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Aug 2007

成为富人25种方法,给刚毕业大学生



成为富人25种方法,给刚毕业大学生

  1、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你会花很多时间在上面,因此你一定要感兴趣才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上面,就得不到成功。

  2、自己当老板。为别人打工,你绝不会变成巨富,老板一心一意地缩减开支,他的目标不是使他的职员变成有钱人。

  3、提供一种有实效的服务,或一种实际的产品。你要以写作、绘画或作曲变成百万富翁的机会可以说是无限小,而你要在营造业、房地产、制造业发大财的机会比较大。记住,出版商赚的钱比作家多得多。

  4、如果你坚持要用自己的灵感来创业?最好选择娱乐业,在这方面,发财的速度相当快,流行歌曲和电视最理想。

  5、不论你是演员或商人,尽量增加你的观众。在小咖啡馆唱歌的人,所赚的钱一定比不上替大唱片公司灌唱片的人,地方性的商人,不会比全国性的商人赚的钱多。

  6、找出一种需要,然后满足它。社会越变越复杂,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最先发现这些需求而且满足他们的人,是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人,也是最先成为富翁的人。

  7、不要不敢采用不同的方式——新的方法和新产品,会造成新的财富。但必须确定你的新方法比旧方法更理想,你的新方法必须增进产品外观、效率、品质、方便或者降低成本。

  8、如果你受过专业教育,或者有特殊才能充分利用它。如果你烧得一手好菜,而却要去当泥水匠,那就太笨了。

  9、在你着手任何事情之前,仔细地对周围的情形研究一番。政府机关和公共图书馆,可以提供不少资料,先做研究,可以节省你不少时间和金钱。

  10、不要一直都想着发大财,不如你想想如何改进你的事业,您应该常常问自己的是:“我如何改良我的事业?”如何使事业进行顺利,财富就会跟着而来。

  11、可能的话,进行一种家庭事业,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费用,增进士气,利润的分配很简单,利润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个事业控制也较容易。

  12、尽可能减少你的费用,但不能牺牲你的品质,否则的话,你等于是在慢性自杀,赚钱的机会不会大。

  13、跟同行的朋友维持友谊——他们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14、把尽量多的时间花在事业上。一天12小时、一星期6天是最低要求,一天14小时到18小时很平常,一星期工作7天最好了。你必须先牺牲家庭和社会上的娱乐,直到你事业站稳为止。也只有到那时候,你才能把责任分给别人。

  15、不要不敢自己下决心。听听别人的赞美和批评,但你自己要下决心。

  16、不要不敢说实话。拐弯抹角,只会浪费时间,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要尽可能地直截了当地、明确地说出来。

  17、不要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犯了错误并不是一种罪行,犯错不改才是罪过。

  18、不要因为失败就裹足不前。失败是难免的,也是有价值的,从失败中,你会学到正确的方法论。

  19、不要在不可行的观念上打转。一发现某种方法行不通,立即把它放弃。世界上有无数的方法,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不可行的方法上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20、不要冒你承担不起的风险。如果你损失10万元,若损失得起的话,就可以继续下去,但如果你赔不起5万元,而一旦失败的话,你就完蛋了。

  21、一再投资,不要让你的利润空闲着,你的利润要继续投资下去,最好投资别的事业或你控制的事业上,那样,才能钱滚钱,替你增加好几倍的财富。

  22、请一位高明的律师——他会替你节约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比起你所给予的将要多的多。
  23、请一位精明的会计师。最初的时候,你自己记账,但除非你本身是个会计师,你还是请一位精明的会计师,可能决定你的成功和失败——他是值得你花钱的。

  24、请专家替你报税。一位机灵的税务专家,可又替你免很多的税。

  25、好好维持你的健康和你的平静心灵——否则的话,拥有再多的钱也没有什么意思

来源: 大洋网

赚钱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

莎拉
  
  黄昏的小街,一群孩子在玩耍,在众多黄皮肤黑头发的孩子中有个女孩尤为突兀,显然她和这群孩子不是同一个祖宗,高而挺的鼻子,覆盖着长长睫毛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她的雪白肌肤配伍的是粗大的毛孔,金黄的头发,除了开口说的是一口纯正的上海话,她处处彰显着与周围人的不同。
  那是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我时常看见这个叫莎拉的女孩在住家附近的小街里来来往往,周围的人也都叫她“外国人”。还因为莎拉生就了那么一张与众不同的脸,在文革中自然吃了不少的苦。
  莎拉是中国和以色列建交后头一个回去的犹太移民,也是头一个被拉宾接见的中国犹太人后裔。如今的莎拉俨然是个名人了,她的犹太人血统里天生的理财意识和经营理念在改革开放后发挥到及至,她成了以色列和中国之间商贸往来的使者,一个精明的商人和富婆,不仅如此,莎拉还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她的3个孩子在经历了中外文化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后,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这里,粘贴一段莎拉自己的文章,也许对国内的父母亲们大有裨益。

