默期待中… …






^O^

28 Nov 2007

Five Simple Steps to Investing Like Buffett

Five Simple Steps to Investing Like Buffett

Paul Larson
11-23-07 Morningstar

Paul Larson is an equities strategist with Morningstar and editor of Morningstar StockInvestor, which seeks to purchase shares of quality companies at a discount, and sell them after the market has come around to our view. StockInvestor features two market-beating portfolios: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Meet Morningstar's other investing specialists.


It is amazing how simple Warren Buffett's investment strategy is, but how few successfully emulate it.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 skill-set required to invest like Buffett is quite widespread, and any nominally intelligent person can do it… with the proper focus and attitude.


Below, I've boiled down the wisdom that Buffett and his partner in crime Charlie Munger have given over the years into five simple steps. These are all things I try to do when managing the Tortoise and Hare model portfolios that are the centerpieces of Morningstar's StockInvestor newsletter service.

1. Buy businesses, not stocks

The financial media and many beginning investors often equate investing with trading.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remember when investing in stocks is that they are not just little pieces of paper to be traded. Rather, they represent ownership stakes in businesses.

I believe it is incredibly helpful to think like a business owner (and not just a "renter") when considering what to buy. This simple frame of mind will tremendously help both in stock selection and valuation.

2. Focus on companies with wide economic moats

Companies that have their cash flows structurally protected from competition should fare much better in an economic downturn, while also increasing in intrinsic value at above-average rates over long periods. In other words, time is on your side with these companies.

All the companies I've bought in the Tortoise and Hare model portfolios have economic moats. This means they either are low-cost producers (think Wal-Mart (WMT) or Vulcan Materials (VMC)), benefit from customer switching costs (think Bank of America (BAC)), or have intangibles like patents and brands (think Wrigley (WWY)). These companies should in aggregate continue to generate above-average levels of cash, given their solid positioning.

3. Let intrinsic value be your touchstone

The value of a business is the value of all the cash that business can generate for its owners in the future, discounted to today's terms. And since stocks represent ownership stakes in businesses, it makes perfect sense to value stocks via discounted cash-flow analyses. Forget about momentum and charts and trading catalyst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businesses you are buying should be the utmost reference point. Valuing stocks any other way, as Charlie Munger would say, is just moronic.

This is why every single fair value estimate we publish at Morningstar is backed by a discounted cash-flow valuation model. We want our subscribers to get ahead of the game by grasping both the price and the value of their stocks.

4. Always require a margin of safety

Any intrinsic value estimate is based on projections of future cash flows. And since the future is inherently uncertain, it is highly beneficial to only buy at a discount to fair value to account for that uncertainty. Buying stocks without a margin of safety is like driving without a spare tire… you can do it for a while, but eventually something bad is going to happen.

5.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be patient

We as humans are innately wired to receive comfort from going with the crowd. Meanwhile, we all want instant satisfaction. But these are harmful things when investing, and learning to avoid our own shortcomings is a surefire way to boost returns. To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and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is some of the best advice Buffett has ever given.

This recipe has worked great, both for Berkshire Hathaway over the decades, and for us at Morningstar more recently. I have no doubt it will continue to work in the future. If you want to find some of the raw ingredients for this recipe--the companies with wide moats that are trading at discounts to intrinsic value--consider subscribing to StockInvestor.

----



^O^

25 Nov 2007

凡是做'作家梦’的人,都是逃避现实的、无能的人……

心理学课上,周正教授正在授课:“上次下课时,一个男孩子递了张纸条:'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又没什么特长,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唯一的爱好是写作。进入大学后,看到周围的同学在交往、工作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洒脱干练,很是羡慕。就要步入社会了,我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前途呢?……周教授,我想我还是当一名作家比较好,一个人,也不错,您说呢?’这个问题要不要回答?”周教授扬了扬手中的纸条。

“回——答——”同学们兴致大起,“作家梦”可是不少惮于竞争之人的救命稻草啊!

周教授放下手中的纸条:“好,今天我就当面回答这位同学——我的态度,很简单:凡是做'作家梦’的人,都是逃避现实的、无能的人……”

话音未落,下面已是一片嘘声。

“我来问问你们,一支笔、一张纸的事,谁不会?当作家,就是这么简单,人人都会。我常说,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对军人而言,你领十万人,我领十万人,没本事,死的十万就是你的。这里要的是综合素质,是挑战,所以军界的人是最强的。商界也是如此,投入两个亿,三个月后,可能家破人亡,你干不干?要的是同样的素质。政界就不同,他可以调整、迂回,政策不行可以再改,是有余地的,但要负责任。而学术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永远不行都可以。军人和商人的成败一目了然,唯有作家可进可退,无所谓胜负成败……”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某著名作家在一所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有同学问他怎样才能当作家?他说:'首先养活你的家,再说当作家!’”周教授认真地看着大家,眼神里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深切的关爱,“《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卫国,见卫国人很多,就说'庶矣哉’,意思是'卫国人多啊’。旁边有人问'既庶矣,又何加焉?’意思是'人多,怎么办呢?’——问题来了,有人,人多了,怎么办?我们该做点什么呢?你们认为孔子会怎么说?”

“教之——”大家很自信,大教育家嘛。

周教授微笑着摇摇头:“子曰:'富之。’——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你们以为有了人就要教育,却不知道在教育之前,首先要让人富起来。旁人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人们富足以后,又该如何?’”

“教之——”大家会心一笑。

“对,人富足了才有条件接受教育。吃不好穿不暖的时候,教育是句空话,况且对衣食无安的人大谈教育,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厚道。孔子不愧是教育大家,他这'不富不教’的意义很深远!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才会去考虑安全、爱与被爱的需要,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举例而言: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小两口,到了情人节,丈夫一咬牙,送爱妻一大束玫瑰,这时候妻子是什么感觉?”

“浪漫吧?”

“是浪费!”同学们争起来。

“还不如送我一双毛皮手套呢!你看看,这个冬天我的手又冻了,净花冤枉钱……”周教授开玩笑似的嗔怪道,大家在嬉笑中亦有所感悟。

“当人过日子都紧张的时候,是不会想着浪漫的,那是有钱人的享受。问你们一个常识:知道雄鸟追求雌鸟的时候,送给雌鸟的是什么?”

“虫子。”

“对啊,一送虫子,雌鸟就会意了:这家伙生存能力强,跟着它,今后我们的孩子不会挨饿。这是一个连鸟都明白的道理。”

下面安静极了,生怕漏掉周教授的任何一句话。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古以来,人们便说'饥寒起盗心’。能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安定之后才能让晚辈过正常的生活。如果没有东西吃,连父母的东西也会抢过来吃,兄弟的就更不用提了。在人们陷入最差的生活状态时,就顾不得什么道义。这就是人类真正的本性。中国的先哲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指出了人类的真实形貌。”

“在衣食无法获得满足时,依然能保持礼节,这是凡人做不到的事情。”

必须赚钱!——看来,所谓“以人为本”,我们并不比古人懂得多。

“雄性丧失了生存能力就丧失了天赋雄性之本性。历史表明,男人的不幸、民族的不幸源于贫穷。所谓'贫病交加’、'穷凶极恶’……因此,你们必须认识到:挣钱是公德,要重视金钱。我这样告诉你们:男孩子,你可以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可以不会作诗,不会弹钢琴,不会做饭。可以什么都不会,但是必须会挣钱。”

周教授的话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我感觉很多男孩子的眼睛在放光,不知他们看到的是压力还是希望?

“最后,再给你们一个例子,你们用心思考。比如说,快到春节了,太太说:'该过春节了,咱爸咱妈想来深圳这边,看看咱们和小外孙。’她先生立刻就说:'来啥来?根本不用来!咱已经忙得够呛了,再让他们过来,净添乱!再说,这路上,老年人多不方便!’这个男人现在是什么状态?”

“气急败坏!”有人笑着回答。

记住,凡是气急败坏的男人都是穷男人。但是另外一家,太太说:'老公啊,快过春节了,老人们都想过来看看咱们,一年没见面了!’先生说:'哦,好啊好啊,应该让他们过来。这样,你让他们坐飞机过来。’这个男人就不气急败坏,他很平静。'还有,你看,咱家的房子,这三层七八间,冷冷清清的,孩子也没有人陪着玩。爷爷奶奶来了,或者姥姥姥爷来了,家里有生气,过年过节的有生气多好!’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个男人有钱,他不怕,他有地方住,有钱让父母过来。他有办法显示他的孝心,而且这种男人往往不会发脾气。因为他有很大的控制权,有很好的基础,任何事情到他这里都可以化解,可以平静对待。然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了春节。老人走的时候,先生问太太:'爸妈他们有什么要求没有?’'没有没有,他们都很高兴,一点要求都没有。’先生说:'我听见了,他们说老三要结婚,没房子住,他们想空出房子去住老房。这怎么可以呢?这样,在老家花6万块钱,我们出3万,三弟拿3万,盖一栋两层小楼让他们住,爸妈就不用动了。’听了这话,太太抱着丈夫说不出话来,这样的老公哪个太太不爱不感激呢?好,房子盖成了,弟弟说姐夫是好人,全村羡慕,父母开心,一家生活幸福。3万块钱,只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他愿意拿出这3万块钱。”

周教授最后说:“愿意做哪一个,你们自己选择。但是,要记住:知识不一定会带来金钱,挣钱靠的是能力。”

^O^

布包业的竞争策略 [精]

布包业的竞争策略

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gongtongshichang/article/b0-i1035931.html

目前国内布包零售店真是如雨后春笋般地越来越多了,在北京的东西大街、天津的宾江道、太原的柳巷老街、哈尔滨的金街、沈阳的太原街、长春的时代广场,几乎都有三家以上的布包专卖店。在这些布包专卖店中,有通过特许加盟模式加盟的、也有根据自己意愿组合经营的,但却都是以布包零售为其主要的经营业务。由于很多业主在选择店址时,都是以当地人气最旺的步行街或者服装街为首选目标。所以,多家同类布包店紧紧地挤在一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在所难免地造成了布包零售业的恶性竞争。今天,让我们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的追查工作暂时搁置在一边,专心地探讨一下:当前形势下布包业的竞争策略。



既然竞争在所难免,那么,就干脆勇敢地去面对



说起竞争,很多的商人都是极反感的。当突然间在你的布包店对面冒出一家几乎与你的店一模一样的布包店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是破口大骂和四处控诉?还是直面挑战和勇敢出击?我估计,绝大多数的人,会摆出幅消极抱怨的态度,尽管他们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勇敢地去面对现实是件多么重要的事。但如果你害怕竞争,那么,你就只能退出商场。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毫无竞争的商业领域。只要你还要从商,你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商业竞争。在这些商业竞争中,有做得非常光明正大的、也有专门搞阴谋诡计的。但不论它以何种面目出现,都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你选择从事布包这个行业是非常有眼光的!因为这个行业好,大家才会挤进来;因为你做得好,大家才会跟上来。所以,当商业竞争现象出现时,你要因此而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怕是没有用的,竞争对手不会因为你害怕了而放你一把;骂也不是办法,因为咒骂和抱怨都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打更不是办法,要知道品牌不是用拳头打出来的、也不是用嘴巴吹出来的,而是通过服务做出来的。解决商业竞争最好的策略,是让你的竞争对手去后悔、并因后悔而退出竞争!今天我们讲座的重点,就是讨论: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竞争对手们去后悔?



压制住竞争对手的特长、不让其发挥应有的优势,远要比攻击他的弱点还重要



要让竞争对手们后悔,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有一种“得了芝麻、却掉了西瓜”的吃亏心理。当他发现可能会因为与你之间的竞争,而影响到他对更大利益的把握时,他就会考虑是否要退出竞争了。所以,我们就要大胆地对他原先已经很有把握的、更大的利益展开攻击。我们并不期望能够把他手上的“大西瓜”抢过来,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让他有一种“大西瓜快要掉下去了”的感觉。如果你一个人势单力薄,无法让强大的他害怕的话,那么,就建议你去寻找能够在他的优势领域、与他一较高下的朋友合作。在如何攻击竞争对手的问题上,普通的人想到的是攻击他的弱点,而聪明的人想到的却是压制住他的特长、不让其发挥应有的优势。我敢断定,一个人在特长无法正常发挥时的慌张程度远要超过弱点受到攻击时的程度,并且,多数的竞争对手不会预先想到你会在他的优势领域中挑起战火的。现在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我们曾经在北京隆福寺开过一家“工艺布包”专卖店,零售:金海奇和大花猫等那些我们自己公司有总代理权的产品,风格:以布艺为主,突出:手工艺文化,面向:25岁至40岁之间的时尚女性,价位:90元上下,位置:靠近东西北大街临街门面。开业后,生意一直兴旺,顾客源源不断。但没过三个月,斜对面就开了一家名为“包尽美丽”的布包专卖店,零售:梦琪、伊派和仿金海奇的东方之花,风格:以休闲布包为主、以工艺布包为辅,突出:布包的美丽,面向:20岁至30岁之间的时尚女性,价位:80元。从此之后,两家之间的恶性竞争就开始了。首先是促销战,对方趁着开业大吉之机,搞了半个月时间的“开业大酬宾”活动,内容是:限期全场八折大酬宾;而就在他开业四天后,趁着周末人多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搞“母女多亲热”活动,内容是:外加5元可再购一只蕾丝钱包、外加15元可再购一只斜背少女包、外加20元可再购一只中老年斜背包、外加25元可再购一只休闲包。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活动呢?原因是我们经过三天时间的观察,发现被他们抢走的客户,主要是18岁至25岁之间的年轻姑娘。大家知道,年轻姑娘最亲热的女性亲人是她的母亲。既然他以年轻姑娘为主要目标对象,那么,我们就干脆把这部分人群的市场给提前消耗掉。当妈妈在我们店里买了包后,就很可能再外加一点钱给女儿也带一只去。但如果没有对面来做衬托的话,妈妈们可能会觉得这“搭配品”可能是次品、可能划不来。现在妈妈们已经在对面店里看到过了类似的产品,就知道我们的“搭配品”确实是“货真价实”了。还有一点,上了年纪的妈妈们在手脚上总是比较“小气”点,所以,给妈妈顾客搭配的女儿包都是比较便宜的,那个价位都是在妈妈的心理防线之内的;但给女儿顾客搭配的妈妈包却可以稍微略贵一些,因为姑娘们总是相对大方一些。不但搭配母女包,还赠送专门印制的活动证书。后来,发现实际促销效果非常好,不但把竞争对手的“姑娘族休闲布包”给倒乱掉了,还带来了不少意外的生意,如:有个妈妈买了包后,给自家女儿也带回去一只斜背少女包。可是,这女儿的欣赏角度与她妈妈有区别,对妈妈替她选择的包不是很满意,于是,就干脆自己上门来调换。当她一跨入我们的店门后,她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真正的客户了。由于这活动搞得好,所以,我们干脆决定长期搞下去。于是,就推出一个“凭会员卡即可参加《母女多亲热》活动”的长期性优惠政策。这样一来,那家“包尽美丽”店赖以生存的“姑娘族休闲布包”就没有了足够的市场空间,他最有可能突破我的特长被有效地压制住,他最有可能获得的利润被大大地消减掉。这样发展的最后结局,就必定是我赢他输!这里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搞促销活动是纯粹大众化的商业活动,一点都没有新的创意、更没有一点“营造文化氛围”的味道。我们之所以能够赢他们,除正确瞄准他们最怕的之外,还有一点是他们永远学不会的,那就是,我们懂得怎么去开展“文化创业”活动。我们没有选择我们有优势的产品来展开价格战,而是选择他们有优势的产品来展开了消耗战。高明的商人总是能够及时发现竞争对手懒以生存的主力产品,并通过诸如:“分流客源”、“缩减利润”、“增大成本”等途径,来极大地消耗掉竞争对手懒以生存的、最主要的一块利润,进而迫使竞争者退出竞争。所以,压制住竞争对手的特长、不让其发挥应有的优势,远要比直接攻击他的弱点还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差异化经营策略。



差异化经营策略是目前国内布包业竞争中最急需补充的策略



在上次会议中,我们深入讨论了:“为何目前国内单一风格的布包专卖店难以生存”的问题,结论是:“因为众多同风格、同等级、同品质和同价位的同类产品紧紧地挤在一块非常狭小的领域中展开毫无差异化的恶性竞争”。不但在产品风格上没有很大差异,就是在经营模式上也无所区别;不但在销售价格上非常接近,就是在促销方式上也一模一样,甚至连招商渠道都如出一辙。在如此毫无差异化的恶性竞争中,商户们又怎么能够良好地发展呢?所以,我就说:“如果哪家早走差异化道路,那么,那家就肯定能赢”。可这差异化的道路又该怎么走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具体地探讨一下如何展开差异化竞争的问题。



经营理念上的差异是赢得差异化竞争的最关键因素



要在目前国内布包业中赢得一场竞争,到底是价格重要呢?还是款式更重要呢?其实,它们都很重要,但它们都不是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说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为何价格定位高的黑眼睛却总是反而比价格定位低的其他布包发展得更好呢?如果说款式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为何同一款式到了不同的销售商手里、其销售业绩却总是不一样呢?即使在同一地方,让不同的人按照同一价格来销售同一产品的话,他们的销售业绩都可能会不一样。这就说明,除了价格、除了款式、除了地点之外,肯定还存在着一种更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最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经营理念。当反映在具体细节上时,就是:经营风格、经营方式、服务态度和文化氛围等。由于这中间所涉及的内容实在太多,所以,我们只能就其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来进行讨论,希望大家能够从中体会到:“思路决定一切”的确切含义。



思路换一换、效果就会不一样



在我接手之前,我们公司北京销售处一年的布包销售量才六万只;而在我接手之后,第一年就超过了十五万只,第二年达到了二十二万只,第三年突破了三十万只,现在是第四年,有希望突破四十万只。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除了因为布包越来越流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的前任只是把布包当作一只箱包来销售,而我却把布包当作一件好玩的时尚品来推广。由于在他的潜意识中,布包只是一只箱包,所以,他所选择的合作伙伴基本上都是箱包批发和零售商户。但经过调查,我却发现:真正能够卖这类中高档布艺包的终端,基本上都不是那种很杂的箱包店,而是外贸服装店、小饰品连锁店和布包专卖店。同时,我还发现,顾客之所以会看中这类布艺包,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好看”----顾客们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哇,真好看!”----由此可见“好看”是这类布艺包吸引人的亮点;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好玩”----顾客在拿着样包照镜子时,总是情不自禁地说:“真好玩”----由此可见“好玩”才是这类布艺包最关键的卖点。为此,我还专门请教了不少的专家,也看了不少有关当代年轻女性心理分析的文章,并终于发现:现在的年轻女性都非常地“好玩”----凡事都持着一种轻快的、不在乎的、追求个性化的、玩一玩的心态。于是,就确定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好看、好玩、好用、好卖----源自日本----出口日本----日本风格布艺包”。正因为我把这类布艺包当作一件好玩的时尚品来推广,所以,我的销售渠道就不仅仅限于箱包批发和零售商户了。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调整销售渠道:很多布包厂家都比较喜欢选择那些箱包批发市场中的商户做代理,但却不注意品种和档次的搭配,甚至有批发低档仿革包的商户带着批发中高档布包的情况出现。而我却绝不这么做,在箱包批发市场中,我只选择专门批发中高档布包的商户为代理。同时,我还积极与可搭配的服装批发商合作,通过他们把我们的布艺包带到各地的外贸服装店和精品服装店去。除了这两条销售渠道外,我还积极与小饰品连锁机构合作,以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他们在加盟店中开设布包专柜;甚至还与化妆品公司联合促销,拿我们的金属架小扣包作为他们搞“优惠装”的礼品袋。就这样,我不但把布艺包推广到了布包专卖店,还推广到了服装店、饰品店和化妆品公司。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案例,其最主要的差异就是在于销售渠道的不同;而究其根源,却是理念上的不同和思路上的不同。讲到这里,请允许我再穿插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因差异化经营而获得竞争胜利的案例:



