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金本位制与张五常本位制
[博客讨论室第7期]真、伪金本位制与张五常本位制
张五常 http://blog.sina.com.cn/zhangwuchang 2009-09-12 21:00:43
上星期的“博客讨论室里”发布了去年我与一位朋友讨论金本位制的电邮往来。这位朋友跟我提及弗里德曼说大萧条的成因是美国当时的金本位制是伪金本位制。开始时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后来自己想出了真金本位与伪金本位的区别。其后我又查找了相关的文献,发现哈耶克就是这样区分真伪金本位的(详情可看《哈耶克传》中的《国际金本位制》那一章的内容)。
因为电邮的讨论比较发散,所以我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着重区分真伪金本位制,并与张五常本位制(即张五常教授主张的以一个可以在市场上成交的价格指数为锚的货币制度,为行文简洁起见,简称为“张五常本位制”)进行比较,在本期“博客讨论室”里发布。
一、真金本位制
真金本位制是指,货币严格根据央行所持有的黄金储备按照指定的比率足额发行。
举例来说,如美国大萧条之前的1920年代,美元兑换黄金的比率是1盎司兑20美元。如果这时美国实行的是真金本位制(事实上不是),而当时央行(联储)持有的黄金储备是1亿盎司黄金,那么央行只能发行20亿美元的钞票。
说这是真金本位制,那是因为每一张美元钞票背后都是有足额的黄金来支持的,实际上美元只是黄金的代币而已。实际上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制度,通过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与黄金储备相适应来确保币值。
在这种真金本位制下,不可能发生货币危机。美元兑黄金的比率一定能严格地守在1盎司兑20美元的水平上,没有炒家可以炒得动它,因为央行一定有足够的黄金可以用来兑付市面上的美元。极端地说,人们最多是把央行的所有黄金储备全部兑走,但这时市面上也会再也没有一张美元在流通。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黄金的美元价格是固定的,但不是物价管制。黄金可以自由地买卖,黄金本身也可以作为货币而流通。要注意的是,央行并不是按流通中的黄金数量来发行美元,而是按它手头上正在持有的黄金数量来发行美元,所以央行并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这时流通领域中的货币供应量是流通中的黄金数量加上流通中的美元数量(但要按二者的兑换比率折换成黄金数量来相加)。因此,这时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其实是国内的黄金总量(包括流通中的和央行储备中的)。所以,在真金本位制里,没有实施货币政策的余地,一国的货币供应量被动地由国内的黄金数量所决定。
真金本位制的好处是,如前所述,这种货币制度绝对不会发生货币危机,只要央行严格遵守货币发行的规则(即根据持有的黄金储备按指定比率发行货币),炒家全无用武之地。而这个发行规则非常简单、明确。央行想要弄什么货币政策乱搞一通,也没有余地。这时的货币严格地以黄金为锚,稳如泰山。
真金本位制的坏处是,在这种货币制度下,物价水平是不稳定的,通胀通缩是可以发生的。因为如果一国国内黄金数量的增长速度与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如前者快于后者就有通胀,后者快于前者则会有通缩。
在历史上,世界各国的古代实行的就是真金本位制(中国由于黄金数量不够,实行的是真银本位制),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真金本位制长期发挥着良好的作用,除非政府为了应付财政危机而脱离了上述的货币发行原则偷偷地乱发货币(古代没有纸钞,那时黄金的代币是贱金属货币),我们在历史上也没有见过什么严重的通胀或通缩的出现。
一般认为,真金本位制在现代被陆续地放弃,原因是古代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黄金数量的增长也同样很慢,于是二者大致相适应,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胀或通缩。但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黄金数量的增长速度却是受制于矿藏量、开采速度等客观因素,于是渐渐的明显落后于前者,造成通缩的风险。
话虽如此,我那位朋友跟我说,他翻查文献,发现一次大战前大概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是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时代,当时物价普遍下跌(我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是,由于工业革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当时黄金数量的增长速度,于是出现通缩)。而由于物价的持续下跌使得黄金的相对价格提高,刺激了黄金的生产大幅飙升。在1896之后,由于黄金供给的增加,美国等国家的国内物价水平又有所上升。