  

莎拉原文 (ZT) :

  1992年,当我辗转回到以色列的时候,13岁的老大、12岁的老二和10岁的小女儿都还暂时留在中国。选择在那时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穷途末路:我的父亲是犹太人,二战时逃亡到上海,并在那里生下了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我们,12岁那年父亲去世,我就成了孤儿。长大后,我在上海铜厂当体力女工。结婚生下3个孩子后,丈夫离我们而去。留在上海,满眼都是痛苦的回忆。正好那时中以正式建交,怀着一种逃避的心情,我成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犹太后裔。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我不懂得那里的语言(父亲教的古希伯莱语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不懂得移民优惠政策(新移民可以有一笔安家费),在特拉维夫的大街上,我压根不知道怎样才能生存下去。

  我从上海带去的积蓄只能维持3个月的生活开支,我必须找到赚钱的办法,还要早日把孩子接到我身边。我苦攻希伯莱语,学最基本的生活语言,然后,我在路边摆了个投资最小的小摊卖春卷。

  以色列的官方货币是谢克尔,1谢克尔兑换人民币2块钱,更小的币值是雅戈洛,1谢克尔等于100雅戈洛。我的春卷小摊,每天能赚到十来个谢克尔。
  
  当我的小摊生意慢慢稳定下来以后,1993年5月,我把3个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

  孩子们初到以色列的时候,受到了不少邻居们的责难。以前在国内时,我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到了以色列以后,我依旧做着我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我把孩子们送去学校读书,他们上学的时候我卖春卷。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他们就来春卷摊,我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做馄饨下面条。

  一天,当3个孩子围坐在小炉子旁边等我做饭的时候,邻居过来训斥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里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邻居转过头训斥我:“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邻居的话很伤人,我和老大都很难受,回家后,我安慰老大:“没事的,妈妈能撑住,我喜欢照顾你们。”可是,老大说:“也许,她说得没错。妈妈,让我试着去照顾弟弟妹妹吧……”
  第二天是祈祷日,孩子们中午就放学了。来到我的小摊,老大坐在我旁边,学着我的样子把打好的春卷皮包上馅,卷成成品,然后入油锅去炸。他的动作一开始有些笨拙,但是后来越来越熟练……

  老大身上的转变大得连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帮我做春卷,他还提出由他们带做好的春卷去学校卖给同学。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带20个春卷去学校,放学回来的时候,会把每人10谢克尔的卖春卷收入全部上交给我。我觉得很心酸,让他们小小年龄就要担起生活的担子。可是,他们没有表现出我想象的那种委屈,他们说他们慢慢开始喜欢这种赚钱的感觉了。

  邻居太太经常来跟我聊天,告诉我正规的犹太家庭应该如何运作,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犹太人从来不觉得赚钱是一个需要到达一定年龄才能开展的活动,与中国的“教育从娃娃抓起”一样,他们始终觉得“赚钱从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邻居太太告诉我,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手段比较残酷,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但是,孩子们在学校也被灌输着这样的理念。他们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这种犹太法则。于是,我决定改变以前在国内对孩子们的习惯,试着培养他们成为犹太人。

  首先,我们家确立了有偿生活机制,家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再无偿使用,包括我这个母亲提供的餐食和服务。在家吃一顿饭,需要支付给我100雅戈洛的成本费用,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50雅戈洛……在收取费用的同时,我给予他们赚钱的机会,我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他们带到学校后,可以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可自由支配。