在北京新天意商城中,原先有一个专门与我们对着干的老江湖,她的柜台就在我们代理点的对面。当我们的水洗布金属架小扣包走红后,她就马上仿版生产并开始批发。我们的批发价是每只20元,而她的公开批发价则是18元;我们的代理商一看这情况,根本不与我商量就直接降价为18元进行批发。接下来,对方再次降价为15元。这一下,我们的代理商就给搞乱了手脚,与我商量要不要继续与对方打价格战。我在分析形势后,认为继续打价格战对我们自己不利。因为我们才是这类金属架小扣包的大户,所以,打价格战的话,我们的损失肯定要比对方来得大。于是,我毅然决定继续维持在18元至20元的老价位上,但开始想尽办法展开差异化竞争。首先,是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把客源进行分流:第一步,在这类金属架小扣包的进货大户们比较集中的文化礼品市场设立分销点,把礼品公司类的客源截住分流。因为礼品公司上文化礼品市场进货的概率要比上箱包批发市场的概率大。第二步,直接与一些大户联系,根本不等大户们上门来取,就直接把他们需要的货物送上门去;尽可能地减少老客户与对方的见面机会。第三步,在小饰品批发市场设立分销点,把饰品店带着卖小扣包的那类客源也截住分流。第四步,与一些化妆品公司联合促销,拿我们的金属架小扣包来做化妆品公司搞“优惠装”的礼品包装,让处于终端消费层的姑娘们不用额外花钱就可以拥有一只小扣包,把潜在的消费人群在市场外就消耗掉。第五步,动员新天意商城中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们都带着卖小扣包,把新天意商城中的客户群也予以分流。第六步,说服一个原来做零售的有车族北京人改做送货批发服务,具体方案是:我按照出厂价供应给他,每月月底结算一次;他按照批发价放货到他的一些朋友处去代销;把北京市内的潜在零售商提前截止住。在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把客源成功分流之后,接着,就开始执行款式更新策略,具体方案是:连续推出九个不同材料的金属架小扣包,用十个款式去夹击那个老款式,主动把老款式淘汰掉。甚至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扣包套餐”方案:拿全九只新款式,就送一只老款式。由于款式多了,所以,单一款式上的销售数量相对原先只有一个款式时单一款式上的销售数量来说,就少多了。但对于我们来说,十个款式的总销售量却比原先的大得多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多款式去分散单一款式上的销售量的做法。经过这番折腾后,我们的批发价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跟进而有所降低,继续维持在比对方高出三至五元的价位上。但我们的小扣包销售量,却始终要比对方大得多。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当仿你版的竞争者以低价跟进时,对你来说,降价其实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采取跟着降价的对策的话,那不仅仅说明你别无良策,更说明你原先是多么的黑心。那些原先忠于你的、在第一批次就进了你的货的先锋队员们会因此而对你失去信任,甚至会恨你。当这些带头进你货的人弄明白:“你总是会在对方降价后跟着降价的”这一点之后,他们就不会再带头进你的第一批新货了。所以,大户千万不要轻易地与小户展开正面的价格战。只有当双方实力相当、或者整体行业价格下滑时,才有必要通过规模化生产来展开正面的价格战。通过这个案例,你永远要记住:只要你每时每刻都在认真地思考:“我怎么做才能够与别人不一样”的话,那么,如何展开差异化竞争的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了。而当你达到无论是在坐着、走着、躺着时都在拼命地思考:“如何才能成功”的境界时,那么,你离成功就已经不会太遥远了。



天天思考:怎么样才能够与众不同



我们时常在讲,销售和营销就是要讲究差异化。而所谓差异化呢,就是要与众不同。当一个人天天都在拼命地问自己:“我今天可以做哪些事情,是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我今天用哪些办法,是别人从来没有用过的?我今天可以去哪些地方,是别人从来没有去过的?”话,那么,他就肯定能够找到有效的差异化经营策略的。由于具体实施差异化经营的策略很多,所以,我们不再在这里一一地进行论述了。只结合具体的一些实例,来帮助大家锻炼一下思维能力。但请大家注意:要学习的并不是这些具体的实施手段,而是其中的指导精神。看书也一样,你不要去过多地死记硬背书上的一些操作公式,而要去领会其中的精神。



练习题一:经营模式变一变如何?目前很多地级和县级城市的布包店,都是零售专卖模式,很多人都是死死地守在店里等着客户上门来的,很少有人出去开展布点推广活动的。而实际上呢,精品服装店远要比布包店来得多。并且,一般情况下,在一家布包店的周围往往就有好几家精品服装店。所以,可不可以将你的布包放到你的竞争对手周边的精品服装店去代销呢?这里有一个精神需要学习:你一个人在一个店里卖的成绩永远没有组织一百个人在一百个地方卖的成绩来得好的,所以,学会如何发动群众的力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家都是在扮演“零售商”的角色,那么,你可不可以变“零售商”为“代理商”呢?



练习题二:转变一下职能怎么样?在很多人的眼里,店面就是店面。可在我的眼里,店面同时还是一个展示大厅,甚至还可以是一个某一类人聚会的俱乐部。如果你的店面无法通过日常经营来获利的话,你可不可以就干脆地将不盈利的店面转变成一个“非赢利性的终端卖场”呢?比如:就干脆把它开发成一个布包展示大厅、或者改造成“样版店”,进而吸引当地其他的下线商户加盟进入呢?这样一来,你的职能就从零售转变成了招商,你的盈利点也就从布包上的差价转移到了收加盟费上来了。这里的指导精神是:挣钱不一定非得靠销售硬性产品才能够实现的,提供服务一样能够挣到钱的。如果你的布包店很有展示大厅的功效的话,那么,我相信,很多的厂家都会来找你展示他们的产品的。这样一来,你还担心什么呢?



练习题三:改变出售的对象如何?我曾经问过很多开布包专卖店的朋友:“你卖什么?”很多朋友都会回答说:“卖布包”----是呀,布包专卖店嘛,自然是卖布包呀。可是,朋友呀,正因为你卖的是硬性意义上的布包,所以,才难以与周围其他的同类布包店区别开来呀!知道我们的专卖店卖什么吗?我们是:“出售文化、供应时尚、批发快乐、引导潮流”呀!知道“马兰拉面”吗?马兰拉面店出售的是什么?仅仅是拉面吗?不是的,马兰拉面店出售的是“干净”。他抢走的正是那些街边不太讲究清洁卫生的兰州拉面店的生意。我们也不仅仅卖布包,我们主要是出售“中国的手工文化”和“中国的古典文化”。我有一个朋友,很有创意能力,他在苏州观前街开有布包专卖店。因为喜欢玩电脑,所以,在他的几个店里都配有电脑设备;他也很爱好摄影,所以,还经常拿着数码相机拉着来店里购物的老外一起照相留念。慢慢地,他发现如果把这些挎着他的布包的顾客的照片集成一张DVD光盘的话,肯定会很有意思。于是,就推出一种:“买个包、留个影”的促销活动。这次我去看他时,发现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居然添置了三部高级数码摄像机,只要顾客在他店里购满十件中国特色的服饰产品,他就派员工倍着顾客逛一圈街,并把逛街过程摄像后刻成DVD光盘赠送给顾客。这样一来,原来很简单的买卖布包行为,到了他的手里,却一下子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这次与我交谈时,说他又从上海城皇庙学到一手:打算在店里配置一些布包生产过程的图片,甚至还想聘请一些小姑娘、打扮得古色古香地、在他的店里现场表演手工布包的制作过程。虽然,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但他的那种创意精神,却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练习题四:调整一下布局又如何?很多布包店的布局方式都是通过架子把布包挂起来或者摆起来,却很少有人会想到把布包挂在模特儿的手臂上。但实际上呢,布包主要是用来搭配服装的。我们有一个天才式的加盟商,她就把布包店布置成服装店的式样,在她的布包店里,有很多穿着配套服装的模特,而模特儿的手臂上,却挂着能够与这套服装相配的布包。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布包都挂在模特手上的,也有斜背在模特身上、或者双背在模特背上的、或者摆在模特脚边的,也有不用模特儿、单纯地挂在墙上或者摆在架子上的。她还别出心裁地给每种布包都制作了一张很有个性化的“档案卡”----写明:主要面料名称、原版款式来源、主配什么服装、都有哪些颜色、已经售出多少、有无什么典故等。自然,她的店也很火。



练习题五:巴布专卖店缺了什么?有一次在“布包联盟”的讨论会上,有一位开巴布店的妹妹不厌其烦地问我该怎么做才能把巴布店开好。其实,我始终认为,很多巴布专卖店经营效果不理想,并不全是巴布总部的责任;其中,也不乏有加盟商自己的原因。如果硬说巴布总部有过错的话,那也只是在工作上没有尽心尽力而已。比如:没有严格地挑选加盟商户、没有对加盟商进行认真的培训、没有认真地策划好巴布的品牌形象等。尤其是没有很好地把总部的一些经营理念灌输给下面的加盟商户,以至加盟商在实际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出现了事实的经营定位与总部的既定方针相去甚远的情况。比较有意思的是,巴布虽然是打着“台湾风情”的旗号。但在巴布加盟店中,却怎么地都体会不到一丝一毫的台湾味道来。如果巴布在品牌形象设计中、店面统一装饰中都能够真正把“台湾风情”引入其中的话,那又会怎样呢?如果我来开巴布专卖店的话,我一定会在店里摆一些台湾杂志、台湾玩具和台湾特产的,甚至还会贴一些背着布包的台湾女歌星和女影星的美女照、还会给顾客备一些有台湾特色的小包装食品。如果我是巴布总部呢?那我一定会编一个能够把巴布与台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传奇故事出来,可能还会搞一次“购台湾风情布包、看日潭月潭风光”的活动。反正,要是我的话,就非得死死地把台湾联系在一起不可。当巴布店真正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台湾风情”之后,那么,即使巴布包的价格相对高一些,又有何妨呢?试想,如果顾客到了一家真正的台湾风情布包店中,她还会好意思跟你讨价还价吗?所以,我认为,巴布之所以一直受到同类布包的夹击,主要就是因为它缺少了必要的“品牌文化”----缺少了它自己一直在宣传的“台湾味道”。由于巴布没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并且,巴布的加盟商在实际经营时又无法与其它同类布包相区别、不知道运用差异化经营策略,而巴布包的价位又相对较高。所以,才增大了巴布专卖店经营运作上的难度。



练习题六:试评黑眼睛的得与失?黑眼睛可以称得上是目前国内最有名气的布包品牌了。无论是否有人反对,我对黑眼睛的评价都一向是很高的。我甚至说过:“在黑眼睛出现之前,国内甚至根本没有一只象样的、真正意义上的布包,而只有布袋。”黑眼睛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很好地在服饰行业中找到了一个自己有充分优势的细分市场,并及时地通过当前流行的“特许加盟”模式,迅速地做大做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二个比较大的趋势:其一,是找到了布包这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国内与国际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正逐步流行起来的细分市场;其二,是看到了“特许加盟”的巨大威力。所以,我们经常说,掌握趋势远要比掌握信息来得更加重要。因为只有掌握趋势的人,才会第一个去做;而掌握信息的人,最多也只是跟着学习而已。每一个品牌的形成,都是由很多个“第一”积累而成的。黑眼睛是目前中国布包业中,第一个推出新概念布包的公司,也是第一个搞特许加盟的布包品牌,还是质量最优、款式最新的布包品牌。因为黑眼睛的成功,带动了厦门地区整个布包行业的兴旺发达,甚至还牵动了整个中国布包业的大发展。所以,黑眼睛对于中国布包行业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试想,目前有多少的布包厂家,紧紧地跟在黑眼睛的后面呢?但黑眼睛的败笔也确实是存在的,其中最大的败笔,就是占领市场不够快;究其原因,是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没有在情况明显好转时变更招商方式和扩张模式;在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并已经引起同行注目之后,却还依旧死死地照抄照搬原来的发展模式;以至于给后面跟进的竞争对手们以可趁之机。如果当初黑眼睛在初试成功之后,就干脆地投入大资金进行大面积的广告招商活动的话,那么,后来的小品牌们还能有多少的生存空间呢?如果在竞争者纷纷跟进时,就干脆地公开宣布放弃加盟费的话,那么,后来的小品牌们又怎么能够通过“特许加盟”来快速地积累原始资本呢?还有一点,如果当初黑眼睛搞一些副品牌,把竞争者可能懒以生存的低端市场破坏掉的话,那么,现在还会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吗?依我估计,可能是因为黑眼睛的众股东们太在乎一时的经济利益了,舍不得把已经到手的利益放掉一些,而结果却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用我们的“半碗水理论”来评论,就是没有在有控制权的时候,及时地把应该抛弃的那半碗水倒掉,以至于给了跟进者生存发展的空间。



上面举了几个比较具体的案例,但实际情况不一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由于情况过于复杂,所以,这里不再一一地论述了。要请大家务必注意的是,要做好差异化经营工作,关键是:“理念要新、思路要活”。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只要你天天想、日日想,就不怕找不到出路。



谢谢大家!全文完。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裘唐明,系浙江宁波人,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自始至终坚持只给自己打工的发展原则。自大学一毕业后,就下海经商,先后办过电脑培训、电脑销售、软件开发等公司,为紫光扫描仪在浙江的销售立下汗马功劳。后因家族企业发展的需要,毅然放弃信息产业,大胆加入浙江小商品的推销大军,艰辛地与家族成员一起创立了普及全国的插座品牌:子弹头。现在正开始再一次的人生创业,在对俄贸易和布包领域中展开了浴血奋斗。为了让布包同行有个聚会的胜地,特地在腾讯QQ群中建立了《布包联盟》群聊。该群以“课堂式传授布包的营销经验”为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的业内人士。



腾讯QQ群聊《布包联盟》群号:8521377 欢迎大家光临!
----



^O^

网上“钓鱼”有技巧

网上生意是靠“吹”出来的


飞飞龙的博客
http://demingcd.blog.china.alibaba.com/

诚信生意靠的是一个诚字,而我要说的是我的生意靠吹的,你说你诚,你不吹又有谁会知道呢。

所以我在签名档里吹-----包退包换;我在帖子里吹,我最想做的是,充分利用好论坛的一活广告,多发帖,多跟帖;我做了多少个生意,让大家能引起注意,咱不是美女能让人家一步三回头,但能让人家留心,你到底是做什么产品的,能拿出来大呼小叫的?只要你能留心我,那就是我成功的开始;只要你知道有个卖袋子的,就是飞飞龙,这就足够了。

我说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暂且不要加入诚信通,但我又要说,你要是有足够的信心,你迟早为成为诚信通的俘虏。看得最多的是大家在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没效果呀,特别是诚信通会员,交了钱了,没做到生意,心里那个急!真是狠铁不成钢。倒也不是心痛那个钱,主要是寒心是一种怀疑,先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是怀疑诚心通是否是骗人的。

在阿里,广告要做,但要注意形式,也不要违背了阿里的规定,那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如同你是卖化妆品的,并没有必要非得让客户知道你的品种是最多的,你的价值是最优惠的,你的那种品种又是最先进的;要我说你说多了没有;因为谁都这样说,听多了,你再说也等于白说,因人家更本听不进去。而我要说的是,我并不乐意主动与准客户联系,因我怕碰壁,怕伤自尊(因当人家联系我时,我的态度最伤人家的心了)

充分利用好阿里工具这没有错,错的是一种着急的心态;做阿里生意,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这最重要。不好有任何的压力;抱着玩的心态,学习的心态来,当然能抱个金娃娃回家,这谁都不会反对是吧。在阿里从来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好了,我的观点说完了,还是来听听大家的生意经吧!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

网上“钓鱼”有技巧



道理上讲,商人只要做到诚实可信,充分利用阿里资源,做好广告选传,就像开了商铺成交是迟早的事,其实不然。


做网上生意,如同大海“钓鱼”,看到海里鱼多就是不上钓---干着急!原因就是大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网络广告可以有许多虚构成份,你可以保证自己的广告是真实可信的,但不能保证所有网友的广告成份没有水份,既便你是诚信通会员也一样;弄得客户难辯真伪虽然有很多业务想找真真的厂商来做,但迟疑下不了手,我想这也许就是网上问价多成交少的真真原因了,有的客户网上询价是为了了解行情,这也许就是客户热情与你接触索取你的样品,尔后不理不采,生意还是网下做,因客户觉得这样虽然多花钱但做起来踏实。所以说不是海里没鱼看你怎么钓才是关键。


一般我对网上询价抱以应酬态度,做到有问必答,但并不报以多大热情,而且对提供样品也不感冒,说难听点没兴趣;虽说寄样是成交前提条件,但对我来说成效不大,特别是要求寄样品的一般不会成交,原因是对方对你的产品不了解才要样品,所以不管你报以多大热情但对方最后报你个冷门。我的做法是要寄样品可以但必需打我公司电话,而且态度不冷不热,主要是消耗对方话费(可见客户是否诚心要货),其次让客户明白你的公司是真实存在的,为下一步打好伏笔。


生意如同钓鱼越着急越钓不到,心态决定一切,要想生意成交,必需克服客户的心理障碍,主要一步是让客户放心打款与你。一般情况网友都想一下来个大胖子可以多挣钱,显示自己的能力,而我则是鼓励客户第一次尽量少发货,而且价格尽可能优惠点,承诺不好卖全额退货,这样下来第一次有时要亏损。但这招很灵,一下能拉近两者的距离,因你把退路给客户准备好了。当然这其中质量信用是必需要保证的,要保证客户好销,只要客户赚钱了下一步就轮到自己了。


接下来是要为客户考虑没做完的事,消除其后虑,款给你打了客户的担心也在一天天增加,担心是否在骗他,虽然不好明说,但心头总有块石头没落地。所以发货后要主动尽快把发货单传过去,告诉客户取货地址及大概时间,虽有些多余但能获得客户的好感。

自从我加入诚信通会员也有半年多了,由于我的做事态度,现在的准客户询价还没以前多,但作为生意成交来讲,是十个九个稳,当然前提是你是诚心想来做我生意的。我在做广告时吹那是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们了解我,但我并不在产品质量上吹,也不在客户面前吹,我就是我,该做好的我都做了,该为客户考虑的退路我也会你考虑好了,做好我的质量,尽量做到最优惠,接下来就看你客户上不上钩了。


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别见笑,我只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希望更多的网商大鳄多出点子,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才是我的初衷!


^O^

把网上的论坛下载到“现场”!