在我看来,这朋友看到的文献证明了两件事。第一,其实黄金的供应弹性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差。第二,证明了张五常教授的判断是对的,即只要没有工会之类的东西导致工资刚性(一战前还没有这些东东),在市场能自由地发挥其调节作用的条件下,通缩并不是那么可怕——历史证明,当时不但没有发生严重的大萧条,甚至工业革命还照样高歌猛进。
不过,也不能排除有时会发生一些非常罕有的事件,导致一国的黄金数量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大减或大增,使该国突然爆发严重的通缩或通胀,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利的冲击。
例如,张五常教授指出过,中国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后的经济原因,是当时由于清政府与外国打了很多败仗,被迫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导致大量白银突然外流,使中国突然发生严重的通缩,农村经济一片萧条,农民大量破产,最后引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另外,在我记忆之中,不记得是阿根廷还是哪个国家,在近代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金矿,导致国内黄金数量突然猛增,于是引发了严重的通胀。
在现代社会,真金本位制已经不复存在。但现在其实还存在着本质上与真金本位制类同的货币制度。如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又名货币局制度,以本质来命名的话,应该叫做真美元本位制,因为它就是严格地根据金管局(香港类似于央行地位的机构)手头持有的美元储备按指定比率来发行港币的。因此,在联系汇率制里,美元取代了黄金的本位货币地位。由于美元不是黄金,其供应量不会受到限制,但金管局也没有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美元供应量受制于美国央行。
真美元本位制正如真金本位制,是不会发生货币危机的。所以97金融风暴中,东南亚各小国都守不住汇率,只有香港守得住,不是因为香港的美元储备比它们都多,而是因为香港是真美元本位制(后面会解释,东南亚各小国是伪美元本位制)。至于炒家没炒得动港币,而是去炒港股,那是港股在金融风暴之前本来就是涨得太高,有泡沫的成分,这跟港币被炒是没关系的。炒家炒港币只是赌金管局会放弃联系汇率制,而不是赌联系汇率制下守不住港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炒家一早知道金管局一定不会放弃联系汇率制,那他们直接去炒港股而不是股市与汇市两边同时下注的成本还更低廉些。
真美元本位制相对于真金本位制,当然较差了,因为毕竟美元不是实物,而是法币,其币值稳定与否短期来看依赖于美国央行是否遵守货币纪律,长远来看依赖于美国的经济是否健康,这等于是把港币的命运交托给了美国。正如真金本位制下也会有通胀通缩,真美元本位制下也有,而且是与美国同步的。
另外,可能大家不觉得,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小范围地存在着真人民币本位制的。例如,学校饭堂里发行的饭票,就是以一元人民币兑一元面值的饭票的比率来发行的:他收进你一元人民币,才会发出去一元面值的饭票。饭票是不可能发生兑换危机的,因为它是真人民币本位制。
二、伪金本位制
伪金本位制是指,官方指定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但实际上货币不是根据黄金储备来发行的。那么到底货币是根据什么确实发行量,那就很含糊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一种无锚的货币制度。
弗里德曼认为,美国大萧条之前的货币制度,就是这么一种伪金本位制。一方面,官方固定了黄金兑美元的比价是1盎司20美元,但另一方面,实际上美元的发行并不是按这个比率根据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量来控制的。据我那位朋友对当时美国央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情况来判断,央行是以稳定物价水平为目的的,也就是看到物价水平下降就多发货币,看到物价水平上升就少发货币。
由于伪金本位制下美元的发行实际上与持有的黄金储备无关,因此黄金的美元价格固定,实际上就是一种物价管制。事实上,自罗斯福时代起,就不允许民间有黄金市场存在。人们要想获得黄金,必须向央行按指定比价兑换。另外,也由于美元发行与黄金储备无关,所以有实施货币政策的空间,因为央行可以不管持有的黄金储备没变化,而因应着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增减货币供应量。