  第一天下午回来以后,我得知3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老三比较老实,按照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赚到了400雅戈洛;老二则使用了批发手段,40雅戈洛一个直接将春卷全部卖给了学校餐厅,尽管只有200雅戈洛的利润,但他告诉我餐厅同意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去;老大的方式比较出人意料,他在学校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由他主讲中国国内的见闻,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是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每个春卷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个听众,入场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缴学校500雅戈洛的场地费用后,利润1500雅戈洛。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内之外,老大和老二的经营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真的没有料到,只在短短数日之间,以前只会黏着我撒娇的孩子就摇身一变成了精明的小犹太商人。

  他们的学业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老师授课的内容很对他们胃口,因为没有奉献精神之类的说教。老师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当遭到异教徒的袭击,必须逃命的时候,你会带着什么逃走?”对于这个问题,回答“钱”或“宝石”是不对的。这是因为,无论是钱还是宝石,一旦被夺走就会完全失去。正确的答案是“教育”。与财物不同,只要人活着,教育就不可能被别人夺走。他们很赞赏老师说的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将来成为富翁,就学好眼前的东西,它们将来都会大有用处的……”

  当老大在法律课上学习了移民法后,他告诉我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应该可以去移民局领取安家费。我半信半疑去了,结果一下领回了6000谢克尔的安家费,这对我们一家来说可是一笔了不得的财产。然后,老大跟我说因为他给我提供了信息,我应该付给他10%的酬金。我犹豫很久,终于决定把600谢克尔这笔大钱给他,他拿到钱后,给我和弟弟妹妹都买了很漂亮的礼物,剩下的钱,他说他会拿去变成更多的钱。

  老大用这笔酬金邮购了一批在国内很便宜的文具,然后去学校进行售卖,利润再投入继续进货,1年以后,他户头上的金额就已经超过了2000谢克尔。

  尽管老大很会赚钱,但在实际上,老二比他更能领会犹太法则的精髓——犹太人共同的一点是,从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钱的行业,从事其他人不做的、无须花钱和投资的工作。当老大在利用国内的资源赚钱的时候,老二也在如此做着,不过,他赚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领域的利润——老二以他14岁的年龄和文笔,竟然在报纸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专门介绍上海的风土人情,每周交稿2篇,每篇1000字,每月8000雅戈洛。

  老三是女孩子,因为比较矜持,也没有展露出赚钱方面的才能,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犹太人对生活的乐观和优雅。她学会了煮茶和做点心,每天晚上,她会精心煮一壶红茶,配上她自创的口味不同的点心,一家人围坐下来边吃边聊天——老三的点心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两个哥哥都很喜欢。不过,这些点心不是免费的,两个哥哥支付的点心费用,刨开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给我的费用外,老三也能活得很滋润。

  当我们家的资金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我们一家4口合资开办了我们家的中国餐厅。我占40%股份、老大30%、老二20%、老三10%。当我们家的餐厅越来越有名的时候,我也引起了很多关注。当我获得拉宾的接见后,我成了以色列的名人。此时的我已经完全掌握了希伯莱文,再加上我的母语中文,我最后被以色列国家钻石公司邀请担任驻中国首席代表。

  当我回国任职的时候,孩子们也跟随我一起回到了中国,有了中国孩子作为比较对象之后,我方才发觉我的孩子成长得比我想象的还要优秀——在回国之前,每个孩子都去购买了很多以色列产的物品。回国之后,老师来找我了,她说我的孩子在校园推销来自以色列的商品,从饰品到民族服装甚至到子弹壳无所不有,她建议我好好管教一下孩子。我告诉她,我无权干涉我孩子的行为,这是他们赚取他们学费的方式——因为,我已经不再负责他们的所有学习费用。老师的眼睛顿时瞪得大大的,她理解不了像我这样月薪5000美元的母亲竟然会不给孩子学费。我请她品尝一下女儿做的在家售价2块钱一个的小点心,微笑着告诉她:“这是我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几年以来,学会犹太法则的产物,我相信他们将来都会成为优秀的人才……”

  在随后的高考中,老大进入了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他说他要成为专业的旅游人才,然后去以色列开办自己的旅游公司,垄断经营中国游;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他说他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在不需任何投资和奉献的前提下赚取利润;老三说她会去学中国厨艺,当一个顶级的糕点师,然后去开办全以色列最好的糕点店……