大学生创业系列篇(他在北师大旁边开老猫会)

老牌社区:创业故事会
From: 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gongtongshichang/article/b0-i1275696.html

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房,一套电脑设备,一只DV数码摄像机,一对音响,外加一个尚在北师大攻读硕士的女朋友,就这么一丁点东西,他办起了一个俗称“老猫会”的商务俱乐部。

他叫叶飞(化名),毕业于北师大,曾经分配在一家教学科研单位工作。后来,因为实在看不惯那些老公公和老太太们的“老朽”作风,所以,就辞职出来创业了。初期,他想在新街口开一家服装店,因为他姐姐刚好在北京大红门做某品牌服装的总代理。所以,他觉得他很有条件做这一行。为了能够让尚在北师大读硕士的女朋友有机会来看店,他把店址选择在了离北师大很近的、新开业的“金五星时尚综合广场”里。那会儿,刚好我也在那里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分店。于是,我与他就在那里认识了。后来,因为“金五星时尚综合广场”未经商户同意就擅自进行大范围调整,迫使众商户们纷纷退出。就这样,他的第一次创业,因为市场方面的原因,而被迫放弃了。

因为有了前面的交情,所以,后来,他时常来找我商量事情。有一次,他又约我在西外大街上的一家叫“避风塘”的水吧里见面了。他问我,如果他到北师大附近去搞一家类似“避风塘”这样子的水吧的话,会不会有生意?正是在那一次,我们俩一起完成了一个关于:从水吧中变形出来的“老猫会”的构想。他这人有一个优点,很果断、很有魄力,不象某些大学生那样总是优柔寡断地前怕虎、后怕狼的,他是说做就做的那种。

去年年底前,他就跟我说,房子已经租下来了,就在北师大旁边的一座公寓楼里,是大三室一厅的套房。他在其中一个房间里摆了一张小型椭圆形会议桌,放了些椅子,四周摆上一些成功激励学和经营管理类的图书杂志,做成阅读室;在另外一个房间,则摆了几张玻璃小圆桌和几张椅子,再摆上一些假花假草,做成茶室的模样;第三个房间,他摆了一张办公桌和一对木制沙发,用来办公;在门口处,他设了一个巴台,用来出售饮料和食品;大厅靠近落地窗的一侧,他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半圆形讲台,讲台上自然有话筒;大厅的另一侧,就是厨房和卫生间;他把厨房和大厅打通,在厨房那端安装了一套电脑和一个DV摄像机;厨房主要用来给客人做点心吃。除购置家居设备之外,整个装饰费用,他总共才花了4000元钱。



他的主要经营办法,就是去附近各所院校贴海报,在大学校园网上发布信息,拉读MBA课程的硕士生或者正打算创业的大学生们来他这里聚会进行主题讨论。头几次,我去给他当讲师、站在讲台上讲创业故事和竞争策略。他自己当摄像师,把整个讲课过程摄下来,刻成光盘,每份15元卖给来听课的学生们做纪念性资料。头几次,他免门票,只收饮料费、食品费和资料费,如果客户不吃不喝又不买资料,那么,什么钱都不用花。后来,人开始慢慢多起来了,他就规定:每人门票费20元,但里面的饮料、瓜子、炒豆等零食,则随便吃。但如果客人要点罐头饮料、小包装食品、炒饭、汤面等超出规定范围的食品时,还得额外加钱。考虑到经常来的都是在校的一些学生,经济条件有限,所以,他后来又推出月票制,即:凡是包月的学生,统一每个月按照400元收费,外管一顿晚饭。他说这主要是考虑到很多学生吃饭都没规律,往往来听课时都是急匆匆来的,有的往往都饿着肚子。慢慢地,他那里就变成了一帮MBA同学聚会的场所了。他算了算,平均每天大约能有80-90人来听课,所以,光晚上讲课的收入,每天就不会少于一千。何况,白天,还总是有人来这里小聚会,或者来这里查阅另类资料的。所以,他每天的毛利,都在1500以上。那套房子的月租金是七千,电费水费等杂项费用算它二千,那么,他每月都能有叁万左右的盈利。发展了大约半年时间,他的老猫会很有名气了,成了MBA研究生们的一个聚会场地了。当然,后来,也不再是我讲课了,他自己也讲,偶尔甚至让学员上来讲故事,也通过熟人去请有点小名气的人来讲。可以说,他的老猫会,真的很成功。



但意外总是有的,一个居民竟然把他当作“老鼠会”给举报了。自然,工商部门认定他超范围经营,甚至都认为有“传销”嫌疑,所以,罚了他贰万元钱。后来,文化部门也来查封过他一次,也罚了他贰万元钱……到了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就干脆关门了。



目前,听他自己说,正在北师大校园内寻找相应的房子。他说他这回一定要找在北师大校园内的临街房子了。因为在校园内的房子,可以挂学生会某某俱乐部的名义,工商部门很少会来干涉了。我建议他,好好与北师大学生会合作一下,这种产业,如果以学校学生会的名义来搞的话,既可以产生公益性的社会效应,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对学生也有利、对学生会也有利、对学校方面也有利、而对举办方更有利的大好事。他说,他正在朝着我所说的这个方向努力,还正在申请成为一些书商的指定代理。



各位,他的这个案例,就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好案例。他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把网上的论坛下载到“现场”去。他把“水吧”、“协会”、“论坛”和“资料室”做成了一体化,把我的网上“创业故事会”搬到了现场。结果,他就趟出了一条路来。现在,他正在加紧时间补办各项工商登记和文化注册手续,我相信,只要他把这一切都办妥了、合法了的话,他的这个创业的前景,肯定是很美好的。





^O^

拿导师的实验室来创业: 他倒给他导师提成

他拿导师的实验室来创业

老牌社区 :创业故事会
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gongtongshichang/article/b0-i1275696.html

今天,我们继续讲“大学生创业”的故事。与昨天所讲的那位在北师大开“老猫会”的叶飞不同,今天的这位主人公,是一位真正从校园开始创业的大学生,而且是个在校生。

主人公叫“小李子”,是我的清华校友,自动化系的。我认识他,是因为他的导师正好是我高中时候的一个同学。所以,严格地讲,小李子应该叫我一声“师叔”才对。

小李子是研究工业自动化的,他们教研组在清华主楼有一个模拟实验室,是他那导师、我那同学在德国留学结束时,从德国带回来的,可用来模拟无人车间的情景。由于小李子家境比较困难,所以,在大二时,就上这实验室来勤工助学了。刚开始,他也只是帮着师兄们输入一些程序,或者调试一下程序。到了大三时,他那老师、我那同学就让他学着开发系统和做实验了。到了大四时,他选我那同学做了导师,开始专心研究工业自动化了。


那一年,我们家乡有一家大型轴承厂需要做工业自动化类的技术改造项目,刚好相关的主要设备都是从德国引进的。可能是乡情的缘故吧,工厂方面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我那同学。由于小李子那时刚好在做毕业论文,所以,我那同学就干脆派他去工厂做毕业设计去了。

小李子在我们家乡整整呆了好几个月时间,几乎把轴承厂的很多电脑应用工程都接触了。由于他为人比较热情,做事又很用心,所以,工厂方面很喜欢他。有时候,工厂有些其它方面的电脑问题,也干脆请他代劳。结果,他发现,除了大型自动化系统外,还有很多小型的电脑应用项目可以搞。他利用空余时间,给那家工厂开发了“轴承圆周率测试系统”和“轴承光谱测试分析系统”,还把几台国产的磨床进行数字化改造,用微机控制起来。结果,他的这些看起来不显眼的科研成果,却给那家工厂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行业是相通的,他开发出新颖实用的测试系统的消息不翼而飞地让很多同类厂家知道了,于是,大家都来请他去做项目……那年七月份,小李子毕业了,直接保送本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他就干脆在网上发布承接小型轴承类工厂的测试系统改造项目,结果,生意却好得不得了。我去清华拜访他导师时,经常看见他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搞一些自己承接来的小项目的开发。他的所有帐务都通过他导师的公司走,他倒给他导师提成……短短三年时间,他个人赚了不下100万的开发费,也给他导师创收了接近40万的额外收入。现在,他在五道口轻轨旁边的华清嘉园买了一套房子,买了辆捷达车,还把陕西老家的老娘都接了过来住。而他自己却还在读研究生。说实话,连我都认为,他这样办公司才真叫划算,又不用投资巨额资金来购买设备,又不必承担巨大的开发风险。他可真是拿导师的实验室来创业呀!



^O^

会吃饭才会干活,会花钱才会赚钱

会吃饭才会干活、会花钱才会赚钱----学习做生意一定要先从学习如何花钱抓起


老牌社区: 创业故事会


我小时候,父亲经常向我强调道:“会吃饭才会干活,会花钱才会赚钱。所以,一个人要学习赚钱,就一定要先从学习如何花钱抓起。”有一回,他给我一张贰元钞的零用钱,让我自己去镇里玩。各位,可不要小看这二元钱,在我们小时候,二元钱可是够交一学期的书学费了呢。那时候,一本书都只要二毛多钱。



我拿了这二元钱,带着二个小伙伴步行了十多里路,来到了镇大街上。怎么花这二元钱好呢?可能是出于某种童趣吧,小伙伴们都提出来去看俗称“连环画”的“小人书”。为了节约开支,三个小伙伴围成一堆看同一本书。那时候,看一本“小人书”才1分或2分钱。所以,足足看到午饭时分,也才花了我一毛多钱。等到看得肚子咕咕叫了时,大家才想起来应该吃饭了。于是,又花了一元五角钱、买了三只“年糕饺”来吃。吃完“午饭”后,手里还有3毛多钱,心想干什么去好呢?不由想起来大街边上有一个讲“评书”的地方,好象门票是小人5分,大人1毛。于是,就花了一毛五分钱买了三张儿童门票,又另外花6分钱买了三杯“薄荷茶”喝。三个小伙伴就在“评书”室里听了半天的“评书”。等到傍晚回到家里,已经是两手空空了。



父亲自然很关心我的这次“自由活动”,在吃晚饭时,他就要我把这二元钱的去向交待清楚了。我很老实地一一把帐列了个明白。父亲然后总结道:“现在,你钱也花了,可是,学回来什么好东西了呢?”我回答说:“我想把家里收藏的一些小人书拿出来摆小人书摊,还想给同学们讲故事、搞故事会。”父亲说:“那可以呀,你就搞吧。”



于是,我就在村里的“竹园”里,摆起了“小人书摊”。那二个好朋友,就成了我“雇佣”的“看摊”的好帮手。可那时候的孩子们普遍手头上没有现金呀,我怎么收费呢?我灵机一动,就让小伙伴们以“香烟盒子”代替“人民币”。因为那时候小孩子们爱玩“赌博”,经常拿这“香烟盒子”当作“赌资”用。所以,这香烟盒子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象是人民币一样。甚至,一些大孩子都通过出售香烟盒子来赚钱的。我通过摆小人书摊,收集了不少这样的香烟盒子。然后,又带着那二个小保镖去大孩子们的“赌场”里“推销”这些香烟盒子。头几回,因为价格便宜,所以,生意很好。可没想到因此而招惹了在这里“放高利贷”的一个“大孩子帮派”,结果,不但香烟盒子全被他“没收”了,还被他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从这次之后,我就知道与“黑帮称兄道弟”的重要性了。我回家找到邻居家的一个大哥哥,提出来只要他允许我在他那边的“赌场”里销售香烟盒子,我就分一半利润给他。他很高兴,就这样,我找到了把香烟盒子转化成真正的“RMB”的路子了。



大约这么搞了一个月后,我南京的大伯又给我寄来了几本新的“小人书”。我心想,这些新的“小人书”可不能这么简单地流通到“书摊”上去了。于是,单独又搞起了“竹园故事会”来。每天放学后,就利用当学习委员的有利条件,组织大家一起来听我讲故事。当然啰,得收点香烟盒子。这新书讲一星期后,才开始允许“班干部、小组长和交费会员”们阅读,而其他的同学,则只能在一个月后看了。在这么区别对待下,很多原来没交会员费的小伙伴们为了早点看到新书,都拼命地要求我吸收他们入会了。因为要求入会的人实在太多,所以,就只好扣高点入会费了。这样,我除了“摊小人书摊”和“讲故事”之外,就又多了第三笔收入,即:“会员费”。



发展到后期,了不得了,一些家里也有几本小人书的同学也搞起了小人书摊了。这可如何是好呢?我灵机一动,就干脆把一部分小人书免费开放,但统一要小朋友们每日交一篇“小故事”来换取入场资格。我把换来的小故事都陈列出来,结果,不但深受小朋友的喜欢,还受到了老师们的表扬。最后,老师干脆硬性规定我的“竹园学习小姐”是“唯一合法”的“老师指定学习小组”、“所有本校该村的学生,都得去那里完成家庭作业”。就这样,我搞起了“垄断”,把那些后面跟上来的“竞争对手”们压制得没法活了,都乖乖地来求绕,说大家可以合作嘛。我说:“可以合作呀,你们把小人书拿出来入伙吧,大家平均分成。”就这样,把那些人的小人书摊都给“收购”了。



各位,这就是我孩子时亲身经历过的一次“会花钱才会赚钱”的生活体验噢。我花了一毛多钱偷学“摆小人书摊”的经验,共一元五毛钱收买了二个“帮手”,又花“一毛五分钱”学到了“讲故事”的技巧。总共才花二元钱,我却整整挣回来二大箩框的“香烟盒子”。你们说,厉害吗?
----



^O^

创业理财

创业理财八大黄金心态

2007-09-14 11:16:28  第一理财网 

关键概念:创业理财就是有计划地管理创业过程中的财富。

理财方程式:创业理财=财务计划+财务管理+风险控管+投资+聪明消费+节税

制胜要点:创业理财往往是心态决定一切。

  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吗?相信没有,谁会傻到故意与"钱"为敌。只是这"钱"的脾气并不好捉摸,你想让它变得越来越多,可它偏偏会变得越来越少,为此不少人都对"钱"的问题感到挠头。

  很多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辛辛苦苦地赚钱,好不容易钱到了手上,就以为完成了使命,其实这种心态正是跟钱过不去的一种表现。且不说那些"月光族"的与"钱"为敌,就算是很多知道需要存钱,尝试着用于投资的人,也会时常有跟"钱"过不去的情况。比如:有人会因为懒得把工资卡里的活期储蓄转化为定期或其他高收益的投资,每年无端损失几百元甚至几千元;有人则会因为懒得去管自己股票账户里的被套股票,由此损失的金钱达几万、几十万元;甚至有人只有在发现自己投资的股票面临摘牌了,才到处问怎么办。结果,整整忙活了一年才好不容易赚的几万元钱,却因为懒得花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关心一下自己已经拥有的财富,从而让辛辛苦苦赚来的金钱从身边悄悄溜走,是不是很可惜?

  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个道理不仅对拿固定工资过日子的老百姓是极重要的,对靠艰苦创业创造财富的创业者更是必须要牢牢记住的至理名言。

  曾经进入《福布斯》中国100富豪排行榜的杨澜,即使身家上亿,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家庭的理财也丝毫不马虎。据说家中每日的开销,包括油盐酱醋的花费,杨澜都要一一记账。

  别以为理财只是富人的事情。《科学投资》通过对上百名创业者的调查发现,平日生活中善于理财、懂得运用手中现有资金创造财富的人,往往其创业项目的进展也会比较顺利,因为这些创业者虽然可能对自己选择的项目心中没底,但他们永远不会对自己手中可供利用的资金心中没底。这种心态往往使他们从创业开端就可以掌控局势,对困难应对自如。山东省的秦红英就是其中一位。

  创业从理财开始

  8年时间,从一个下岗女工到现在身家上百万、3家个公司老板的秦红英,与别的创业者不同的是,正是十几年精打细算的理财习惯,使得她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状况一直令人羡慕。

  山东省东营市的秦红英从小家境贫寒,在下岗前就极为重视理财,每月都要从家庭收入中取出20%作为固定的家庭储蓄,并且十几年雷打不动。为了确保这项固定家庭储蓄可以持之以恒,不会因为特殊的家庭需求而更改,秦红英格外重视每1分钱的去向,也极为用心地去琢磨让自己手中的每1分钱都用得物超所值。在全家3口人的服装购置上可以看出这一点。秦红英和丈夫以前都在工厂工作,工厂每年发的劳保工作服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着装,所以家中每年的服装购置费用主要集中在独生女儿身上。从女儿出生开始,心灵手巧的秦红英就亲自动手为女儿做衣服。起初,她用自己年轻时的衣裙为女儿做小服装,等女儿慢慢长大了,她到布料店购买小布头来做衣服。女儿上了中学后,对妈妈做的衣服样式开始有些不满意了,虽然懂事的女儿没说什么,但是秦红英不想太苦着孩子。此时,秦红英的弟弟在当地开了一家小服装店,每逢过季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服装积压下来。虽然秦红英的弟弟经营的是成人服饰,但秦红英却每次在过季后都会去格外细心地挑选上几遍,从中翻腾出几件衣服。回家后她需要针对女儿的身材修改腰线、领口等部位,通常只花三四十元钱,就可以给女儿"购买"4-5件新衣服穿,女儿也十分高兴。

  除了在服装上的省钱之道外,平日里家中每一笔开销,秦红英都详细记录。大件物品的购买上,秦红英向来不赶热潮,她总是耐心等待。别人都在争着换大彩电的时候,秦红英托人从二手市场购买了一台21英寸的彩电,只花了700元。而她家现在使用的29英寸彩电,是直到2003年才花1900多元购买的。

  秦红英会过日子,在当地厂宿舍大院是出了名的。在别人看来,秦红英并不是抠门儿,而是会用钱。正因为如此,1997年秦红英下岗时,她已经积攒下了6万元的存款。后来她从中取出4000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开办起了一个小服装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卓别林当年在好莱坞拿到他的第一笔巨额片酬时欣喜若狂。此时,有个制片人对他讲: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毁在对钱的贪婪上的。于是,卓别林问:那怎么知道有多少钱就能毁了我呢?那个制片人就告诫他:当你还能理性地支配手里的钱时,就能获得心理上的最大自由,但如果你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花太多的钱时,那就离被金钱毁灭不远了。

  除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豪后代以外,谁都不是一落地就富有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曾经在历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露脸的富豪们,绝大多数是从贫穷走过来的。他们对于金钱有着敏感的嗅觉,同时,也有着善待金钱的良好心态。

  在河南建业集团还没上市之前,对于胡葆森来说,建业永远是一个"一人企业","我没有个人的钱财。"而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业集团的资产等同于胡个人的钱财。1992年,胡葆森带着在香港炒楼花赚到的一两千万元回到河南,和建行合资成立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两年后,国家要求金融机构退出实业经营,胡葆森买下了建行的股份,建业成为港资独资企业,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现在。在建业集团的董事会里,只有董事长兼总裁胡葆森、副总裁单六六和财务总监3人,胡葆森百分之百持有建业股权。

  但人们很难相信,这位在河南开发了58万平方米房屋的"房产大佬"只有一处单身蜗居,在郑州城市花园小区的会所中心,胡葆森的办公室、起居室与建业集团的总部办公室在一起。胡葆森衣着很朴实,长着一张建筑工人的脸。这位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似乎并不在乎这些表象的东西,他理财的最大兴趣在于投资,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这是一个商人的本色。从房地产、物业管理、足球、信息技术到教育,胡葆森乐此不疲。2001年,胡葆森举资2.3亿元拍下了破产清算的郑州亚细亚五彩广场,紧接着与北京华联签下租让合同。由于善于理财,胡葆森称"我不相信我的企业会破产。如果破产是在假设的状况下,我相信自己会过得很好。我对生活的要求是很低的,我可以回沈阳老家农村种地去。现在普通的下岗职工一个月200-300元钱,每个月300-500元人民币的生活我也能适应。我对生活看得比较淡,对于养老,我的要求也很低,有几万元就足够了。

  可以说,胡葆森理财的过程,也是自己经营一个企业的过程。而胡的理财能力也造就了其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会理财才会创业

  很多人在创业之初,最关注的是如何寻找到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些都是必须的,但如果想达到创业的成功,还有一样更重要的能力必须兼顾,就是拥有一个正确的理财心态。对于个人理财来说,如果态度不对,即使有最好的理财方法,往往也是徒劳无功。而对于创业者理财来说,态度不对,将可能直接导致创业项目的全军覆没。

  《科学投资》的"败局研究"栏目中讲述了很多创业失败案例,其中很多创业者之所以遭受失败都是因为资金运用不当。许多创业者"出师未捷身先死",项目进行到中途就没有了资金,甚至负债累累,不得不黯淡收场。究其原因,除了资金规划上缺乏专业技能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贪大求全、一夜暴富的心态导致的。

  正是因为秦红英十多年理财造就的良好心态,使得她的创业过程少了很多坎坷。

  1997年秦红英下岗了,闲来无事时,邻居们看着秦红英女儿身上的漂亮衣服都很羡慕。由于当时适合中学生穿着的服装很难购买,款式上要适合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号码又要符合中学生的身材条件,价格还要相对便宜,这样的服装在市场中很难找到。于是一些邻居纷纷找秦红英帮忙制作。闲不住的秦红英痛快地答应了。她先给邻居家的女孩量好尺寸,然后直奔弟弟的小服装店,从过季或过时的积压库存中淘衣服,回来后根据量好的尺寸进行修改。随着制作的服装越来越多,上门来找秦红英帮忙的人也多了起来,隔壁厂宿舍的人也纷纷前来。为了简化工序,她干脆用低价将弟弟店中可以修改的服装都抱回家,熨烫整齐后挂在屋里,上门来的顾客先挑选好衣服,她再根据顾客要求进行修改,每月单靠改衣服就可以赚上600多元。

  几个月后,秦红英的家成了附近闻名的小裁缝铺。甚至不少人连扦裤口、改尺寸等也找她做,她的收入也相应多了起来。

  1998年,看到学生服装如此有市场,秦红英开始琢磨自己创业,专门生产学生服装。不过要自己创业,秦红英遇到两大矛盾,此时,帮助秦红英解决矛盾的就是她的良好理财心态。按说她可以选择用积攒下的6万元创业,但是,多年理财的经验告诉她,长期的投入与等待才是理财致富、创业致富的先决条件。她希望通过创业赚到更多的钱,但同时她要确保自己投入的每1分钱都不会打水漂。

  于是,从有了创业念头开始,她就为自己理财和为他人理财的角度来处理面临的两大矛盾。一是学生服装对面料的结实程度要求较高,但同时价格要相对便宜,对于这个矛盾,秦红英的解决方法是,从周遭的小布料厂中专门翻腾出积压的各色劳动布,回来后按照新款式制作,老布料新样式,平均一件服装的成本不超过7元钱;第二,自己办一个小厂,另租一个小店,还是干脆前店后厂?秦红英反复计算了各项投资的费用后,都觉得两者投入太多,不是理想的方案。她觉得还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自己弟弟的小店比较好。于是,她先制作了几个款式的衣服,拿到弟弟的小店中寄卖,看到衣服供不应求市场反映良好,她又将以前厂中的下岗姐妹拉来了几个一同制作服装。整整1年半的时间里,秦红英都是让姐妹们到她家中来干活,而没有另外租厂开店。后来由于缝纫机的噪音太大,邻居纷纷表示不满,秦红英感到产品销售比较稳定了,才从多年积蓄中拿出4000元钱,租了一个小厂房,购买了二手设备开始规模化生产。