然而,这种伪金本位制,实质上已经不是金本位,因为在货币背后支持的黄金数量是不确定的!尽管央行说可以按某个指定比价来兑换黄金,但如果货币数量与黄金储备量之间的比率大大地偏离了那个比价的话(通常是货币数量太多,即储备不足额),大家都以那个偏低的比价(即黄金的美元价格被管制在均衡水平之下)去跟央行兑换黄金的话,央行最终会没有足够的黄金兑付所有美元,被迫要或者上调比价,或者索性完全放弃履行兑付的义务,这时那所谓的金本位制的伪装外表就会被完全撕破,其伪金本位制的本质暴露无遗。实际上,在伪金本位制下,黄金并不是货币,只是一种价格被管制住的普通商品而已。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即使是在金本位制(无论真伪)下,货币的价值也不是来自于黄金,而是来自于它所能购买的物品。所以,币值要稳定,以物品为锚是最正确的,因此盯住物价水平是最好的货币制度。这样,即使是在伪金本位制下,只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大致上与一国的经济增长相适应,从而表现为一国的物价水平大致平稳,则货币数量与黄金数量之间的比率与官方指定的金价有偏差,问题也不会很大。因为这无非是说,一个国家里货币供应量大致上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但有一种商品(黄金)被实施了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当然不好,但那只会影响受管制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但不至于就会对整体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这就是为什么,在一段时间内,伪金本位制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只要货币政策没有出岔子。
在历史上,不但美国大萧条之前实行的是伪金本位制,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一个典型的伪金本位制。我们先来看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历史背景。
二战之后,各国经历二战前恶性通胀的惨痛教训之后,明白到还是金本位制好,于是想回到金本位制。但由于战争的缘故,黄金大量集中在美国一个国家手上,其它国家几乎是没有什么黄金储备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它国家无法实行真金本位制,因为它们根本没有或很少黄金,如果实施真金本位制,这些国家完全发不了货币或只能发很少货币,这会导致它们或者退倒回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易时代,或要面临严重的通缩(因为货币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出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种折衷的金本位制。因为美国有很多黄金,它可以根据黄金来发美元,然后把美元给各国,各国根据这些美元储备来发自己的货币,于是出现美元钩黄金、各国货币钩美元的这种双挂钩制度。战后那所谓的“马歇尔计划”(美援计划)的实质,其实就是美国把美元派送给各国,以便它们可以有美元储备来发自己的货币。
然而,如果真的是实行真金本位制,“马歇尔计划”完全是多此一举,还不如美国就直接送黄金给各国好了。这样各国都有黄金,就可以恢复真金本位制了。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是伪金本位制,美国根本不是真的按着自己持有的黄金储备来发美元,它可以脱离黄金储备来发美元,然后把美元通过“马歇尔计划”送给各国,这对美国来说根本是惠而不费之事,它不过就是开动印钞机就是了,这跟真的要送黄金可是大不相同。就是在这种伪金本位制下,美国既赢得了慷慨救危的美名,还成功地以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国际储备(国际货币)的地位,赚取了极其丰厚的铸币税。美国既然在政治与经济上都获益甚大,当然极力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这种伪金本位制的实施。
可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伪金本位制,最终以美国发行了远远超过其真正持有的黄金数量的美元而导致美元危机的爆发,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最初,世界各国感受到的是美元荒,因为美元的发行量相对于黄金太少。于是美国拼命发美元,发啊发啊,终于到了有一天,发到从太少变成太多,于是问题一下子变成了美元灾。再加上后来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主是德国与日本)下降,长期贸易赤字。如果是在真金位本制下,黄金应该要从美国外流到德日,但在那种伪金本位制下,美国靠继续多印美元来弥补赤字,最终导致美元与黄金储备的数量之比严重偏离了官定的比价,人们不再相信美元的价值,纷纷要求以官价兑换黄金以求保值,美元印得太多的恶果终于浮现,官定的兑换比率终于无法维持。(因为美国根本没有那么多黄金!)