  回国以后,我发觉很多中国父母都活在一种左右摇摆的矛盾心态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大富翁,却又似乎害怕孩子过早地沉迷于金钱——就好像,既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却又害怕孩子现在会早恋一样。这是一种典型的叶公好龙——犹太人用敲击金币的声音迎接孩子的出世,赚钱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至于教育、学习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中国的父母,哪怕心中憧憬无比,但却从来不肯挑明这个话题。这句话很难说吗?其实只是简单的一句:“孩子,我想当一个富豪的妈妈……”

教你7招买房不赔钱

教你7招买房不赔钱




1.银行是风向标

  近一年媒体经常在争论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房价是高是低?这个问题还是留着经济学家们去讨论好了。作为买房自住或投资者大可不必管什么收入房价比,也没有必要管空置率怎样算。普通买房人看市场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银行对买房贷款的态度,银行手松,说明市场看好;银行手紧,说明市场风险加大。银行的态度比专家的话真实、准确,可信度更高。


2.参考平均价格

  经常听一些人讲平均价格下跌,是因为某类房子增多,并不说明房屋价格真的降了。持这种观点的人只说对了问题的表面,却忽略了平均价格反映的真正内涵。某类房子增多代表着市场的需求,更反映着政府的政策导向。便宜房子增多,受影响首当其冲的一定是高价房。

  3.买涨不买落

  房地产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不要认为自己能摸到市场的价格底线。如果不是为了急住,当房价一路下跌时还是持币观望一下好,宁愿市场开始走高时买不到最低价,也不要有抄底心理。

  4.学会“抓住机会”

  要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同其他市场一样,有时也要善于“抓机会”。如果一个能把楼盖完的房地产商搞“内部认购”,因为手续还没办完,所以便宜,您愿不愿尝试一下呢?一个房子有预售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没有办下来,您敢不敢买呢?同时要学会买预期,比如知道哪有一条方便的路要建或哪里会与地铁站相邻,不是等房子建好了再买,而最好是在它动工之前买。

  5.选最便宜的买

  不同的商人,有不同的营销手法,贵的房子并不一定就是好房子。有些发展商希望薄利多销,通过价格竞争占领市场,有的发展商则将价格定得较高,认为卖50%就能得到通过薄利多销卖90%的效果,他们宁愿卖50%。因此,买房人选择房子时,如果是“不求最好,只求最廉”的话,买同一地区品质差不多的房子中价格最低的,相对抗跌力要更强一些。

  6.算算养房成本

  “买房子就是买生活”的口号已宣传了好多年,更有一些专家主张买小社区,认为小社区更

可彰显个性,但我认为买房就是买房,社区越大,使用和维护成本越低。因为,买了房子不等于您可以免费享用社区所有设施和服务。会所、地下车库这些您用的时候都得花钱;大堂越豪华、公共设施越多,您所付出的费用越多;一个楼门里的户数越少,您要摊的电梯费用就越多,养房的费用,买房时不能不考虑。

  7.满足需求就好

  因为人们的从众心理、跟风习惯,会使某个楼盘或某个地区人气越来越旺,价格也就顺势越卖越贵。贵到一定程度,就要小心自己别在房地产上也被“套牢”!毕竟风水轮流转,永远的旺是不可能的。所以,想和买房自住的朋友讲一句,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最好的房子,买房前定好自己的目标,多比多看,入住后则不比较、不计较,心理上的平衡比任何物质上的享受都重要。


↑我心里感受就是:太过于精的人却买不到房,脑子比较单纯的人的话,我们都会让他们赚到钱,而且赚到很多的钱。

赚钱不难

赚钱不难

透视政策 抓住时机
剖析人性 认准市场
控制风险 保持冷静

--- 三月风
《冷暖人生路》《滴血的警世碑》作者。龙华地产资深人士……。。。
电话: 13798357931
blog.sina.com.cn/m/sanyf
blog.soufun.com/blog_5568920.htm





***************************************************************************************************************** (ZT)

楼上的同学,我刚到这里来'玩',不懂如何回复,在别的论坛上,都可以引用回复,这里不行,可能是我没有弄明白.这不是文章,只是我的投资记录.我也希望认识你这位同学,我的电话是:13798357931



赚钱不难
透视政策 抓住时机
剖析人性 认准市场
控制风险 保持冷静
电话: 13798357931

2006 -02
舔血股市(1)


开篇致词

笔者写“博客”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投资历程,以便在2008年年中前后,总结自己在股市中的投资成、败、得、失。剖析自身不足,为的是走的更稳更快。希望看不习惯的同学,就当俺狗年放狗屁,笔者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砖头。