  秦红英这种利用现在资源为自己创造财富的方法,正是创业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创业理财靠的是智慧

  企业理财就是对企业的资本进行配置的过程。而资本在配置后的效率高低,源自创业者的理财智慧及良好的理财心态。《科学投资》在对创业企业资本配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后提出,创业企业只有在具备良好的理财心态后,才能够使理财活动有效实施,并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这就是创业企业要具备的创业理财八大黄金心态。

  1、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有耐心的反市场心理的人。

  王传福做比亚迪,别人都是用整套的机器代替人力,引进生产线扩大规模,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大量的人力代替机器,只在不得不用机器的少数几个环节才使用少量的机器。原因在于,王传福知道,作为一个劳动力供应的大国,中国工人的人力成本远低于购买成套机器设备的成本。使用人力代替机器,虽然使比亚迪的工厂变得不那么好看,显得不那么现代化,但却使比亚迪的生产成本一下子就降了下来,竟低于主要竞争对手日本人40%。凭借价格优势,比亚迪在世界市场横扫千军,将日本人打得稀里哗啦。王传福也在短短数年之内,积累了巨量的财富,进入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2002年排名第41位。

  2、富裕的铁匠把生财之道传授给儿子-烧红的铁,手是不能去摸的。

  奥普浴霸现在是国内浴室取暖产品的著名品牌。其创始人、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杰,在1993年将浴霸产品引入中国时,国人尚没有在浴室吊顶的概念。限于资金总量有限,大规模铺广告显然并不现实,于是方杰想了一个办法,将浴霸定位为时尚产品,并且专门针对那些20来岁的漂亮姑娘进行营销。方杰的说辞是:"我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海归派。在国外作为一个白领能不能在家洗个澡,是一个时髦的生活方式,是你家里面生活状态的一个标志。"海派小姑娘的标志就是崇洋媚外,瞧不起"自己人",如果有任何东西,能够将她们同周围土里土气的"自己人"区分开来,她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方杰就巧妙地利用了上海人的这种"海派"心理,将奥普浴霸在上海滩一炮打响。

  3、致富的秘诀就是将你储蓄以后剩下的钱花掉,而不是将你花完以后剩下的钱存上。

  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不懂得存钱的人就根本谈不上致富。当你的企业赚到1万元时,你首先要做的是将其中的10%存起来,以防不时之需而不是100%地花掉,进行再投资。

  4、既会赚钱又会花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同时享受着两种快乐。

  会赚钱不算什么,会花钱才是理财的精髓所在。据说,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有一次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到晚了,他们半天没有找到车位。于是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噢,这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比尔·盖茨说什么也不同意。"我来付。"他的朋友说。"那可不是好主意,"盖茨坚持道,"他们超值收费。"由于盖茨的固执,汽车最终停在一个很远的地方,但停车费很便宜。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盖茨不愿多花几元钱将车停在贵客车位呢?原因很简单,盖茨作为一位天才的商人深深地懂得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恰到好处。大家都知道盐的妙用: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涩难咽。哪怕只是很少的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珍惜,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效益。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5、人可以一夜暴富,但想长期保持财富,却必须时刻注意理财。

  理财的要诀就在于坚持、连贯,时刻关注你的每1分钱的去向,才有助于保持你的财富。杨澜起家于央视的《正大综艺》,90年代初红得发紫,别的不说,单是主持各种晚会、颁奖礼,就使她收入不菲。不过,虽然年纪轻轻就赚得了大把的钞票,但杨澜的消费观念却让很多人吃惊。直到她出国前,杨澜的置装费都节省得出奇。据说,她当时穿休闲衬衫、牛仔裤,一副学生模样打扮,到北京著名的秀水一条街去淘衣服。大概是平日不施粉黛的杨澜太像学生了,因此她每每在秀水都可以自如侃价,购买到自己心仪的衣服。杨澜如此的节省自然有她的理由,随后在她最红的时候,她同时也已经积累下了"投资"自己的资金,而她选择的投资项目是到国外留学。

  6、理财之道犹如车轮,不停滚动才能带来利润。

  《福布斯》中国富豪陈金义当年也有过这么一番经历。陈金义在没有发迹前,有机会做一个蜂蜜加工厂。建一个蜂蜜加工厂需要30万元,但当时陈金义手头仅有3万元。他将这3万元存入银行,随后又利用这3万元做抵押,从银行贷出6万元,又用6万元做抵押,贷出12万元,如此一直到贷出办工厂所需30万元。蜂蜜加工厂办起来,陈金义的事业也逐渐走上正道。财富如水,不停流动才能增值。

  7、愚蠢的投资者自己缴学费学习,而聪明的投资者以傻瓜缴的学费学习。

  梁伯强想做指甲钳,在国内却找不到过硬的技术,找来找去,他发现韩国人在这方面行,技术好。可是韩国人一向抠门,对自己的技术看得很严。公开向韩国人讨要技术肯定不行,出钱买人家也未必肯卖。为了从韩国人那里偷师学艺,梁伯强想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第一步,他先想办法成为韩国人的代理商,为其在中国内地批发销售指甲钳。这样既建立了自己的指甲钳销售网络,又取得了韩国人的信任。第二步,在取得韩国人的信任后,梁伯强便开始找借口,说韩国人的货这不行那不行,质量不过关,产品老崩口,天天找韩国人的麻烦,把自高自大的韩国人气得不行。最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韩国人竟在一怒之下,将产品生产材料和工艺流程都告诉了他。梁伯强一听大喜过望,"非常小器·圣雅伦"于是呼啸出山。

  8、投资的秘诀在于看到别人贪心时要感到害怕,看到别人害怕时要变得贪心。

  对于创业者来说,智慧是不分等级的,它没有好坏、高明不高明的区别,只有好用不好用、适用不适用的问题。但理财能力却是可以分等级的。当年在所有保健品都大打广告战、抢夺强势媒体的宣传版面和时段时,谢圣明却带着红桃K一帮人,在农村的猪圈、厕所上大刷广告,如今在猪圈上刷广告的谢圣明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而那些争抢媒体广告的产品不少已经陨落。因此在归结理财能力时,不拘一格,出奇制胜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作为创业者,你的理财思维是否至今依然因循守旧?

  创业理财,你需要具备的知识

  ●需要牢记的概念

  按照预定目标,运用金融知识与财务管理方式,有效地增加财富,聪明地消费,安全地避免财务风险,合法地节税,进而达到创业理想。

  ●有效的增加财富

  所谓有效的增加财富,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努力开源。包括去谋取一份更高薪的工作、寻找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兼职渠道、找寻良好创业项目并自行创业、有效利用手中的资金进行投资等。

  ●聪明的消费

  对于创业者来说,快速累积财富的另一条效途径在于节流。锻炼你的协调能力去安排消费计划、合理降低支出(尝试利用折价券、一次购足、利用替代品等方式),控制非理性以及过多的欲望,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实际上,节流是一个充分调动人智慧的方式。在节流中,你的创业理财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安全地避免财务风险

 保险规划和风险规避措施。完善的保险计划,对于创业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让你在遭受意外灾害时,家庭其余成员仍能过着正常的生活,以及通过事先防范的措施,减轻个人或企业在意外中所受的损失。

  ●合法节税措施

  在现代社会里,国家为了公共建设或均富,必须要求个人对社会分摊责任而缴税。而由于实际征税可能会有不合理的现象,因而产生节税的需求,你可以通过经验与熟知法律知识,合法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如果你一时不知道从何了解更多节税知识,不妨留意一下《科学投资》每期的《石桥说税》,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实用的节税知识。


^O^

指甲钳大王梁伯强


......
  7、愚蠢的投资者自己缴学费学习,而聪明的投资者以傻瓜缴的学费学习。

  梁伯强想做指甲钳,在国内却找不到过硬的技术,找来找去,他发现韩国人在这方面行,技术好。可是韩国人一向抠门,对自己的技术看得很严。公开向韩国人讨要技术肯定不行,出钱买人家也未必肯卖。为了从韩国人那里偷师学艺,梁伯强想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第一步,他先想办法成为韩国人的代理商,为其在中国内地批发销售指甲钳。这样既建立了自己的指甲钳销售网络,又取得了韩国人的信任。第二步,在取得韩国人的信任后,梁伯强便开始找借口,说韩国人的货这不行那不行,质量不过关,产品老崩口,天天找韩国人的麻烦,把自高自大的韩国人气得不行。最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韩国人竟在一怒之下,将产品生产材料和工艺流程都告诉了他。梁伯强一听大喜过望,"非常小器·圣雅伦"于是呼啸出山。

......


http://www.manicureset.co.kr/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指甲钳大王梁伯强:一个人就是一桶金
--------------------------------------------------------------------------------


中国经营报 作者:高素英

  尽管成为了世界指甲钳大王,梁伯强依然低调而忙碌。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刚刚给一家企业讲完课,正从南宁赶往广州的路上。

  不像别的企业家,第一桶金对于梁伯强来说好像并不是那么明确。在他的创业概念里,掘到一个关键的人,再掘到一个好主意,也就掘到了真正的第一桶金。

  挖关键人就是挖到第一桶金

  梁伯强的“第一桶金”技术高,人品好。在他创业初期,不但没向他要一分钱,还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为公司建立了坚实的经营基础和雄厚的技术力量。

  “你的第一桶金是从哪儿赚来的?什么时候赚回来的?”梁伯强说经常有媒体朋友这样问他,每当遇到这样的提问时他特别困惑,因为很难回答。

  在他看来,从来没有试过突发性的,或者是阶段性地迅速赚了所谓的“第一桶金”,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年年进步一点点,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认为,找到了第一个人就等于找到了第一桶金。在创业初期,他找到了一位铁哥们儿,肝胆相照的兄弟苏钢华。苏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但是却对机械模具制作方面的工艺技术无所不通,属于本地区数一数二的业内“高人”。

  苏钢华为人谦厚诚实,而且艺高不压人,年纪轻轻就桃李满园。人人都称呼他为“阿品”(意思是:好人品),就算是他的兄弟姐妹、妻子也是这样称呼。如果不是搞人事档案管理的人,都不太清楚他的真实姓名。

  梁伯强创业初期,无论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都有“大问题”,阿品也非常清楚梁当时的经济环境。但是,他不但没有向梁伸手要过一分钱,并且还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干活儿,两兄弟连续干上两三个通宵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

  某年秋天,他们兄弟俩为了攻克一个模具上的技术问题,在厂里待了三天三夜,连中秋节的晚上也是在厂里度过。

  有一年夏天,他们为了赶一张五六十万元的出口订单,梁伯强和苏钢华带着十多位员工没日没夜地干。就是这样的“第一个人”为公司建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当时香港五金行业的老板、工程师回来参观的时候也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奇。

  关键人物的关键作用

  由于苏钢华在机械、传动、电子、冲压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领悟力,梁伯强回来把看到的生产程序和机器的安装及运转情况跟他说,他很快就能仿制出来,解决了生产难题。

  正是这样一个人对梁伯强掘指甲钳的第一桶金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7年10月2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在中南海会见出席全国轻工集体企业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在讲话时说:“我经常讲这个东西,轻工是搞小商品的,像这个指甲剪,我们并不是没有,但我没用过好的指甲剪。”

  “这是别人送给我的两个,我们的指甲剪两天就剪不动了,你看人家这个是台湾产的,用起来很灵便,剪后指甲不满地掉,都掉到袋子里去了,非常简单,非常方便。”朱基一边说,还一边拿出别人送给他的台湾指甲钳,给大家看。

  正是这个细节,梁伯强开始盟生了进入指甲钳行业的想法,但光凭一个想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在1998年进行全球考察之后,梁伯强选定指甲钳作为自己的事业新起点,并从全国各地原国有指甲钳厂招聘技术骨干,创新指甲钳新标准,决心把小小指甲钳做到朱总理称赞“这还像个样!”

  但是所面临的依然是技术难题,为了更好地学到技术,他做了韩国777指甲钳的代理商,遇到不懂的技术难题就飞到韩国去学习请教,而苏钢华则成了名副其实的技术骨干。

  由于苏钢华在机械、传动、电子、冲压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领悟力,梁伯强回来把看到的生产程序和机器的安装及运转情况跟他说,他很快就能仿制出来,解决了生产难题。正是由于苏钢华的支持,梁伯强才在指甲钳行业里淘到真正的金子,一步步走向世界,成就今天的事业。

  所以对于梁伯强来说,找对第一个人就掘到第一桶金。梁伯强说:“阿品,我对他比对老婆的感情还深,有一天阿品西赴的话,也要好好地‘埋葬’在公司里,因为他是始祖,也是公司的第一桶金”。

--------------------------
^O^

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动因分析

澳大利亚大选变天 经济持续行俏

经济日报╱编译于倩若/道琼社堪培拉二四日电】2007.11.25


澳大利亚国会大选24日投票,,陆克文(Kevin Rudd)领导的劳工党获取压倒性胜利,击败寻求连任的自由党籍总理霍华德。财经专家表示,新政府主张扩大支出,实施大规模减税,这都有助于刺激经济成长。

澳大利亚两大政党在六周的竞选活动期间大开支票,都承诺要扩大政府支出,此举一定会推升澳大利亚经济和通货膨胀,让澳大利亚准备银行(央行)必须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

花旗集团推估,如果按照霍华德所属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施政蓝图,从现在起至2011年6月底止,澳大利亚政府将支出650亿澳元,当中包含未来三年减税340亿澳元;劳工党则计画支出565亿澳元,包含减少310亿澳元的所得税。

澳大利亚财政部预估,未来四年将累积614亿澳元的预算盈余 。

近年来,澳大利亚受到企业投资激增、商品价格上扬以及内需强劲的激励,经济成长动能强劲,失业率降至4.3%的33年来最低点。

尽管全球信贷危机余波荡漾,澳大利亚央行仍持续紧缩货币,11月初将利率调升至6.75%。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由于经济成长强劲,澳大利亚央行明年第一季将再升息1码至7%。

花旗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霍马瑞克却认为,在新政府承诺扩大公共支出下,央行升息至7%以上的机率大增。

澳大利亚央行预估,2009年底前,澳大利亚核心通膨将维持在高档,或落在2%至3%的目标区间上限。

分析师说,由于先前民调显示劳工党笃定胜出,,市场对该党胜选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爱德华兹说:「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才会带来冲击,由劳工党主政一点都不新奇。」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动因分析

时间: 2007-10-23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1970年代-1980年代,澳大利亚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自由化改革,保证了国家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在1990年代至今的十多年内,澳大利亚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与考验,连续十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并维持了较低的通胀率和失业率。

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状况

自1990年以来,澳大利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从1996年至2006年的十年间,该国实际GDP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26%,年均GDP增速位列全球第7,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之一。

四大产业支撑澳大利亚经济。

目前,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农业是澳大利亚的四大主导产业。据澳大利亚官方统计,2006年澳大利亚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农业的产值,分别占GDP的78%、13%、5%和4%。

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技能熟练的采矿专业人材以及先进的采掘加工技术等因素,使澳大利亚成为全球采矿业的领先国家。目前,采矿业占澳大利亚经济总量的5%左右,矿产出口总值占全国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据澳统计局统计,1994-2006年的13年间,采矿业产值由23.5亿澳元迅速攀升至125.84亿澳元。在中国和印度对原材料巨大需求的带动下,澳大利亚采矿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由于服务业、采矿业以及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澳大利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0年的7%下降到2006年的4%左右,农业部门所占社会就业比重也由1970年的8.2%降至2006年的4.6%。然而该国农业本身仍有较大发展,农业的产量、产值和效益均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也在大幅增加。

消费支出占比七成,固定资本投资快速增长。

2006年,澳大利亚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分别达到5433.7亿和1718.5亿澳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8.9%和 18.6%,二者合计高达77.5%,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7.2%。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澳大利亚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自1993年以来,受采矿业、制造业等行业迅速发展以及悉尼奥运会的拉动,澳大利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并于2000年攀升至393亿澳元,但奥运会后两年内投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加之该国当年经济衰退的影响,使2001和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不过,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尤其是在精密制造业和澳洲西部采矿业的拉动下,澳大利亚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出现了井喷式快速增长,这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2006年,澳大利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57亿澳元,同比增长4.6%。

消费物价指数整体上扬,通胀压力逐渐显现。

虽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澳大利亚通货膨胀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消费物价指数增长较为平缓,其中,2003年和2004年该国消费物价指数分别增长1.9%和2%。不过从2005年起,澳大利亚通胀率有所抬头,当年消费物价指数大幅增长3.3%,虽然澳央行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但2006年CPI依然增长了3%,其中二季度CPI增幅高达4.4%,创下了CPI近十年来的新高。随着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澳央行也相应地将基准利率从2004年的4.75%提升至2006年的6.25%。为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澳大利亚央行于今年8月8日再次提升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6.50%这也是自去年5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第四次加息。

进出口总额均稳步增长,贸易逆差余额有所减小。

近年来,澳大利亚对外贸易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已由1992年的912.5亿美元攀升至2006年的2924.1亿美元,年均增幅高达29.1%。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对资源需求的加大,预计未来澳大利亚贸易赤字将进一步收缩。

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动因分析

以外向型经济和专业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

为提升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于1970年代开始了全国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一方面,国民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澳政府逐渐意识到发展外向型经济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且出口增长还可以改善国际收支情况,因此开始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增加出口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制造业由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为摆脱殖民经济的后遗症,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二战后澳大利亚制造业发展主要以多元化为目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970年代初,澳政府逐步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为更好地利用其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在维持一定生产技术和能力基础上,逐步向专业化生产转变。为此,政府力求使产品结构合理化,并调整了工业地区分布和企业组织。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一些电子元件、大型船舶停产,而许多新产品(如食品、医疗器械和文化用品等)则陆续投产,一些工业如汽车和造船业也进行了整顿。

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出口贸易。

澳大利亚是个资源大国、人口小国,资源成本低、劳工成本高,制造业价格在国际上比较优势低。为此,澳政府扬长避短,通过国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同时出台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扩大贸易伙伴等宽松的外贸政策,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澳大利亚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初级产品出口国,其传统出口产品为矿产品、畜牧产品和农产品,包括煤炭、黄金、羊毛、牛肉、铁矿石、铝矾土、铝、原油和精炼油、天然气、棉花和糖。其中,燃料和矿产品出口约占澳出口总值的1/3。

引进竞争机制的国内市场发展战略。


澳大利亚人口只有2100万,但私人消费己占其GDP的60%,强劲的国内消费市场使得澳大利亚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严重旱灾的双重考验。取得的成绩要归功于澳政府着力培育竞争的国内市场,并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政策。一是积极推进国企私有化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二是取消市场准入壁垒,实施放松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管制政策,提供富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通过税收、福利等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四是通过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鼓励消费信贷等措施,提高个人即期消费能力。国内市场的培育既拉动了内需,又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维护了社会稳定。

以放松管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1940年代至1970年代,澳大利亚长期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管制,堪称当时全球金融管制最严的国家之一。

对澳大利亚金融业来说,以放松管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1980-1985年短短的6年时间内,澳大利亚取消或放松了几乎所有的金融管制措施,金融自由化一步到位,澳大利亚在发达国家中很快由金融管制最严的国家变为管制最松的国家。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2004 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

澳大利亚已建立综合全面的经济政策框架。澳大利亚经济具有全球竞争力,并继续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澳大利亚有着健全、稳定和现代的体制结构,这种体制为企业带来了商业判断的确定性。

澳大利亚的经济充满竞争力、开放、生机勃勃,挤身世界最强大经济体行列。澳大利亚出色的经济表现是有效经济管理和持续体制改革的结果。澳大利亚也拥有竞争力强、充满发展活力的私营部门,以及技术精湛、擅于应变的劳动力队伍。

2003-2004年,澳大利亚政府记录了80亿澳元的预算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003-2004年,澳大利亚政府的净负债下降至234亿澳元,减少了62亿澳元;如此一来,净负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创26年之新低。


高增长、低通胀

自1998年以来,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3.4%。近年来,澳大利亚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国家之一,1990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


与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低通货膨胀。在过去的10年间,澳大利亚的通货膨胀率一直稳定。2003至2004年的通货膨胀率仅为2.4%。