小结: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双挂钩制,但双挂钩制不等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只要货币发行是严格按指定的国际储备(无论那是黄金还是美元),那就是真金(美元)本位制,与直接挂还是间接挂没有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不是因为它是双挂钩制,而是因为它是伪金本位制,美元的发行并没有严格按照其持有的黄金储备来发货币。
如果说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是本质上类同于真金本位制,那么97年东南亚各小国的货币制度就在本质上类同于伪金本位制,或更准确地说是伪美元本位制。
97年的东南亚各小国,以固定汇率钩住美元,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足够的美元储备来支持它们的货币,所以这是典型的伪美元本位制。但只要货币政策没有太大问题,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与其经济实力大致上相适应,这种伪美元本位制只是实施了针对美元的汇率管制,美元甚至不是这些国家里流通的一种商品,于是比之伪金本位制,这似乎更不成问题了。汇率固定下来,还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当真是妙不可言。
然而,一旦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问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显著脱节(表现为这些国家对内出现通胀推动型的经济繁荣,对外出现国际收支恶化),炒家就知道那个与美元固定的汇率是偏高了(即这些国家的币值被高估,相对而言就是美元币值被低估,这跟伪金本位制下金价被管制在均衡价格之下而被低估是类似的情况),他们就有了大炒特炒的正当理由了。而由于实际上是伪美元本位制,东南亚各小国根本没有足额的美元储备来支持它们的货币(这跟港币的真美元本位制不同,港币一定是有足额的美元储备作支持的),于是一炒之下,不消一会儿,美元储备全打水漂去了,除了放弃那个人为固定下来的汇率之外,自然再无其它选择。本质为伪美元本位制的固定汇率制遂兵败如山倒,一如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那样势不可挡。
从上面追述的历史可以看到,伪金(美元)本位制的崩溃,是这个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造成的。黄金(美元)的美元(本币)价格受到管制,时间一长,金价(汇率)严重偏离市场竞争所决定的均衡价格,那个人为固定下来的金价(汇率)一定是守不住的。从守住到守不住,往往就要以爆发一场货币危机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而这是在真金(美元)本位制里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三、张五常本位制
出于与真、伪金本位制进行比较的需要,这里谈一下张五常本位制。张五常教授主张的是以一篮子物品的价格指数为锚,但这里为了方便与真、伪金本位制作直接的比较,这里假设那一篮子物品里只有一种物品,就是黄金。这样,在这种只有黄金的张五常本位制的特殊情形里,货币盯住的是黄金的价格,即金价。
跟真金本位制不同的是,张五常本位制里的金价虽然也是固定的,但不是因为严格根据黄金储备按指定比价发行货币,而是央行本身不持有黄金(至少是不需要大量持有),只是看着市场上的金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看到金价有上升压力就回收货币,看到有下降压力就放出货币。
这跟伪金本位制中的金价固定也不同,因为这时并不是官方硬性地指定金价,而是通过调整市面上货币数量相对于黄金数量的比例来稳定金价。如前所述,伪金本位制下不会容许有民间的黄金市场存在,但在张五常本位制下,黄金市场是完全自由的。有这样的区别,正因为前者的金价固定是靠物价管制来实现的,而后者不是物价管制。
跟真金本位制一样,在张五常本位制中没有实施货币政策的空间。同时由于这时盯住的是金价而不是一般物价水平,所以通胀通缩也是会出现的。(通胀通缩不会出现的是以张五常本位制来盯住一篮子物品的价格指数的情况。)与真金本位制相比,张五常本位制的优胜之处是央行不需要持有黄金储备。而当炒家来炒货币时,就不会出现伪金本位制下会出现的黄金储备不足而央行要缴械投降的问题,因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权就在央行手上,它要放就放,它要收就收。事实上,在这种张五常本位制下,炒家会炒金,但不会炒货币,因为既然金价的固定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价格管制而起,就无所谓黄金的货币价格大大偏离均衡水平而出现严重脱节,自然不会引来炒家为套利而炒作。不要把炒家想成是无所不能的神,只要没有偏离均衡水平,没有脱节,就没有套利空间,平白无故地炒是炒不起来的。说炒家会炒金,是指黄金相对于其它物品的价格有可能偏离了均衡,所以这时炒金就是为了炒金,而不是通过炒金来炒货币。
如果在张五常本位制下,货币盯住的不是金价,而是兑美元的汇率,那就是朱镕基时代的人民币制度。97年金融风暴中只有香港与中国大陆幸免于难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真金本位制与张五常本位制是不会发生货币危机的,或者说是炒家不可能炒得起来的。