从此文开始,笔者将在本人的“博客”之中,记录笔者从房地产市场转战股市的舔血之路,好汉不提当年,自从2001年7月25日从股市撤退至2005年5月,笔者一直混迹于房地产市场中,在4年多的房地产投资历程中,虽然获利盛丰,但笔者认为,时过境迁之后的房地产市场,有于熬过了气的药碴子,它虽然看上去仍旧有一定的价值,但再难给笔者的投资带来高回报。

撤离地产

“贫不与富斗,富不与G争”。“见风使舵,顺水推舟”。2005年4月初起,政策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笔者认为,此轮房地产热潮明显得益于2002年初政策对楼市的呵护,现今政策“变脸”,作为投资者就应顺天时、识时务,所以笔者将手上所积压的房产迅速套现,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笔者成功的套现了全部资金,实现了战略大调整,同时告诫自己,可以参与房地产的投资策划,但自身资金不再留恋以让国民怨声载道的楼市。

舔血股市

“全流通”“股改”,2005年五一长假期限间,是全国最热门的话题,不少早期的股友纷纷至电询问,股市有可能要大跌,他们的观点是,“全流通”就是扩容,扩容将对原本就“失血”的股市雪上加霜,股市有可能加速下挫,当时的大盘事实上确实在加速下挫,但笔者却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国家在决定“股改”之初,肯定想好了应对的措施,决不可能拍拍脑袋就决定对这一敏感问题一刀切,肯定有了对策才会试点,所以笔者决定再一次听“短”的话,跟着政策的红旗走。

小试牛刀

2005年五一长假开盘,大盘狂跌近30点,原本打算少量建仓的计划不敢实施,而大盘的下降通道、30天移动平均线、KDJ等技术指标让笔者“望股却步”,唯一可做的就是等待。而5月10日在1108(沪综指)的反弹,因为所有的技术指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变,让笔者躲过了进去就被斩的一劫。5月23日的再次狂跌,让笔者感觉到机会即将来临,因为技术指标上出现巨大的乖离,当天笔者决定“小试牛刀”。

欲知牛刀成败,且听下回分解
舔血股市(2)


建仓纪律

大盘的狂跌,坚定了笔者舔血股市的雄心,5月23日大盘的下挫,让笔者预先挑选有见底迹象的许继电器开盘就跌破4.45元大关,笔者为了保守起见,决定将手中可动用资金分为7份,以金字塔方式建仓,如大盘在建仓之后继续下挫折,根据大盘的走势以1:2:4方式建仓。如果大盘向上,以1:2:2:2方式建仓。

附加说明

笔者以上的建仓模式,资金比例是基于股市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但市场并没有接受政策的良苦用心,在市场迷茫之时,大盘很难即时见底,在没办法评估出底部点位时,只能以最保险的方式介入,加上笔者让“海龟”们灌输了太多的“推倒重来”,而市场的千点论更让笔者不得不小从事,所以笔者决定宁可少赚也不可乱动,因为笔者无法肯定大盘会不会跌破1000点。

出刀时机

23日在许继电器跌到4.45元时,笔者不敢再犹豫,因为当时许继电器的日K线、KDJ、每股净资产(4.93元,市值与净资产比折价10%)值都在告诉笔者,市场机会来了,许继电器这只个股的机会也来了。而且当时大盘已经跌了1085点,大盘的技术面出现了加速寻底痕迹,从1085点向下看,即便大盘向继续向下跌,到1000点也仅仅只有85点,即便跌破1000点,跌幅也只有是7.8%左右,而个股有可能跌幅达到13%,所以笔者将第一笔资金(1/7资金)的止损定在了12%(3.90元)。

刀出无声

计划不于变化,笔者看懂了大盘,却没有看懂个股,可能是许继电器前期跌幅过大,也可能是因为许继电器跌破了净资产的原故,在随后几天大盘虽然按“海龟”们的“期盼”直奔1000点,可许继电器却出现横盘,原计划在4.18进场的第二笔资金,看着大盘跌到了1020点,许继电器也没有出现让笔者进场的机会。

欲知何故无声,且听下回分解
舔血股市(3)