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维持高增长、低通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自1990年以来,澳大利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3%,已成为经合组织(OECD)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劳动生产率之一,高于1.8%的平均水平。


健康的经济体制


澳大利亚已建立综合全面的经济政策框架。澳大利亚经济具有全球竞争力,并继续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澳大利亚有着健全、稳定和现代的体制结构,这种体制为企业带来了商业判断的确定性。


澳大利亚拥有强大的审慎监管制度,以及以商业为导向的公司监管和破产制度。在交通运输、电信、电力和天然气等主要行业都存在实质性的竞争。


澳大利亚拥有开放的经济和有利于企业的税收制度,其贸易和投资壁垒非常低。灵活的劳动力市场,高度熟练的劳动力,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适度的工资和物价压力,都奠定了可持续就业发展的基础。


货物与服务税(GST)是澳大利亚一种有着广泛税基的增值税,按10%征收,适用于几乎所有货物和服务。澳大利亚不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企业税包括30%的公司税。


2003-04年度,新的商业投资增长了8.3%,其原因包括低利率、公司利润增加以及乐观的商业情绪等等。


澳大利亚与外贸


澳大利亚的出口基础坚实多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澳大利亚企业突出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低关税和最低市场准入壁垒所带来的诸多国际商机。


经常项目下赤字在传统上是外国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过去10年中,澳大利亚经常项目下的赤字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左右。2003—2004年度,经常项目下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预算赢余,因此,目前的经常项目下赤字主要是私营部门贸易以及收入流的结果。


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


在技术和社会变革步伐的驱动下,创新活动层出不穷,它们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所有行业信息和知识的快速发展。


澳大利亚是拥有强大知识经济的众多现代经济体中的一员——推动这种经济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生成、传播和应用。目前,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所做的贡献接近澳大利亚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澳大利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日益依赖技能、知识、创新、事业心以及国内国际信息网络。


澳大利亚的开放经济创造了一种有利于发展事业和开展创新活动的绝佳气候,而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驱动因素。澳大利亚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名列全球第10位。


澳大利亚的企业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大户。就规模而言,澳大利亚的电信与信息技术市场名列亚太地区第3位,全球第10位。


旅游业


旅游业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每年消费730亿澳元,雇用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7%,旅游收入在澳大利亚出口总收入中的比重超过11%。


90%以上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平均雇用约20名员工,其中多数是年轻人以及来自非英语背景的人士。由于旅游消费的48%发生在各首府城市之外,旅游也是澳大利亚所有州和地区的关键经济部门。


2004年,澳大利亚入境游达520万人次,比前一年增长了10%。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澳大利亚 经济概况 - 1996
--------------------------------------------------------------------------------

首页

自然资源
经济简史
经济概况
行业概况
主要经济指标
 
1.自然资源

澳大利亚各类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铝、铁、黄铜、煤、铅、镁、金、银、镍、锌、铀、钛、石油、天燃气和宝石等等。 近年来, 澳大利亚积极对全国矿藏资源进行勘 探, 有了不少重大的发现。大部分矿的产量在进入80年代以后都有上升。 澳大利亚 主要矿产品在世界上所列名次大致如下: 铝钒土和铝占第一位, 黄铜占第八位, 铁矿 占第四, 镍占第四, 金属砂占第一, 钻石占第六等等。

2.经济简史

从1788年—1900年殖民地期间,澳大利亚经济主要以农业和矿业为主。本世纪初,虽然澳大利亚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农业和矿业仍然是澳经济的主要经济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50—60年代,澳大利亚积极发展工业生产,制造业、矿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有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遇到特大旱灾,再加上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萧条,国际市场需求不振,1981年—1982年,澳大利亚经济严重衰退,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猛增,财政逐步出现赤字,政府债台高筑,对外贸易发生逆转,连年出现入超。国民生产总值70年代实际增长率年均为3.6%,80 年代头两年分别增长3.1%和2.6%,但是1982年澳大利亚的经济衰退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出现-1.1%的负增长。为摆脱困境,澳政府采取加强私人企业作用、改组经济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吸引外资、紧缩开支、降低利率等手段,使经济开始好转,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2%,为2950.18亿澳元。人均17993澳元。1990年澳大利亚又进入经济衰退期,工业生产徘徊不前,失业率直线上升,生产效率低下,消费指数下跌,但这一次衰退要比1981—1982年时缓和。            

3.经济概况

澳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但服务业比重逐渐增加,1995年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6.5%。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矿产品五大资源国和生产国之一。初级产品在出口收入中占近三分二。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私人投资增长较快,澳元稳定。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常项目赤字、外债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国民储蓄偏低。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小麦是澳最主要的农作物, 产量约1,400万吨, 产值约30亿澳元, 约占农业部门总产值 的13%左右。小麦也是澳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 全国产量的85%皆用于出口。澳是世界 第四大小麦出口国, 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为苏联, 中国,中 东及日本。澳大利亚的主要油料作物有葵花籽、大豆、油菜籽、红花和亚麻籽等等。棉花是澳主要农作物之一。其年产量约为80多万吨, 产值约为5.5亿澳元。产棉区主要集中在新南威尔士州,产值约占全国四分之三。 蔗糖也是澳主要农产品之一。最集中的产地是昆士兰州, 产量约占全国的95%。澳国内市场全部销售国产蔗糖, 总销量达76 万吨。澳系世界最大糖出口国之一, 国内原糖产量的75%以上皆用于出口。澳大利亚盛产水果。主要品种有苹果、柑桔、葡萄、香蕉、菠萝、梨、桃、弥猴桃、鳄梨及其他许多热带水果。澳葡萄产量很丰富, 年产值约为4.6亿澳元。为此, 澳葡萄酒酿造业也较发达。 国产在国内市场消费中占绝对比重(80%左右),澳畜牧业很发达,年产值达 130多亿澳元。其中尤以牧羊业闻名世界。羊毛及羊肉的产值就占农业总值的 31.4%。澳现有羊总数为1.62亿只, 年产羊毛区达96万吨, 总值约6亿多澳元。 澳为世界最大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从1788年-1900年殖民地期间, 澳大利亚经济主要以农业和矿业为主。本世纪初,虽然澳大利亚工业有一定的 发展, 但是农业和矿业仍然是澳经济的主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50-60年代, 澳大利亚积极发展工业生产, 制造业,矿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员的40%。最近几年制造业发展很快,产品包括汽车,纺织品和化学制品等,多为外资控制。矿产品一半以上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8%。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3).服务业概况

澳服务业发展很快,在其经济中处于突出地位,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就业人 口占总劳动力的60%。 服务业中最发达的是零售和批发行业。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96年度):4296亿澳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96年度):23640澳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5/96年度):3.8%

汇率(1996年):1美元=1.5324澳大利亚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第四季度):2.4%

失业率(1996年10月):8.5%,1996年全年平均失业率8.7%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2000??

澳大利亚的经济


澳大利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对于一个人口不到2千万的国家来说是相当大的。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中国大陆(人口11.9亿)的一半,与韩国(人口4400万)和墨西哥(人口9200万)持平。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9世纪以业,澳大利亚人一直享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澳大利亚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包括教育、培训、卫生和交通等投入的资金相对比较多。

在国际贸易方面,物质商品的价值同先进制造业和知识产权的价值相比,有下降的趋势。澳大利亚的经济正顺应这种趋势进行调整。它现在越来越侧重于向具有高价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方向发展。 劳动力的结构反映出一种以强大的服务业为代表的先进的、都市化经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公司都把澳大利亚作为其业务经营基地。澳大利亚对于其贸易伙伴来说,还是一个对外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澳大利亚最大的经济部门是服务业,它包括建筑、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旅游和娱乐、房地产及商业服务等,服务业的产值约占澳大利亚总产值的70%以上,该行业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80%,也就是每十个澳大利亚人中有八个人是从事服务性行业的,澳大利亚旅游业和国际教育的发展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快速扩展,仅旅游业的收入就已经超过煤炭的两倍以上,成为澳大利亚正大力开发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出口:1996至1997财政年度中,澳大利亚的出口额创历史新记录为1044亿澳元,其中商品出口总值为789亿澳元,75%的商品出口到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地区,出口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旅游、国际教育、音乐和电脑软件等。

  过去,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商品是煤炭、黄金等初级品,现在,澳大利亚的制成品和服务业已经在出口业中占了主导地位,其外汇收入已超过初级产品出口值的三倍,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份额越来越小,高级加工品已占了澳大利亚出口商品值的四分之一。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畜牧业国家,羊毛和牛肉的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而此类收入只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4%。

  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也在蓬勃的发展,信息产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电子通讯设备的出口也正逐年上升。

  日本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市场,购进澳大利亚商品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韩国、中国、印尼、台湾和新加坡也都是名列澳大利亚出口的前十位,美国、新西兰和英国仍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市场。

  进口:澳大利亚是一个依赖进口的国家,小到铁钉,大到汽车、飞机,大部分制品是进口的,很多产品不是澳大利亚不会生产,而是进口产品,特别是从亚洲进口的产品,远比国内生产的经济便宜,1996至1997财政年度中,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商品总值为790亿澳元,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值占总值66%,为522亿澳元。

  虽然中国产品在澳大利亚进口商品中占了数量优势,但由于商品附加值低,在商品值上优势不大,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仍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商品进口国。

  近年来,澳大利亚的通货膨胀率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中最低的,1997年达到35年来的最低点,利率也创历史最新低点,澳大利亚的官方利率从1995年5月至1997年7月经历过了五次降低,从7.5%降至5%。

  目前,澳大利亚经济处于上升期,经济增长率为5%,超过几乎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展望未来,澳大利亚可望实现持续高增长、低通涨、就业迅速增长的势头,大规模资源开发的投资正方兴未艾,澳大利亚的传统农业和资源性工业在经济多样化的情况下仍在继续不断的发展。



^O^

24 Nov 2007

Federal Reserve and how it affects you

The Fed: Our Central Bank

From:
http://www.chicagofed.org/consumer_information/the_fed_our_central_bank.cfm


An overview of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how it affects you.


Introduction
The Fed...

To some the name evokes images of money stacks; to others it is just a dim memory from a high school economics class. To most, the overall picture is unclear--a hazy image that needs to be focused. Even the language associated with the Federal Reserve may seem as mysterious as an alchemist's formula. The FOMC, the discount window, open market operations--what exactly do they mean? What does the Fed do and how does it affect us?

Put most simply,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s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created the Federal Reserve through a law passed in 1913, charging it with a responsibility to foster a sound banking system and a healthy economy. This remains, today, the broad mission of the Fed and its component parts: the 12 Federal Reserve Banks nationwide, each serving a specific region of the country; and the Board of Governors in Washington, D.C., set up to oversee the Fed System.

To accomplish its mission, the Fed serves as a banker's bank and as the government's bank, as a regulator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as the nation's money manager, performing a vast array of functions that affect the economy,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ultimately, each of us.




A Bank for Banks


Each of the 12 Fed Banks provides services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at are similar to the services that banks and thrifts provide to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By serving as a "banker's bank" the Fed helps assur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ayments system, the critical pipeline through which all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 the economy flow.

Each day the Fed processes millions of payments in the form of both paper checks and electronic transfers. So when you cash a check or have money electronically transferred, there is a good chance that a Fed Bank will handle the transfer of funds from one financial institution to another. Each of the Fed Banks offers these and other services, on a fee basis, to the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in its Federal Reserve District. Institutions can choose to use the Fed's services or those offered by other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place.

Together, the 12 Fed Banks process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checks written in the U.S., a total that exceeds $14 trillion annually. And the dollar volume transferred through the Federal Reserve's electronic network is far greater, over $343 trillion or many times our nation's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nother important Federal Reserve responsibility is servicing the nation's largest banking customer--the U.S. government. As the government's bank or fiscal agent, the Fed processes a variety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volving trillions of dollars.

Just as an individual might keep an account at a bank, the U.S. Treasury keeps a checking account with the Federal Reserve through which incoming federal tax deposits and outgoing government payments are handled. As part of this service relationship, the Fed sells and redeems U.S. government securities such as savings bonds and Treasury bills, notes and bonds.

The Federal Reserve also issues the nation's coin and paper currency. The U.S. Treasury, through its Bureau of the Mint and 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 actually produces the nation's cash supply; the Fed Banks then distribute it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currency periodically circulates back to the Fed Banks where it is counted, checked for wear and tear, and examined for counterfeits. If the money is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it is eventually sent back into circulation as institutions order new supplies to satisfy the public's need for cash. Worn-out bills, however, are destroyed by shredding. The average $1 bill circulates for approximately 18 months before being destroyed.




Supervisor and Regulator

As part of its mandate to foster a sound banking system, the Federal Reserve supervises and regulat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a regulator, the Fed formulates rules that govern the conduc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a supervisor, the Federal Reserve examines and monitors institutions to help ensure that they operate in a safe and sound manner and comply with the laws and rules that apply to them. The Fed's supervisory duties are carried out on a regional basis. Each of the Reserve Banks is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bank holding companies (organizations that own one or more banks) and state member banks (banks that are chartered by the state and are membe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based in its District.

The Federal Reserve also helps to ensure that banks act in the public's interest by ruling on applications from banks seeking to merge or from bank holding companies seeking to buy a bank or engage in a nonbanking activity. In making these rulings, the Fe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how the transaction would af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Federal Reserve also implements laws--such as Truth-in-Lending, 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nd Home Mortgage Disclosure--meant to ensure that consumers are treated fairly in financial dealings.

Another way the Fed helps maintain a sound banking system is as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experiencing an unexpected drain on its deposits, for example, can turn to its Reserve Bank if it is unable to borrow money elsewhere. This loan from the Fed would not only enable the institution to get through temporary difficulties, but most importantly, would prevent problems at one institution from spreading to others. The basic interest rate charged for these loans is called the discount rate.

The Fed's Structure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The nation's central bank
A regional structure with 12 districts
Subject to general Congressional authority and oversight
Operates on its own earnings

Board of Governors

7 members serving staggered 14-year terms
Appointed by the U.S. President and confirmed by the Senate
Oversees System operations, makes regulatory decisions, and sets reserve requirements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The System's key monetary policymaking body
Decisions seek to foster economic growth with price stability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money and credit
Comprised of the 7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and the Reserve Bank presidents, 5 of whom serve as voting members on a rotating basis

Federal Reserve Banks

12 regional banks with 25 branches
Each independently incorporated with a 9-member board of director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Set discount rate, subject to approval by Board of Governors.
Monitor econom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ir districts and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to the U.S. government and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Money Manager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Fed's responsibilities is formulating and carrying out monetary policy. In this role, the Fed acts as the nation's "money manager." It works to balance the volume of money and credit and their price--interest rates--with the needs of the economy. Simply stated, too much money in the economy can lead to inflation, while too little can stifle economic growth. As the nation's money manager, the Fed seek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se two extremes.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Fed works to control money at its source by affecting the abil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create" checkbook money through loans or investments. The control lever that the Fed uses in this process is the "reserves" that banks and thrifts must hold.

In general,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re subject to rules requiring that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their deposits be set aside as reserves and not used for loans or investments. These reserve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money an institution can create through lending and investing. Through reserves, then, the Fed indirectly affects the flow of money and credit through the economy by controlling the raw materials that institutions use to create money. The Fed's action triggers a chain of events that affects interest rates and the levels of prices, employment, and overall growth in the economy. The Fed has three tools for affecting reserves:

Reserve Requirements
Altering the percentage of deposits that institutions must set aside as reserves can have a powerful impact on the flow of money and credit. Lowering reserve requirements can lead to more money being injected into the economy by freeing up funds that were previously set aside. Raising the requirements freezes funds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uld otherwise pump into the economy. The Fed, however, seldom changes reserve requirements because such changes can have a dramatic effect on institutions and the economy.

Discount Rate
An increase in the discount rate can inhibit lending and investment activ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y making it more expensive for institutions to obtain funds or reserves. But, if funds are readily available from sources other than the Fed's "discount window," a discount rate change won't directly affect the flow of money and credit. Even so, a change in the discount rate can be an important signal of the Fed's policy direction.

Open Market Operations
The most flexible, and therefore most important, of the monetary policy tools is open market operations--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government securities by the Fed. When the Fed wants to increase the flow of money and credit, it buys government securities; when it wants to restrict the flow of money and credit, it sells government securities.

As with the other tools, the Fed's open market operations affect the supply of money through the reserves of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If, for example, the Federal Reserve wished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money and credit, it might purchase $1 billion in government securities from a securities dealer. The Federal Reserve would pay for the securities by adding $1 billion to the account that the security dealer's bank keeps at the Fed, and the bank would in turn credit the security dealer's account for that amount. While the dealer's bank must keep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these new funds in reserve, it can lend and invest the remainder. As these funds are spent and re-spent, the stock of money and credit will eventually increase by much more than the original $1 billion addition.

The procedure is reversed to decrease the money supply. If the Fed were to sell $1 billion in government securities to a dealer, that amount would be deducted from the reserve account of the dealer's bank. The bank, in turn, would deduct $1 billion from the account of the dealer. The end result--less money flowing through the economy.




The Fed's Checks and Balances

The Federal Reserve's policymaking process highlights the careful way in which it was structured to incorporate broad participation and a system of checks and balances. Authority for each of the Fed's policy tools is vested in a different componen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The authority to change reserve requirements, for example, is held by the Board of Governors. Changes in the discount rate are initiated by the boards of directors of the individual Reserve Banks, subject to approval by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 Open market operations, the System's most important tool, are directed by a group that brings together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and Banks--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

The FOMC, the Fed's most important policymaking body, is made up of all 7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and the presidents of the Reserve Banks. At any point in time, only 5 of the 12 presidents serve as voting members. The president of the New York Fed, which handles the open market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on behalf of the System, serves as a permanent voting member, while the other presidents rotate annually. Although only 5 presidents vote, all 12 participate fully in each FOMC meeting, bringing grass-roots, first-hand information and views about the economy to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is broad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cy process is just one example of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built into the Fed System. Like those who guided the 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 frame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ere concerned about vesting too much power, especially money power, in the hands of too few. Therefore, they gave the Fed a number of contrasting elements:

It is a central bank, but it is decentralized with a system of regional Reserve Banks responsive to local needs. It is a public institution with a public purpose, but it has some private features--directors, "stockholders," and selling services. It is governmental, but it is independent within government. On the one hand, it was created by and reports to Congress; its highest officials, the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are appointed by the President and confirmed by the Senate; and its earnings ultimately are returned to the U.S. Treasu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Fed operates on its own earnings rather than Congressional appropriation; the Board of Governors terms are long and staggered, limiting the President's influence; and unlike some other nations central banks, it is separate from the Treasury.

With this complicated system of checks and balances, the Federal Reserve is the unmistakable offspr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process. Congress created the System in 1913 in an effort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a growing U.S. economy, and to avoid the cyclical pattern of booms and busts that had characterized much of the 1800s. By the early 1900s, there was general consensus that the country needed a central bank, but little agreement on how to structure it. As a result, the creatio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turned into a legislative tug-of-war marked by frequent disagreement, occasional suspicion, but in the end, compromise. Eventually, the Fed--basically a creature borne of compromise--emerged with a structure designed to reconcile the needs, fears, and prejudices of many different interests.

This complicated structure, no doubt, can be confusing. But it ensures that the Fed's decisions are broadly based and properly insulated from narrow and partisan interests. In the end, this structure helps the Fed accomplish its overall mission: fostering 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and a healthy economy.