最后再小结一次张五常本位与真金本位的联系与区别:
如果张五常本位中的锚物品只有黄金一种,那么传统的真金本位与张五常本位在效果上是一样的,即黄金的货币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但背后的机理是不同的,最关键的区别是:
(1)传统的真金本位里央行要持有黄金储备,张五常本位里央行不持有黄金储备。
在这最关键的区别之下,派生出以下两个也很重要的区别:
(2)传统的真金本位里人们可以拿着纸币去央行要求兑换黄金,张五常本位里央行不承担给人们兑换黄金的义务。
教授说他主张的货币制度里锚物品(这里的黄金)不是货币,其实他的意思是指这第二点的区别,不是指真的不允许人们在市场上使用黄金作为货币去购买别的商品。因为央行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人们想要把货币兑换成黄金,就要自己去市场上买黄金,这样黄金其实就跟普通商品一样,都是人们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的。
(3)传统的真金本位里金价的固定,在本质上是因为央行严格地按照官价的比率来发行货币,在机制上是通过人们的套利行为来确保,即:如果市场上的金价要上升,人们会拿着纸币到央行去,以较低的官价兑换成黄金,然后把黄金在市场上以较高的市价抛售获利。而这种行为自动地使市场上的美元数量减少、黄金数量增加(因为美元拿到央行去兑换黄金了),金价因此而被平抑下来。而张五常本位里的金价固定,其机制是央行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如果市场上的金价要上升,央行会回收货币,使市场上的美元数量相对于黄金的数量直接减少,从而平抑金价。
由此可见,传统的真金本位的金价固定是一个被动发生的结果,而张五常本位的金价固定是央行货币政策所主动追求的目标。
BTW,伪金本位里,央行也持有黄金储备,也允许人们拿货币去向央行兑换黄金。但伪金本位与真金本位的不同,在于伪金本位的货币发行不是严格根据指定的官价发行的,即每张美元背后并没有足额的黄金储备支持。因此,一旦金价暴涨,很多人拿着美元去向央行要求兑换黄金时,央行很可能会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应付所需,从而导致以套利行为平抑金价的机制失效。(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崩溃的原因。)而真金本位里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每张美元背后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支持,当央行所有的黄金储备都被人们兑走的时候,市场上也会完全没有了美元,人们不可能再拿美元去要求央行支付黄金。
四、总结。
从上述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关于金价
真金本位制、伪金本位制、张五常本位制下,黄金的价格都是固定的。但伪金本位制下的金价固定是靠价格管制实现的。真金本位制下是靠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与央行手头持有的黄金储备数量的比例来实现的。张五常本位制下则是靠调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的黄金数量的对比与指定的金价相适应来实现的。
2、关于物价水平(有否通胀通缩)
真金本位制、伪金本位制、张五常本位制下,伪金本位制有货币政策空间,可以用之调控物价水平,但由于这个货币制度实际上是无锚的(名义上以黄金为锚,实际上只是官方这样声称而已,所以才叫伪金本位制),货币政策很容易会使用不当。而一旦使用失当,再加上盯住物价水平与金价受管制往往是有矛盾的,人们会因为失去对货币的信心而爆发货币危机。
真金本位制与张五常本位制下,盯住的都是黄金或金价,不是盯住物价水平,所以会有通胀通缩。而如果张五常本位制把盯住的对象从金价调整为大致上能适当地反应一国物价水平的一篮子物品价格指数,则在这时的张五常本位制下不会有通胀通缩。(但其实央行可以通过宣布每年让该一篮子物品价格指数向上浮动多少来制造通胀,从而等于就是也有了货币政策的空间。)
(PS: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真金本位制下,是否也可以让央行公开宣布每年让货币发行量相对于持有的黄金储备量的比例向上浮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黄金数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经济的增长速度的问题,解决真金本位制在现代经济里天然地有通缩的倾向的困难。当然,这仍然不能解决一国的黄金数量由于某些特殊事件的发生而突然大增或大跌所会引发的通胀与通缩的突然爆发的问题。不过正如前面所述,在工业革命时期,虽然长达一个多世纪地存在着通缩,但只要物价有灵活下调的弹性,通缩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工业革命照常进行,经济照常显著增长,没有出现大量破产、大量失业的大萧条。)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f2cn.html
所属分类:财经
相关评论:24
阅读次数:2710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