----



^O^

银行理财的三个“意想不到”

银行理财的三个“意想不到”

2007
来源:华商网-钱经 作者:胡金盛

  1、提前还贷能不能节约利息支出,就得看是提前几天。因为银行的年利率是按360天计算的,而一年却有365天。因此,对于是1年期的贷款,你若提前还贷,使贷款的实际天数少了360天,你就能节约利息支出;但若使贷款的实际天数大于360天,你就会很冤枉地多支付利息了。

  2、定期存款的收益不如“活期存款”——只不过这里所指的“活期存款”是货币市场基金。许多货币市场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类似于年利率)都在2.4%以上,而且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不用纳税,购买时也不需要任何的费用。由此可见,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明显高于1年期及以下期限的银行定期存款。

  3、为了提升你的个人信用,你必须使用一个技巧:就是在透支消费后,即便你有能力全额还款,也不妨选择一两次归还“最低还款额”,然后在下期账单到时还清透支款;这样做虽然让银行吃了点利息,却能提高你在银行的信用程度,值得。

  随着理财意识的广泛普及,每个人与银行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对于银行知识、业务的了解似乎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有一些看似很“肯定”的事,在银行那里却成了“不一定”。在银行里,还存在着不少让非专业人士“意想不到”的事情。

  提前还贷反而多付利息

  2006年,江小姐用房产抵押向银行借了一笔50万元的1年期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为7.254%(在一年期基准利率5.58%的基础上上浮了30%),贷款于2007年3月29日到期。为了节约利息支出,她于今年3月28日提前归还了50万元的贷款。

  还款后,江小姐回家仔细一算,发现有问题,似乎银行多收了利息。就算到期还款,利息也才36270元,可提前一天还款少占用银行资金一天,却还要多支付利息?后来江小姐电话讯问银行,才知道自己提前还贷,还吃了亏。

  原来银行有规定:1年期的贷款,实行“一次性还清贷款本息”的还贷做法:贷款到期还款,利息按“贷款本金×年利率”计算;贷款提前还款,按“贷款本金×贷款日利率×贷款实际天数”计算利息。银行对于日利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利率÷360天。

  根据银行的规定,江小姐若于3月29日贷款到期时归还贷款,则银行就按到期还款计算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500000元×年利率7.254%×1年=36270元。

  而江小姐4月28日还款,银行则按实际贷款天数364天计算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本金500000元×(年利率7.254%÷360)×实际贷款天数364×1年=36582元。

  其中,日利率=年利率7.254%÷360

  如此一计算,江小姐提前还款显然还要多支付利息312元(36582元-36270元),真是吃大亏了。

  江小姐的吃亏经历,给我们一个教训:对于是1年期的贷款,提前还贷并不一定就节约利息支出。提前还贷能不能节约利息支出,就得看是提前几天。因为银行的年利率是360天计算的,而一年却有365天,这之间差了5天的时间;借款的实际天数360天,就是提前还贷与到期还贷利息支出相同的平衡点。因此,你若提前还贷,使贷款的实际天数少了360天,你就能节约利息支出;相反的,若提前还贷,使贷款的实际天数大于360天,你就会很冤枉地多支付利息了。

  因此,看似很简单的贷款归还之事,其实隐藏着很大的学问,小视不得,也想当然不得。弄清还贷的“真谛”,会让你节约一大笔开支,使你的银行借款成本最低化。

  定期存款收益不如“活期”

  定期存款的收益不如“活期存款”。乍一听,肯定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还真有此事,只不过这里所指的“活期存款”是货币市场基金。

  今年3月19日升息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在扣除20%的利息所得税之后,收益率为2.79%×(1-20%)=2.232%,而2007年许多的货币市场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类似于年利率)都在2.4%以上(且货币基金收益不用纳税,购买货币市场不需要任何的费用)。例如,2007年3月30日华宝现金宝(B级)七日年化收益率2.918%、华富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还高达3.486%。可见,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明显高于1年期及以下期限的银行定期存款。

  假设拿10万元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以2.4%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计算,其投资收益为2400元;而10万元投资储蓄存款,1年期的税后投资收益2232元、半年期的税后投资收益才1944元、3个月的定期存款税后投资收益更是少至1584元。后三者分别比前者的投资收益少了168元、456元和816元。

  而且,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好、变现快,具有“收益赛定期、便捷似活期”的特点。投资者可以不受到期日的限制,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随时赎回变现,赎回的款项第2天(通过基金公司网站直接买卖)或是第3天到账(通过银行柜台或是网上银行买卖)。且收益率不会因为赎回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货币市场基金不会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收益变活期”的不足。

  例如,拟投资1年期10万元货币市场基金,因急需资金于投资于半年之后赎回变现,则收益(收益率假定为2.4%)约为1200元;而10万元的定期存款存了半年后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算),税后收益才为288元。收益真是天壤之别。

  利息收入,是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人民币升息后,市场利率会越走越高,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因此,在目前的加息环境下,流动性极好的货币市场基金非常适合于活期储蓄存款投资者、一年期以下的定期储蓄存款投资者。

  Tips:

  什么是七日年化收益率?

  是指货币市场基金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进行年化以后得出的数据。比如,某货币市场基金当天显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2%,并且假设该货币市场基金在今后一年的收益情况都能维持前7日的水准不变,那么,持有一年就可以得到2%的整体收益。

  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导致其性质类似于银行存款,但每日的收益不像银行存款那样是均等的,而是由高到低再到高,一般来讲六天左右是一个周期,单纯的看某一天的每万份收益并不能代表该支基金近期的收益水平,因此使用了七日年化收益率这一指标。

  全额还款信用不如最低额还款

  几乎所有信用卡持卡人都会认为:当持卡消费透支时,在到期还款日之前还清全部的款项,如此还款的信用肯定会高于选择最低还款额的信用,因为每次都全额还款会让银行知道自己有充足的还款能力。但事实却不一定是这样。

  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同样收入水平且年龄也相同的王先生和李先生,去年1月份在某银行办理了贷记卡。今年3月初,他们都感觉5000元的信用额度不够用,均向这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申请提高信用额度至1万元,并且按要求提供了同样的材料(就连房产证也是同一座楼同一层的面积相同的两套商品房),但令他们想不通的是,王先生的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提高到了1万元,而李先生的信用额度才到8000元。

  李先生后来向一位银行朋友诉说了这一“信用歧视”。他说,王先生和他的每个月的透支消费额相差不了上下,他每次透支消费后都及时地全额还款;而王先生却有好几次资金不足,选择了归还最低还款额。李先生抱怨说:“信用卡的信用额度象征着一个人的信用。我的信用程度怎么会不及王先生呢?银行明显是‘信用歧视’。”

  银行朋友听完之后,笑着告诉李先生,银行这样做有银行的道理。

  信用卡持卡人向银行申请提高信用额度,银行除了依据持卡人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一般还会根据持卡人的另外两个情况来定夺信用额度的高低。

  一是持卡人日常的消费额度情况。例如某一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是5000元,该持卡人每个月的消费额约在2000元上下,那么银行就会认为5000元的信用额度已经足够持卡人使用了。因此,该持卡人申请提高信用额度,银行一般不会给予太高的信用额度。若是该持卡人每月的消费额都接近或是超过5000元,银行就会根据其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其信用额度。

  二是持卡人给银行创造的收益。根据李先生和王先生的情况,两人信用额度不一样的原因显然不是“日常的消费额度”的问题;而是李先生和王先生给银行创造的效益不同造成的。

  因为银行推行信用卡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李先生每次都全额还清透支款而取得了免息的短期信贷,银行却收不到你的一分利息,银行是“有点不情愿的”。而王先生却不同了,他好几次选择了归还最低还款额,且不存在拖欠的情况,这就让银行多次赚取了利息,银行有利可图,当然给他更高的信用额度了。

  为了提升你的个人信用,你必须使用一个技巧:就是在透支消费后,即便你有能力全额还款,也不妨选择一两次归还“最低还款额”,然后在下期账单来时还清透支款;此外,还可以在购买大宗消费时选择“零利率零手续费”的分期付款业务。这样做,虽然让银行吃了点利息,但却能提高你在银行的信用程度,值得!但为了节约利息支出,在故意选择“归还最低还款额”时,建议选择那些消费总额较低的月份,这样向银行支付的信用卡透支利息会少些。

^O^

不要输在起跑点?

不要输在起跑点?

作者:陈小小

若问,「怎样可以教出资优儿?」必引起炮轰,挞伐这种想要教育出资优儿的心态不正确、会给孩子太多压力。然而若是换个其他的问法,如「怎样使孩子在学前会识字?」「怎样让孩子在学前就会爱看书?」「怎样培养孩子有绝对音感?」「怎样给孩子有数字概念?」绝对是不会受到攻击。说法不同,骨子里一样。也就是,每个作父母内心深处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人、要成功。

「不输在起跑点」这句话几乎成为家有稚龄儿童家长所尊奉的真理。怀孕的准妈妈听上几卷古典音乐不稀奇,夸张一点的还有人挺著大肚子努力算数学,希冀胎教能使孩子爱上自己讨厌的数学。

孩子出生后,道具更多。识字卡、数棒、录影带、录音带、蒙特梭利教具、幼儿童书,让孩子沈浸在全方位的学习环境里。父母并读著坊间所购买的关于教育天才儿童的理论与实践书籍,努力学习。所有的一切关注,都是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点」。

甚至成为作家长的压力,「隔壁的三岁的小明现在会2+3=5,我家阿妹连一数到十都数不太出来,怎么办唷!」「一岁半的小娟会认60个英文单字卡,我家的阿弟还比她大两个月,还只会叫爸爸、妈妈,以后如何是好?」心中暗暗发誓「好!老娘我就拼了,每天盯著他们练习识字卡、数字卡,好迎头赶上。」但是做没几天,孩子吵闹不肯学习、自己也后继无力,终于宣告放弃。

「不输在起跑点」背后的观念是认为「多一份耕耘、早一分努力,就必能早一步领先、早一点收成」,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当然越早起步越好。但是人生的情况有时像登山,不一定先出发的人会先到达顶点。有时,先出发的人反而遇上天候恶劣而被耽搁,或是体力平白无故因为山里的一些突发事故而耗损,竟然使得晚出发的人先到达终点。这种情形常常会令早一步出发的人开始怨天尤人,或咒老天无眼,或叹命运多舛。

学习其实是一辈子的事。三岁还不会识字,不见得日后国文比不上三岁就会识一百个单字的孩子。五岁还不太会数字的,不见得日后数学输给已会简单加法的孩子。一些研究报告早就说明这件事,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加上坊间很多书籍背后是为了贩卖教材图利,所以大量出版许多看似教育理论的书籍,不断强化(或者说恐吓父母)「不输在起跑点」是唯一真理。反而真正的学术研究报告,少人去看。

人物传记里许多名人(爱因斯坦、爱迪生、…)小时候多半成绩不突出,甚至很烂。反观我们自身与周遭亲友同事们,这类例子更是俯拾可得。有人是大学机械系毕业后才开始学电脑,如今在大型企业靠写程式吃饭。有人写专栏文章,却不是中文系毕业的,甚至小时候作文烂得一塌糊涂,上作文课觉得很痛苦。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有时并非提早先做什么,日后就一定如何。然而我们常常误以为「不输在起跑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出发时间」的考虑只不过是影响成功因素中的一项,并非全部。影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了解自身来到世上的独特计画为何?于是朝向目标,日以继夜、勤奋不断,获致永恒的成功。

教育是长时间的关注,不需为了幼小孩童眼前不佳的表现而受挫。并且与其担心孩子小时候输人,不妨及早带他们来到造物上帝前,认识自己,获得真正的学习动力,一辈子主动学习,才是最上乘的教育。
^O^

22 Nov 2007

猫一样内敛温顺的老挝

老挝经济概述

发布日期:2006-


老挝地处印支半岛内陆,人口少,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农业生产较落后,大片耕地闲置,工农业生产都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商品。近年来,老挝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水利设施,鼓励种植双季稻;工业方面积极推动生产进口替代产品、出口创汇的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

老挝主要的经济领域:

  1、农业: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8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是稻谷,其中糯稻占90%。稻谷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主要分布在万象地区、沙湾拿吉省、沙拉湾省和占巴色省等,其中南部三省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40%。目前,老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业投入,兴修水利,鼓励扩大旱稻种植面积,97-98年度,旱稻面积达5.3万公顷,旱稻产量21万吨。98年粮食产量达199.2万吨。99年达227万吨,2000年达230.5万吨。

  咖啡是老挝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质量优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占巴色省、沙拉湾省和色贡省,98年咖啡出口1.8万吨,创汇2000万美元。其它农作物还有玉米、棉花、烟叶、甘蔗、茶叶、热带水果、豆类及其它根茎类作物等。

  2、林业:老挝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11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48%,木材蓄积量12亿立方米。97-98年度,老伐木348万立方米,其中原木出口共810万美元。老挝有许多名贵木材和林产品,如桧木、柚木、花梨木、紫檀、红木、松木、安息香、松脂、葛藤、砂仁、胖大海、紫胶等。

  3、矿业:老挝矿藏资源丰富,但大多数矿藏未查明储量和品位。主要矿藏有锡、金、铁、铜、铝、锑、煤、宝石、钾盐、石膏等。其中甘蒙省有锡矿、川圹省有铁矿、琅勃拉邦有金矿、万象平原有钾盐、万象地区和沙湾拿吉省有无烟煤、沙湾拿吉省有石膏及铅等。

  4、电力: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境内多山,全国有20余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其中最大的是纵贯老挝的湄公河,湄公河老挝段长1877公里,湄公河老挝段及其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据考察,湄公河60%以上的水力资源蕴藏在老挝,全国有60多个水头较好的地方可建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1800万千瓦。

  目前,老挝已建成四个水电站,装机容量41万千瓦。南俄河水电站建在万象以北96公里的南俄河水库上,装机容量15万千瓦;在南部的色塞水电站,装机容量4.5千瓦;色拉拿水电站,装机容量0.5万千瓦;老挝的水电90%出口泰国,1998年全年,老售电收入达4960万美元。

  5、服务业: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许多旅游资源尚待开发。现老只有万象、琅勃拉邦、川圹、沙湾拿吉、巴色等几个旅游点。1998接待外国游客达45万人,外汇收入7100万美元,全国共有268家旅舍、宾馆,4724个房间。1999-2000年是老挝的旅游年,来老游客约72万人。

  6、工业:老挝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现有工厂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式手工作坊,97-98年度工业手工业总产值为1494亿基普,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加工工业增长11.8%,电力工业增长11.9%,矿业增长13.1%,化学工业增长6.1%,其中修理装配工厂、建材生产厂、小型加工厂和小型手工业类型企业有增加的趋势。

  7、交通运输:老挝无出海口,也没有铁路,国内交通主要靠公路和内河运输。1997年老挝有公路2162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有3543公里,石子路6051公里,土路12026公里。


------------------O--------------------

猫一样内敛温顺的老挝

2007-8-5 来源: SOHU

  老挝,一个孤单国家。它静静的藏在中国、柬埔寨、泰国和缅甸之间,被超过70%以上的森林覆盖。在首都万象的一家泰国人开的书店里,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拍摄的老挝的封面是这样:一个戴斗笠的中年男人,骑在大象上,穿梭在弥漫着浓雾的丛林中,在惊愕地回头。这也许就是外人对她的想象:神秘而原始。


  历史:公元14世纪,这里曾经是东南亚最繁华的国家之一,那时叫澜沧王国。1353年国王范甘统一了老挝,把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首都设在琅勃拉邦,直至1545年迁都万象。1893年后老挝逐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但国王王宫仍然在琅勃拉邦。历史彰显出了老挝最重要的两个城市:琅勃拉邦与万象。


  琅勃拉邦 还未自历史中醒来

  琅勃拉邦是旧都,静静地坐落在老挝的中北部。这里朝南300公里到首都万象,朝北400公里到中老边境。历史上曾经有很长的时间,因为公路交通不便,湄公河成为主要的到达通路。在普寺山向上爬328个阶梯,就能站在山顶俯瞰整个琅勃拉邦,包括两条安静的绕着她的河流:湄公河与南乌河。从高处俯瞰,琅勃拉邦更像一个村庄的集合,散落在平原的两层法式建筑混杂着密密麻麻的寺庙,被笔直的路整齐地切割,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盆景,鳞次栉比的热带植物把缝隙填得满满当当。没有高大突兀的楼房,没有工厂的浓烟,甚至没有一个红绿灯―――琅勃拉邦似乎就这样生活在历史中,不曾醒来。


  古城有近30座大小寺庙,700余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因为城市很小,即使是步行,也可以很轻松地浏览这些建筑。在每个清晨,约6点时分,寺庙里修行的僧侣会整齐列队,沿街化缘。信徒们虔诚地跪在路边,将饭团等食物施舍给沿路的僧人。―――这便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清晨布施(Morningalm)―――这个传统的习俗风雨无阻地延续了700多年。僧侣们大多年轻,信徒们有老有少,把在前晚煮好的饭团和糯米放入僧人们挎在肩上的竹篮中。


  那是个很精致的竹篮,通体橙红,与僧袍同色,竹篮内衬一只金光灿灿的饭盂。信徒们双膝跪地,每每放入一块饭团,便双手合十片刻,待得下一位僧人走近,继续布施。


  在万象塔銮寺,一个僧人曾与我谈起布施的意义。这些饭团,早已不是僧人们的口粮,更多是被喂给了寺庙里饲养的猫狗。僧人一天只吃两顿,因为饱暖思淫欲,佛教倡导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布施在现在的琅勃拉邦,似乎已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但这并不重要,本身一种传统的保留和传承,本就该付出改变来应付时间的流逝。


  在老挝,僧人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而寺庙又不仅仅是个念经颂佛的地方,更承担了教育的责任。所以在这个国家,年轻的僧人比比皆是,一边修行一边完成学业,这似乎是一种低调和务实的宗教精神,而老挝人,正以他们的平和与包容,去延续着这种精神的传承。


  在琅勃拉邦生活,人们并不畏惧热带的阳光:撑起伞,抬着躺椅,开几瓶老挝啤酒,可以在湄公河边惬意地呆上整个下午和晚上。沿着湄公河和南乌河,岸边一间间餐吧和旅社紧邻,浓郁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与中国国内众多旅游景点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鼎沸的人声,也许是因为淡季吧,干净的街道上偶尔走过几个穿着拖鞋、手拎啤酒的西方游客,或者是骑着颜色鲜艳的摩托车飞驰而过的当地人。安静得让人慵懒。我在湄公河边夜夜独自买醉,这世外桃源的宁静,便是我狂欢的理由。


  有人将老挝比喻成“猫”,邻国泰国是“狗”。这是因为她的宁静,内敛和温顺。老挝的城市,就像猫的眼睛,深邃而充满了色彩。与泰国的喧嚣,越南的拥挤,柬埔寨的世故,缅甸的封闭相比,老挝就像一杯醇醇的老酒,独自在地窖里发酵,余香幽长,味美醉人。

----



^O^

郭鹤年: 20岁创业80岁仍奋战

郭鹤年: 20岁创业80岁仍奋战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
  他一人身兼“两王”,先是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又有“酒店大王”之称,可他的事业还不仅限于此。从白糖、酒店、房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广为人知的马来西亚人。他就是杰出的企业家、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鹤年的个人净资产为42亿美元,名列第111位。但在《福布斯》东南亚40大富豪榜上,郭鹤年则高居榜首。尽管年届81岁,尽管已达到事业顶峰,但郭鹤年对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仍然奋斗不懈。

20岁创业垄断糖业市场

  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福州。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从店员做起,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经过数年努力,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他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学成毕业后,便给经营白糖及米粮买卖生意的父亲做帮手。1948年,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主营轮船航运的船务公司,这成为他的创业之始。

  郭鹤年在二十余岁便能创业,固然与他出身富裕有关。然而,个人的胆识、才能以及超强的判断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才是他日后征战商海、名震四方的根本要素。

  创立公司不久,父亲郭钦鉴病故。郭家经过开会后,决议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并一致推举博学多才的郭鹤年出任公司董事长。就这样,年纪轻轻的郭鹤年接过重担,正式成为家族“掌门人”。

  为进一步发展事业,郭鹤年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在伦敦,他对糖业的经营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也了如指掌。

  回到马来西亚后,郭鹤年将事业重点放在糖业经营上,并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制糖厂。他看准时机,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他顺利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大大增加了原料来源。在盯着糖业生产的同时,郭鹤年还关注着销售市场的情况。他大胆决策,赶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并投资糖期货贸易。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他日后扩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证。

  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每年上市的1600万吨糖中,郭氏企业集团控制了10%左右。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上,郭氏企业则占到了80%的份额。郭鹤年成了名副其实的“糖王”。

缔造王国打造香格里拉品牌

  在挖到了糖业这第一桶金之后,郭鹤年并没有止步。他踌躇满志,在生意场上四面出击。借助于世界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良机,靠着与政府、工商业界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郭鹤年全面扩展着他的经营领域。

  郭鹤年投资建立了面粉厂,并迅速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

  1971年,郭鹤年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后,先后在吉隆坡、曼谷、汉城、香港、北京等大城市兴建、经营酒店,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内地,就已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郭鹤年在其他方面的经营也非常出色。到20世纪80年代,郭氏集团除在马来西亚拥有众多企业外,在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打下一片天。

  郭氏集团经营的业务极为多样化,涵盖糖业、粮食、工业、种植、航运、矿产、房地产、国际贸易、酒店、保险、证券、建筑等行业,几乎无所不包。上世纪90年代,郭鹤年将触角伸向传媒及影视业。他以巨资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香港无线电视等香港重要媒体,从而使他多了个“传媒大亨”的美誉。

  《南洋商报》曾评论郭鹤年是一位“名重国际、富甲一方”的企业家。郭鹤年名下的玻璃市种植、拉曼锡矿、联邦面粉、彩虹产业、香格里拉等公司的股票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股票交易所挂牌。1985年,他在北京投资建造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始了他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人们对郭氏产业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香格里拉大酒店,而北京最高档的写字楼国贸大厦、嘉里中心的主要投资人,也是郭鹤年。如今不少中国家庭都熟悉的金龙鱼食用油,也是他旗下的产品。

  郭鹤年在企业上的卓越成就,使他获得1985年大马最杰出企业家奖,在公众心目中确立了他国际性企业家的地位。

绅士巨商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万

  除巨大的财富外,郭鹤年还拥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他有令对手心悦诚服的本领,而且非常和蔼可亲。郭鹤年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位真正的绅士。”

  郭鹤年不喜抛头露面,不爱宣传招摇,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且生活节俭简朴,作风平易近人,处处体现出他那地道的绅士风度,赢得了他的朋友、下属乃至对手的一致称赞。

  他不追求虚名,非常务实,讲话言简意赅,做事踏踏实实。虽然他与马、新两国许多要人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等职外,极少出入政界,维持着一种低调的作风。

  郭鹤年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马华控股”事件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马华控股”是马来西亚华侨组织——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公会)创办的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其股东、合作社社员、存款者达30万人之多。由于管理不当,1985年时出现严重亏损,举国关注。生死存亡之际,郭鹤年为了华侨广大股东的切身利益,出任马华控股董事会主席。他走马上任后,筹资偿还了全部债务,并励精图治,使“马华控股”很快出现生机,渡过了难关。

  晚年的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今年1月,郭鹤年通过其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从今年起,一连五年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学年提供600元至9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郭鹤年给基金会的信中写道:“我经常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要做的,首先要刻苦工作,努力奋斗,安排家庭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一些在教育上有需要的人们。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和进步。”

宝刀不老不断向前寻找机会

  尽管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但郭鹤年对事业的热情仍然不减。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在郭鹤年看来,“九十岁才是古来媳,所以81岁的他仍然宝刀不老,就像动画片中活力无限的兔八哥一样,郭鹤年看来总有使不完的劲,其“创业宜趁早,拓业不怕老”的企业精神广受赞誉。

  1992年,郭鹤年宣布退休,将其事业交给他的儿子们。不过事实上,他是退而不休,仍然拥有郭氏集团的最高决策权,尤其是在对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投资方面。在北京、香港、天津、深圳、福州等地,人们依然可以看见郭鹤年忙碌的身影。

  “企业家都有一种使命感。赚钱当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可是,当获得大量金钱后,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没有使命感,一个人很快便想到退休,每天在高尔夫球场出现。”郭鹤年如是说。他年届81仍然奋斗不懈,便是基于这种信念。

  “做生意有如逆水行舟,必须不断向前划,否则,一停下来便可能倒退。因此,我们不能停下来,必须不断向前、不断寻找机会。”

  郭鹤年本身的经历,便是这段话最好的诠释。他由经营白糖开始,取得了领导地位后,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力争上游,终于在酒店、房产、传媒、船务等领域大展鸿图,并创造了更多的成就。对于未来,他依旧充满信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人生感悟祖国——“我的心分成两半,一半是爱我生长的国家,一半是爱我父母生长的家乡。马来西亚是我的祖国,即使生意网遍布全球,我仍然保留大马公民的身份。”

  母亲——

  “母亲对我今天的成就有很大的功劳,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格,也是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人。”

  危机——

  “危机就是机会。一名生意人必需保持对时势的敏感与警觉。”

  员工——

  “员工能否对公司有归属感,与领导者本身是否公平对待员工,以及给予他们怎样的报酬息息相关。”

  成功的领导人的要诀——

  一、拥有一批强大及有高度效率的经理人才,并与属下的各级员工密切合作,为公司奋斗;二、公平及诚实。领导人应以公平及诚实的态度与所有人交往,平时以礼待人,讲究信用,将会建立良好的声誉。一旦面临困境时,将会得到贵人协助;三、拥有坚强的体魄及精神意志,随时为公司的前途尽力奋斗。
----
来源:中国证券网
-----------------------------------------------------------------------


大马首富郭鹤年的成功之道

--------------------------------------------------------------------------------

http://www.sina.net 2007年11月12日 10:40 来源:中国侨资网



  生意不是做学问,要随机应变、 要嗅觉灵敏、要果敢决断、要坚韧不拔,更要百折不挠, 排除万难。

  一旦确定目标就要全心全意投入事业。

  每个商人都要讲求经商道德。在你踏上经商的生涯之前,你应立誓在作任何事都以 道德规范为指引,并尽一切所能,坚守道德标准。你必须分辨正派与丑恶的机会,应尽力避开丑恶的。机会来时应采取友善、洁净、诚实的方式,避免卑鄙、狡猾不择手段的方式。

  坏的行为只会令你的人格从好的一面变为越来越坏,而到你老时,能否安息都将会是一个疑问。

  财富应用作两种主要用途:一,为产生更多就业机会,继续投资;二,部分的财富应用作充实人类。这可以通过慈善行为或投资于教育、科学、保健等新的研究领域 。

  当有盈利时,资本家应感到兴高采烈,不要贪婪。金钱使人贪婪,而且很难克服,慢慢地就变成麻醉药。

  我相信人生最终的目的应该符合道德价值,并在所有行为中强调道德,这样才可达至一个公平正义的世界。当然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你可能永远达不到。但是如您朝着这个方向走,您已经为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作出了你应有的贡献。

  要成功创立并发展一门生意,最重要的是发现人才和集聚人才。一间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要相亲相爱、休戚与共。

  成功是失败之母。事一圆满,人一成功,就开始醉生梦死,开始讲究享受。

  如果生意不熟不做,那么永远都不用做生意了。

  郭鹤年,祖籍福建福州,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马来亚北部设立糖厂、面粉厂和种植甘蔗,一度控制大马80%的原糖市场,10%的世界市场。于70年代开始进军酒店业,成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1976年,将总部迁往香港。80年代开始在中国内地投资。估计个人财富超过70亿美元。


^O^

嫌货才是买货人啊

这年头动动脑筋就赚钱

时间:2006- 来源:成功财富网

在我所住的小区附近有个市场,那儿以前有个卖水果的老刘,我和他挺熟的。现在回想一下老刘的小生意做得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不禁让我想起了“无商不‘奸’”。

一次,我去市场买东西,看到老刘遇到了一位难缠的顾客。“这水果这么烂,1斤也要卖1元吗?”客人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刘不紧不慢地说道。顾客说:“1斤8角钱,不然我不买。”老刘还是微笑地说:“同志,我如果1斤卖你八角,对刚刚买我水果的人怎么交待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还可以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1斤就要卖2元了。”老刘依然微笑着说。不论顾客的态度如何,老刘始终保持着微笑。顾客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1斤1元买了。等到那位顾客走了,老刘笑着对我说:“嫌货才是买货人啊。”当时,我没太明白老刘的这句话,只觉得老刘不愧是个买卖人,挺“奸诈”的。后来,老刘成为一家规模不小的水果经营批发公司的老板。

直到现在我才琢磨出老刘经商的诀窍,“嫌货才是买货人”是说,只有那些嫌货色不好的人才是看中我们货物的,才是真心想买的。像老刘这样的商人看透了顾客的心理,领悟到了精髓,所以他们赚了比平常人多好几倍的钱。

找财路有窍门

发财致富的门路很多,但需要人们去寻找和实施,只要你拥有一双慧眼,就不愁富不起来。

抓住时机巧赚钱。春节期间,便有许多人抓住时机发了财。春节是人们的购物高潮,许多人除了购买自家食用的物品外,还要购买馈赠亲友的物品。有一位姓杨的大嫂,从市场中看到了商机,她先是订做了一些精美的包装箱,然后组织一些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妇女,炸麻花、油糕,蒸了手工馒头,全部装进礼品盒,在春节期间推向市场后,特别受人欢迎。短短一月时间,她除了支付成本的人员工资之外,还赚了上万元。

抓住需求稳赚钱。某地盛产苹果,面积多达10余万亩,在竞争日前激烈的情况下,许多果农都采取给苹果套袋和贴字的方法进行销售。从事果品经营的个体户刘某看到了果袋、字模需求巨大,于是他抓住时机,从外地大量购回了果袋、字模等用品,并作了相应的宣传,得知消息的果农们纷纷上门购买,仅出售果袋和字模,刘某就赚了近1万元。

抓住差价易赚钱。在商人眼里,信息就是金钱。有一位从事农产品贩销的经纪人,听说外省某地核桃价格比本地每公斤低3角钱的消息后,立即前往该地,在核实消息准确后,他投入自己的全部资金,收购了60余万公斤核桃,前后一个月时间,他已赚了近十万元。

抓住空白好赚钱。某君下岗后,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门路,经过市场调查,她发现某居民小区缺一个幼儿园,孩子们上幼儿园十分不便。于是她租赁了一个适合的场所,又聘请了教师,在小区开办了一家幼儿园,刚开始只收了20多个儿童,渐渐收到上百名儿童,幼儿园不仅让她就了业,而且收入颇丰。

穷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

靠勤奋能发财吗?穷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


犹太人的生存之法之一是培养勤勉的习惯。在犹太人的家庭里,犹太人的父母很注意培养他们子女的这种勤勉精神。犹太人认为对于勤劳的人,造物主总是给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而那些懒惰的人,造物主不会给他们任何礼物。但是,犹太人同时还认同《塔木德》中这样的教诲:“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显然是不够的。”

很多成功的犹太人,对成功的要素的理解和我们普通人是不同的。我们不妨探讨一下他们的解释,从以下曾经可能被当成是我们常识的这类话题开始,它们常常被我们认为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自己不如他们的地方。从而了解他们是如何透过我们日常看得见、很普通的行为方式里面,奇迹般地发挥杠杆效应,由此,取得了超越个人能力多倍的成就。

犹太人相信,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因为他们比平常人更加勤奋,才有今天的成就;虽然,勤奋也曾经是他们努力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他们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因为,一个人即使再勤奋,也担当不了多少的工作量。当你看见他们过于勤奋的话,如果不是他们正处于起步阶段,恐怕就是他们正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企业家不需要依靠个人的勤奋来争取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有能力让他的下属更加勤奋。所以,他们的心思主要是放在如何将手上的资源最充分地加以利用,而不是对自己最充分地加以利用,这是企业家同劳动者的根本区别所在。

当然,犹太人相信,勤劳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任何时候,勤劳都是必要的。但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勤奋的人的结局却会非常悬殊:有的腰缠万贯、身价不俗;有的则面临失业、生计无着!

一位下属在喝醉的时候曾经这样自嘲地对犹太老板说:“讲到勤奋,你不如我;论成功,我根本不敢和你比!这是为什么呢?”老板听了,露出一脸的愕然,然后说道:“为什么你们会以为我应该比你们更加勤奋呢?为什么我非要比你们勤奋才能赚钱呢?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钱是靠勤奋赚来的。尽管我也曾经勤奋过,那已经是在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替自己的老板工作。在那个年代,我比你们要勤奋、刻苦得多,却没有你们现在所挣的多。在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都勤奋,但不是大部分的人都能够发财!靠勤奋发不了财!

下属诧异地问道:“发财不是靠勤奋,那靠什么呢?”

老板调侃着说:“既然大家都那么勤奋,难道缺我一个,地球就不转了吗?我的长处,是提供让别人有机会勤奋的工作职位,而不是我要比他们更加勤奋!

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奋只是成功的其中一个原因,甚至只是人的一种品德,却肯定不是他们取得成功的条件。

人类智慧的进步,让我们有可能既过得舒适,同时又能够享受富足的生活,不再依靠沉重的劳动强度,这要归功于建立在这种智慧基础上的技术和效率,令我们付出越来越少的劳动,却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而它也正是经营者为我们带来的最大一份贡献!现实早已经证明了这个真理,我们并不比自己的祖先勤劳得多,但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却是他们远远不能相比的!这要归功于什么呢?显然,勤劳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经营这种有别于一般性劳动的行为,为我们解开了其中的疑问,它也是我要为经营歌功颂德的理由。

与其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不如多动些脑子!

来源:成功财富网


----
红马拉磨(童话故事)

杨福久

  小红马看见小黑驴拉磨时戴着蒙眼,觉得蹊跷。便问小黑驴:“为什么要戴这东西?”

  小黑驴一边拉磨,一边回答:“是为了拉磨啊。”

  “哈哈哈——”小红马大笑道,“恐怕是为了偷懒吧?谁不知道,睁着眼睛干活比闭着眼睛干活快啊?你别骗我了!”

  “不是骗你,”小黑驴说,“不用这东西蒙上眼睛,拉磨就坚持不了多久。”

  “我不相信!”小红马大声说。

  见小黑驴没有争辩,小红马就说:“这样吧,你下来,我来拉。”

  小红马睁着眼睛拉起磨来,头几圈走得挺快,可是越走越觉得头晕目眩, 但它怕丢面子,就咬牙坚持着,终于在拉到20几圈时晕倒在磨道上

  小黑驴赶紧过去扶起小红马,过了好一会儿,小红马才缓过劲儿来,它终于明白了小黑驴说的是真的。它对小黑驴说了声“对不起”,就红着脸跑开了。



^O^

直销心理与服务

《直销心理与服务》精彩节选


直销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获得倍数的成长,但是,每个人的奋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清楚直销市场,及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唯有如此,就是你要积极行动的那一刻了。

一、成长的源头是努力

直销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倍增式的成长,但是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在奋斗的过程中一定有喜有悲,但是如何能够让自己不断地成长,下列三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举秋毫不为多力,举日月不为明目,举雷霆不为聪耳
许多人认为自己很优秀、很了不起。只不过将小小的一根草轻松地举起来,就以为用了很多力量;抬起头来能看到太阳、月亮,就以为自己的眼睛很明亮;听到打雷的声音,又以为自己的耳朵很敏锐,可以将声音听很清楚。像这些一般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根本不足为奇,如果我们一直将自己视为成就非凡的人,就永远无法获得长足的成长。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自己的才能独特,也必须要虚心的不断学习。

(二)不下田,一块田都耕不动
开计程车可以赚钱,但是不可能买了一部车子却不使用,若是如此将永远也赚不到钱。直销事业也是一样,想得到收获,就须努力地耕种,不断地约人。即使听再多的演讲,学了再多的技巧,都不如实际的行动——约人,但是切记,约人的时候绝不能以主观的想法判断这个人会不会签约,从事直销。

有个年轻人,他是业余的钓手,很喜欢垂钓。冬天闲来无事,带着钓具到海边,那时天气非常地寒冷,刺骨的寒风令人浑身不舒服,但是年轻人告诉自己,一定要钓到鱼才回来,所以就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

经过一段时间,鱼终于上钩了,但是年轻人不知道如何将鱼拉上岸,拉了半天,鱼还是在水里挣扎,在一旁的老翁看到了,就好心的帮助他。鱼拉上来之后!发现身有三尺长,是条大鱼,年轻人非常快乐地谢谢老翁的协助,然后把鱼丢人海里。老翁看见了,心里觉得纳闷,但也不好过问。

经过了十分钟,年轻人又钓到鱼了,但是因为经验不足,鱼还是拉不上来,老翁因此再度帮助,这次钓到的鱼也有二尺长,年轻人依然很快乐地谢谢老翁,同样地,他又将鱼丢入海里。老翁看了感到非常生气,但是鱼不是自己钓的,也无话可说。

隔了一段时间,年轻人的钓竿又有动静了,运气真好,鱼儿又上钩子,但是这次老翁不再帮忙了,因为拉上来之后,年轻人还是会将鱼放掉,简直白费力气,年轻人于是凭着一股蛮力将鱼拉上岸,是一条一尺长的鱼,这时年轻人满意地将鱼放进带在身边的水桶中,收拾钓竿准备回家去。

老翁看了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开口问年轻人:“我钓鱼钓了半辈子从来没有看过钓了大鱼不要,反而要小鱼的人,请问是什么原因呢?”年轻人回答说:“老先生你有所不知,三尺长的鱼我很喜欢,两尺长的也很好,但是老天爷不给我,因为我家的碟子只能装下一尺长的鱼。”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知,如果我们只选择自己认为可以从事直销的人加入以推荐,结果是成功的机会也自然变小,损失的也将是自己,约人的重点就是任何人都不要放弃,绝不要主观的设定一些限制。

直销人都具备发展自己事业的理想与抱负,如果设限自己升级的目标,将永远停留眼前,因为人的潜力可以发挥无限,问题只在于用心程度。

(三)要对我们所选择的环境给予肯定
在传统行业中,无论多卖力地在工作,也为公司赚进了不少钱,但是所得到的酬劳往往只是固定的比率,赚钱的永远是公司。然而直销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合理的奖金制度,收获是可以成倍数成长。一旦决定从事直销事业,就应该肯定自己的选择。

二、你要做哪一类的新人

每个人在选择新事业时一定会有所期望,而赚钱常被视为是第一目标。其实,目前的社:会赚钱机会很多,但重要的是赚钱的同时,能否带给自己其他的附加价值。所以当我们决定从事直销事业时,应要知道该事业可以带给我们哪些收获?而我们对这个事业又是抱持何种态度一一—只是一个实验?或是打发时间的副业?还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

直销人—定要具备事业观的观念,将直销当成是自己的事业才会成功。所谓事业,并不一定要投入全部的时间,却必须做一个有效率的工作者,换句话说,就是运用组织的力量发展,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业绩。所以新人刚加入直销时,行动与观念一定要与组织配合,要听领导人的指示。

(一)以下就新人应有的基本动作加以介绍:
1.要感谢领导人
如果不是领导人带领你进入这个行业,就不可能得到赚钱及自我肯定的机会。有的人可能会抱怨没有得到领导人的照顾,或是觉得领导人的才能不足,这是相当不好的观念。既然直销当成一份事业来看,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颗上进及成功的心,况且公司中还有很多旁级直销商可以支援,藉由他人的帮助,一样能够发展起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抱着感恩的心情对待领导人,而非一昧地指责或埋怨领导人。

2.目标明确
很多新人刚加入直销界,斗志高昂,很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冲上公司的最高荣誉,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必须切记——凡事还是要一步一步踏稳的向前走,才是最稳固的作法。在奋斗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与阻碍,所以理想的状态是先订定短期目标,给自己一定的期限,待第一阶段达到后再冲第二阶段。

除了目标确立之外,还须靠方法来辅助,也就是要规划自己的时间,例如,一星期中有两天空档时间可以全心投入,就必须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好好地行动——列名单、约人、勤快地跟着领导人学习。直销是复制业,不会很困难,但重要的是在不断复制学习的过程中,要将所得到的内容、技巧加以整理,才能成为自己的想法。

3.要有尊重的精神
也就是空杯主义,无论是直销事业,或是一般的企业,一定要尊重组织的做法。因为公司的制度、教育方式与活动的设计,都是经过许多经验累积而成,有其特殊的用意,如果发现其已不适用时,可以提出来与领导人讨论,领导人应要做最好的说明或修正。

4.随时帮助别人
直销事业的成功与否,人际关系占了极大的份量,当你用心推展业绩时,组织网可能一下子发展成为二、三十个人,如果仅凭个人力量,一定无法照顾这么多人,所以要靠领导人、旁级直销商的帮助。但是想得到他人的协助,应先主动帮助别人。例如旁级直销商的顾客来了电话,正巧他不在公司,你可以主动配合接听。相对的,如果你不在,他也会帮你接电话,也许有一天陌生的市场打电话到公司,不会因此失去了一条线。又如看到旁级直销商在与顾客沟通时,帮助他倒杯茶水,只要随时随地注意这些小动作,人际关系无形中就会建立。

5.具备教育、组织管理的概念
行动永远是最好的教育,如果你告诉合作伙伴,“你要赶快行动,赶快去开发陌生市场啊!”
他听了可能只随便绕了一圈就回来了。要求别人如何做之时,最好是从自身做起,合作伙伴不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动,所以一旦进入传销界,就要不断地开线,组织网才会源源不断,因为不断开线的结果,合作伙伴也会跟着开线,组织的生命力才得以持续发展。在发展组织的同时,领导人要带着合作伙伴一起行动,如此,才能达到上行下效的教育目的。

其实,领导人本身就要具备事业的知识,无论是产品、制度、奖金计算……都要非常地了解,尤其对公司产品的特色更要侃侃而谈,如此才能令人信服。

(二)你要做哪一种新人?
直销人,本来就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合成,根据经验法则,一般的新人可以分类为三种人,其呈现的图形如下:

新人进到公司时,冲劲十足,告诉自己一定要冲上高峰,但是没多久就没有消息了,打电话问他,他会说我最近很忙,上班很累,让我休息一下。再过一阵子打去,他就会说不要再打来了,我真的没有时间做,我知道这事业很好,你们先去做好了,等我有时间再做。像这种人虎头蛇尾,没有耐心,业绩于是慢慢往下滑,当然不可能成功。

第二种人,业绩线一直维持平平的水准,行动不很积极,也不多开线,最后结果总是被合作伙伴超越,超越之后,也没兴致往前冲了。

最好每一位直销界的新人都能够像这种图形,一路冲上去。但是新人刚开始做时,经验不够,业绩难免有好有坏,图形振幅也会比较大,但是随着技巧、经验的熟稔累积,振幅也会愈来愈小,业绩也会不断成长。新人遇到问题时,可能不知所措: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学会解决方法,例如:被人放鸽子了,整整难过好几天,挫折感很深,但是随着经验,慢慢习以为常,最后就能调适过来。任何事业都有颠簸,如果一帆风/顷的话,根本体会不出成功的可贵,更不用用谈珍惜得来不易的成就了。

直销事业有如一场马拉松的长跑,需要持续不断耐力,绝不是一场爆发力的一百公尺短跑,如果拼命跑了一段时间之后,停下来休息再跑,没有多久体力就被拖垮了,永远也跑不到终点!

作为直销界的新秀,必须要有正确的认知!

三、正确心态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一位刚踏人直销界的新人来说,正确的心态关系着日后是否获致成功的机会,相形之下,培养正确的心态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骤。

(一)新人需要培养的正确心态
1.要有帮助朋友的心态
对于身负家计重担的人来说,直销事业无疑是个机会,在人的一生当中,少一个机会,不如多一个机会,所以应该趁早将机会介绍给朋友。

2,要有积极的心态
在传统行业中就业,大半的人只是为了生活而工作,看不到活力与冲劲,这是因为大家看不到未来,也不知道如何规划目标或展望。但是直销事业,目标是藉由自己的想象空间具体地描绘出来,只要具备主动积极的心态,不断地向前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理想。

3.要有当老板的心态
虽然刚进入直销事业,是直销界的新鲜人,所投资的金额也不多,但是在心态上却应该将这笔不大的金额放大为一百倍的投资额。如果只是一、两万元的投资事业,专注的力量自然薄弱,一旦做不好,或是遇到挫折,心里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如果将投资金额当成是一、两千万元的投资,对一般人而言,就不会轻言放弃了。

4.要有一年备战的心态
—般人投资做生意,绝不会存着只做两三个月看看的想法,因为看不出经营的成果。直销也是一样,因为是运用倍增的理论,最初的半年之内可能看不出组织网的力量,至少要坚持做满一年,才能看出自己努力后的绩效。

5.学习的心态
所谓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它的学问所在,就如同喝一碗刚煮好的稀饭—样,如何很快的喝完又不会烫到喉咙都有其窍门存在,何况是要当一位老板,当然更要学习了。该如何学习呢?一方面要勤奋地参加公司所开的课程,反复地听讲,直到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也能清楚地表达同样的观念为止。另—方面,要学习如何拓展人际关系的技巧。待人处事的道理比赚钱更难,在直销事业中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无异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好环境。

6.要有归零的心态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入直销界之后心态就要像一只杯子,如果已经装满了八分的水,再装两分就会溢出去,如果是一只空杯,别人给你一分,就吸收一分;给你半杯,就吸收半杯;给了全部就照单全收,再加上自己的体验,就会比别人多了一套经验。所以从事直销,应暂时将自己的经验归零,虚心请教直销事业的Know—How。

7.要有传教士的心态
传教土传教时,无论对方相信不相信,他们都不断地将福音散播出去,也不会因为有人不信就动摇他传播的意念。所以做直销,不要因为几位朋友不愿意加入就心灰意冷,应学习传教士执着地坚持到底。

(二)一般直销者应具备的精神
1.虚心请教的精神:要主动发掘问题、不断地向领导人请教问题。

2.发传单的精神: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工读生对路人发传单,他们绝对不会以长相的少表来判断他们是否消费,只要经过的人一律将传单发给他。直销也是一样,不要刻意判断或过滤你的朋友。

3.邮差的精神:邮差最重要的精神是“信件不达目的不终止”,无论住的多远邮差都一定会将信送达。所以只要指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的勇往直前。

4.巧克力的精神:刚始进入直销界,可能会遭到家人或朋友泼冷水,这时候就要懂得采书巧妙的方法、融合不同的意见、克服这些阻力。

5.打电动玩具的精神:打电动玩具时,输了、战败了都没关系,只要再来一次就好,直销人也应该具备这种不怕死的精神。

(三)确切了解消费者需求
调整好心态之后,直销人,你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轮廓,然而除了了解自己之外,也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踏出零售的第一步。一般消费者在购买一件物品时,通常会有八大步骤:

一、注意,二、产生兴趣,三、产生联想,四、 产生欲望,五、产生比较,六、产生信心,七、决定,八、购买。

消费者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并没有需求产生的,但是入的本身却具有需求点,有时候需求必须藉由外在的力量来启发。何谓启发性需求?举例来说,青箭与司迪麦两种口香糖,是目前销售率较高的品牌。其实,司迪麦在还未推出耳目一新的广告之时,青箭口香糖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市场占有率,可是为什么司迪麦能在短短的几年间抢走了百分之五十的青箭市场?主要是在于广告的形式与内容,青箭口香糖的广告表现一直维持传统手法,直接告诉消费者.商品的讯息,而司迪麦口香糖却是以意识型态诉求,例如最早期的“我有话要说”这支广告CF,利用一位小男生的话为开头,让观众产生联想,当广告的表现与消费者自己的想法做联结的时候,观众就会付钱消费,为整支广告做结尾。又如一般百货公司都将儿童游乐场设在最顶楼,而且通常只有楼梯没有电梯,这种设计根据人性心理学,因为一般人从一楼往上逛至顶楼时,看到楼梯就会自然的往上走,这是一种自然性购买方式,以另一方面来看,就是启发了消费者的需求——引起他们的注意。

至于消费者的八:大步骤,我们可以实际例子做说明:
假设在逛街的时候,如果看到——家店门前围了许多少,势必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力,走进—看,原来是家茶艺馆,于是产生了兴趣,想进去瞧瞧到底会有什么特殊之处,一看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茶味,脑海中自然产生了联想,可能有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铁观音……,又想到每次到朋友家中,他们都泡茶请客,而朋友到家中作客却只能喝白开水,应该也买一 些茶叶回去,心中自然产生购买欲望,刚好茶艺馆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茶叶,再想想那一种比较适合自己需要?价格、饮用的味道……于是开始产生比较心理,比较之后觉得乌龙茶最合适目前的购买动机,因而产生信心,决定买下。日后邀请朋友到家中,将所买的茶泡好请他们喝,心里终于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四)需求是启发而来
由这一串消费过程中,我们得知有时候需求是因-启发而显现的,直销事业也是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来引导消费者,但是如何启发呢?目前很多报章杂志都会报导过直销的传奇——月人百万的故事。许多读者看到了这些讯息,开始产生兴趣、联想,自忖这些钱我能赚吗?适不适合自己,这些报导的内容是真的吗?因此产生加入直销业的欲望,但是很多人会在欲望中夭折。因为他可能盘算自己一个月才赚两万多元,但是别人一个月却赚了两百多万,之间差距太多了,自己不可能赚得到,于是欲望就此终止。所以直销人必须先了解朋友的潜在需求,给予启发,并解答、满足他们心中的疑问,朋友的信心建立了,自然就会加入直销行列。
新朋友在决定是否加入直销业之前,本身也会面临到六个心理过程:选择——徘徊——观望——挣扎——决定——结果。

这六个过程称之为因果得失,一般人了解直销业的好处后,会选择它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然后分析,反正白天工作收入也过得去,晚上是休息的时间不要太累了,但是另一个声音会告诉自己,有额外的兼差也不错,心里于是开始徘徊,一个月好几万的兼差,到底是真的”马?进而产生观望的态度,希望朋友先去做,等成功了,赚了钱再告诉自己。但是如果知道朋友在这—行做得不错,我应该也可以做,就会产生挣扎,还没赚钱就得先花钱,万一血本无归怎么办?在挣扎的过程中,一般人会决定要或不要加人,决定不要时就失去了一个成功的机会,决定要时就须准备接受直销人员的训练,开始创造自己的事业,于是产生结果。
一般人遇到挣扎期时,最需要的就是保证,这时直销人必须告诉朋友,只要有心做,保证他一定可以回本,而且还能赚更多的钱,并举自己的情形做例子,目前早已回本,月收入已达几万元……等。朋友听到保证后会比较安心,当然会决定加入直销业。

四、慎选直销公司

(一)如何选择直销公司合作
回顾这么多年来,直销市场风起云涌,喧腾一时,众多的直销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设立,令人目不暇给,但同样的也有为数众多的直销公司干部难求或管理不善、财务危机而纷纷结束营业,让社会大众议论纷纷及留下众多的社会问题。

在此起彼落的过程中,常使直销商在投入此行业的当中,分不清方向、良劣,而盲目的投入其中一家直销公司,而最后却因了解而失望,黯然神伤的离开。事实上,直销业在经过这么多年混乱而努力的发展之后,展望未来,将会呈现良性竞争,稳定成长的局面,因此,从事直销事业的经营,长期而言,还是有她迷人的发展空间。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铁的事实:选择一家适合的直销公司,就如办“终身大事”一样谨慎。

下列重要的事项或可作参考:
1.公司形象是否良好:
公司的背景资料?过去的信誉如何?是否强调一夜致富等诱人话语?财务结构是否健全?是否重视完整的教育训练以帮助直销商从事此一行业?是否尊重制度原则?行政人员的服务品质为何?公司是否把直销商视为合伙人?……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该公司的直销商,或市场上同业的口中探听到所需要的讯息,或者得到一些评价。

2.负责人的经营理念:
公司负责人在过去的品性、信誉、道德观如何?是否有永续经营的理念?是否具有良 好的行销规划及训练?在用人及做事的态度为何?对行销市场环境是否有正确的认识? ……等等这些问题。大部份直销公司的业务辅导干部或公司负责人都很乐意与直销商面对面沟通、从这个管道也可以得到一些答案广产品品质价位如何?

产品是消费者与公司的桥梁,因此,选择何种产品销售,对直销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产品的消费者在哪里?需求性如何?有否淡旺季的限制?价格与产品是否等值?订价是否合理?是消费品或者是耐久性消费品?(耐久性消费商品的回转率很慢,要持续不断的开发新客户,愿意吗?)公司对产品的品质保证如何?后勤支援系统完善吗?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有一番先前的认识:才能够安心的去销售。

3.制度设计如何?
制度是一家直销公司生存的重要命脉,制度设计应是能激励直销商发挥潜能,而获得应有的利益及成就,绝非对欺诈方式剥削直销商的努力。因此,它的设计是否考虑到大部份人的能力?是否公平合理?其利润的百分比是如何分配?有没有分配不足或分配过度的现象,是否中看不中吃,甚或吃不到?

4.权利与义务:
直销商加入是否需要负担费用?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还要负担哪些训练费用?收入是否能涵盖支出?有什么权利可享受?同样的需要负担哪些义务?退出后将会有哪些损失?

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好好的了解及思考,若是没有办法获得肯定的答案,就必须三思而后行,反之,若是有明确的答案,那么,就不要犹豫,赶快掌握机会,付诸行动了。

(二)产品令你感动
直销既是一件终身大事,你得象选择另一半一样,自由恋爱的当然不用说;如系经人介绍的,就该多看、多听、多比较。除以上一些概况性的对直销公司进行系统考察之外,很多有经验的直销商手都是从产品接触开始的,产品令他有感动,他才向朋友推荐。

诚于中,形于外。 一旦自己使用产品获益匪浅,推荐给别人,对方若认为你是真的关心他、对他好,就会很快接受产品;相反的,如果你是纯为赚钱而向朋友推荐产品,必然心虚,一旦心虚,面对朋友的表情就不自然,说话也不具有说服力。所以,一项好的产品的选择,有时更先于对一个好公司的认同。一项好的产品除了你喜欢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适合直销的条件才值得你去经营,否则你只要当一个消费者就够了。

适合直销的产品,需要有生活化的条件。生活化的产品,需求性高,重复消费也高,在赢取业绩利润时,较具优势。

在直销公司不断研究开发高独立效能产品的理念下,高品质、高价位的产品,售价又不会太离谱,一般消费者仍是可以接受的。最好的直销产品,当然是独特而市场竞争较少的产品。一旦市场品牌多,极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时,消费者如果还对产品有举,一定会选择公司品牌。

所以,如果没有发现特殊产品,就从选择好公司着手。

(三)如何选择团队领导人
“合伙生意难做”,指的是传统事业的勾心斗角状态;在直销领域中,却没有这个困扰。
作为一名直销商,不论领导人或是合作伙伴强,都对自己有利。
合作伙伴强,你会很省力地迅速发展销售网络和顾客群;领导人强,你则会得一有力的辅导和支持,少走许多冤枉路。
在你尚未加入直销公司之前,当然谈不到合作伙伴,而领导人阵容是否坚强,要作为你是否加入的考虑因素之一。
当你答应加入直销界时,那位推荐你的人就是你的领导人。这领导人以及他背后的领导人群,如果有许多直销商手,则对你的工作有较大帮助。因为当你的领导人忙得分身乏术时,这个领导群的其他领导人也会给予支援的。所有有愈多优秀的领导人的团队,对你的直销事业愈有助力。
所谓成功的要义,在直销界来说,就是正确的COPY(复制)领导人成功的做法。一个好的领导人,会指导你正确的经营心态、有效的直销技巧,减少你摸索的时间。
如果你喜欢某一家公司或某一项直销产品,而对推荐产品给你的朋友并不满意,你当然也可以另外选择好的领导人。如果对推荐人并不讨厌,你还是可以作他的合作伙伴,只是在寻求指导方面,可能要多从他背后的领导团队中寻求了。
在直销工作中,领导人团队中最起码要有一位高手,其领导魅力、理念手法都是第一流的,你才会进步。同时在这样的精神领袖、教育导师的协助下,你将充满冲剌的动力。

(四)小心老鼠会陷阱
中国大陆直销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从1998年禁止传销以来,国内转型经营的规范直销企业为数并不算多。而要在这为数不多的企业中找到一家合适自己的从事直销业务的公司,似乎也不算太难。

但是,你仍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以多种名目拉入进入老鼠会陷阱的事在屡屡发生。所以除了自己多留意舆论媒体对非法公司的曝光之外,还要小心一些新产生的号称自己是营销创新体制的公司。通常这些公司会打着“直复营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加盟连锁”“捆绑销售”“还本促销”……等名目来吸此老百姓上钩。

那么,规范的直销企业和老鼠会公司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以下大致罗列其主要特征:

1.是否靠猎人头收费?
老鼠会公司通常会要求新加入会员付一笔不菲的会费给公司,才能取得会员资格。还必须介绍其他新人加入,新加入者同样要交笔不菲的入会费。而这笔钱则由介绍人与公司依一定比例瓜分。

合法的公司在缴纳资金方面,通常只需要交一点资料费,或以小额资金签定资格、申购产品。
合法公司的这项费用是固定而不会增加的。同时不可太高;而老鼠会所收的费通常较高,而且这种钱还会不断上升,以吸引参加热潮。
合法直销商只需通过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好处,不只限于高阶的少数几人有份;非法业者的业绩,只由金字塔最低一层产生,由他们出钱给上面的人分。上层的人坐享暴利,最下一层将因找不到人而受害,这就是“最后一只老鼠”。

2.是否是国家法规明文规定不允许的直销制度?
进入WTO以后,国家虽未尚未正式对直销进行立法,但却有一系列规章制度先后指出诸如:矩阵制、双轨制(又名双赢制)、返本销售……均属于典型老鼠会制度。这些制度一般投机性极强,先加入先赚钱,而后期会出现崩盘现象。所以凡是有直销公司使用该制度的均属于违规操作行为。这样的公司是绝不能加入的。

3.是否有健全的退货制度?
老鼠会通常要求新加入者一进门,即需要购买大量的存货,所谓大量的存货,指的是短期内卖不完的货品。参加老鼠会的人销不出去的货品要自己解决,不能退货。
至于合法的直销公司,通常允许在一定时间内以协议合理的价格买加库存。
不过有些公司尽管声称可以退款,却会一再的刁难,这也有老鼠会嫌疑。

4.产品有没有品质保证?
直销公司中,部分拥有耗资千万美金设立的研究中心开发产品,要求品质极为严格,部分引进外国具有专利或有权威人士推荐的产品;部分健康器材甚至附有产品责任保险,这都是合法业者的负责态度。
而老鼠会所销售的产品,常是来源不明,也无公正第三者鉴定或开立保证书,品质难获保证,也无法使顾客安心使用。

5.是否行销与辅导计划?
合法的直销公司均有全盘的行销与辅导计划,经常安排专业的课程,训练新人。而非法的直销公司则没有专业的训练,只教人如何吸收资金。
你只要能确实掌握以上五个要点,不管这家公司强调的是“直复营销”,还是其他诸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加盟连锁”“捆绑销售”“还本促销”,万变不离其宗,照妖镜一出,立即现形。

五、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就是订定目标,决定方针、安排进度、落实执行、有效达成,同时对其成果加以严格考核。因为直销事业并没有固定的薪金可以支领,收入完全来自个人的努力而定,销售的愈多,推荐加入者愈多,整组销售推广愈强,收入自然提高,如果个人停滞不进,整组活动也在休息,何来收入?而这一切,可以说是导源于没有目标管理,根据直销事业的需求,可以归纳目标管理大致分二个阶段:一、设定目标。二、增加收入。

(一)设定目标
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计划、有目标;计划是在做事时,有所依循的方向,而目标却是达成的结果设定。设定目标必须考虑几项原则:

1.时间:做任何事都必须考虑时效性,如果不是如此,可能永远不知道完成的时间,并造成推、拖、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最后则是一事无成,因此时间的考虑极为重要。如果目标设立很大,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就必须将目标加以分段,分为短、中、长程,照着目标、计划去执行。

2.数字:数字化的意思就是将目标具体化的加以设定,一切所要的结果都用数字来表’达,如目标达成比率,短、中、长程目标也用数字表示如六个月、一年……等,销售率,推荐率……等。千万不要有差不多,不知道的模糊数字来表示。

3.实际可达成:设定的目标必须是在付出努力与时间后获得的,千万不要设定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标来安慰自己,必须设—比较实际,而对本身有帮助的目标。

4.挑战性:顾名思义,没定的目标必须是能够发挥潜能,激励自我,以获得自我肯定,自我成长的机会。

(二)增加收入
很多的直销商都是以头衔为其追寻的目标,但如果如何?究其原因大部份都是没有赚到钱,或者收入不足以涵盖支出而离开。因此,作为一名直销商应该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头衔只是一个资格而已,并不能确保个人的收入:要能确保永久的收入,唯有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也就是不仅要“资格”,还必须合格,唯有如此、才能谈得上实质的收入、改善生活,而能真正的把直销当作一份事业。

增加实质收入有哪些具体方法:
1.提高生产力:直销商个人与合作伙伴可一起来执行,增加拜访客户,增加拜访次数,增加产品发表会,充实商品与销售的知识与技术。
2.提高推荐率:有选择的推荐,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增加访谈的对象。从事传销事业的第一个和唯一的要领,就是在于掌握广大的客户。
3.有效率的服务:绝大部份的直销商在初从事直销业时,所费尽心血开发出来的客 户,最后都因为某些因素,而不了了之,致使这些客户想订货都找不到人,甚至造成公司信誉的反效果。有鉴于服务的重要,直销商必须发挥自身的服务精神,不仅只是对合作伙伴,对最下游的消费者也是如此。

身为一名直销商,如果没有目标管理的概念映在脑海中,一切行事不过人云亦云的话,离成功的路途将会很遥远,既然认定直销是终身的事业,就必须做好目标管理的规划,并认真执行。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