机会难得

看得见的机会决不是机会,送到嘴边的馅饼有可能就是陷阱。看懂了大盘后的笔者,面对步步下挫的大盘,心里正在洋洋得意,因为许继电器不仅不跟随大盘下挫,相反,在5月24、25、26、27四天之中,大盘跌到了1050点,许继电器却以4.44元为支撑点(最低的瞬间价位也只到了4.39元)向上出现宽幅振荡,让笔者准备的第二批入市资金建仓计划落空,这种横盘格局,让笔者深深的认识了一句名言的哲理,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平安非福

大盘沿着下降通道加速下挫,6月3日(星期五)指数盘中跌近1000点,许继电器仍旧在4.40元之上振荡,对笔者来说持有许继电器算是安全的,因为大盘从笔者入市时的1085下挫折了85个点,手中个股账面损失仅仅1%。但是,正是因为股价坚挺,让笔者后继资金失去了入市机会,而且让笔者不愿关注其它股票,导致的结果是,笔者失去了在1000点股市大底时的入市良机。所以笔者认为,过分的平安并不一定就是福气。

一知半解

许继电器股价坚挺与盘中单笔交易的实况,在当时给笔者透出的信息是:1、有大资金护盘(低位收集筹码)。2、散户惜售(跌破净资产之后散户不愿轻易抛售)。3、公司业绩良好稳定。原因是:大资金在大盘出现大幅下挫时,一般只关爱自身的重仓股,而在一季度的季报中,许继电器十大流通大股东是清一色的基金、机构投资者。但是,笔者认为,僧多了反而没有水喝,因为在大盘下挫时,机构杀机构、大杀大的案例实在太多。相反,许继电器的机构股资者,能在大盘下挫折时如此齐心协力的呵护股价,让笔者坚信该股定将不负众望,否则股价在多杀多的骨牌效应下,应该早已达到笔者第二笔资金入市的价位之下了。

不破不立

6月6日,笔者算是重读了一次古文,彻底学懂了什么叫做不破不立。当日大盘在挫折穿1000点之时,因为许继电器股价只跌到最低的瞬间4.32元,因为股价距笔者原定计划相距甚远,所以笔者没敢入市,当大盘在998点位置出现强劲反弹时,笔者彻底错过了入市良机。当天的大盘以最高点位(1034点)收市,全天振幅高达36点,幅度达到了3.5%,而许继电器居然仅仅只是平收,且因为其开盘价位在4.49元,K线图上还是一条长下影线的阴线,相对大幅反弹的大盘,让笔者哭笑不得。大资金平时护住股价,让其在跌时不跌,但是,大资金为了抢反弹,将有限的“子弹”杀向了超跌个股,导致的结果是,平时护盘的个股,涨时同样也就不涨。


欲知因何不立,且听下回分解...............
oooooooooo-oooooooooooo外一篇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楼市“金牌令箭”后将杀鸡儆猴
#########2006-5-31 13:05:00

金牌令箭

第1面金牌:老国8条:第2面金牌:新国8条。第3面金牌:国6条。第4面金牌:刚刚推出的国15条。在前后1年的时间内,国家针对以引起“天怒民怨”的房地产市场,接连发出了4面金牌共37支令箭,有关各面金牌与令箭的内容,相信早已深入民心,笔者也就不在此再作引证。

砖家解读

至于对4面金牌与37令箭的解读,更无须笔者在此浪费口舌,因为有太多的“砖家”早已从“砖业”的角度,针对从政府、开发商、银行、购房者、投资者、投机者等多方面做了细致、全面、宽广的点评,虽然笔者对某些“砖家”的观点不敢苟同,但是在此对“砖家”观点批驳却也毫无意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市场很快将对“砖家”“膏见”做出定议。

人心向背

有房的期盼房价涨,没有房的期盼房价跌。高层政府期盼房价平稳,基层政府期盼房价缓步上升。开发商却希望推高房价,卖地的在期盼着卖个好价。屯地的期盼暂停供应,开银行期盼“房奴”者众多。多钱的期盼投资机遇,少钱的期盼置业安家。人心与政策已经明显向背,纵观整个全国房地产市场,各怀所需的心态分歧到了可悲又可叹的地步。

逼出铁拳

“稳定压倒一切”,“治乱世用重典”。在并没有完全市场经济化的我国现状下,作为高层政策的制定者,在协理阴阳摆平政局、在全局观与利害关系的取舍之间,此次动用9部委联合对房地产市场打出组合拳,其威力与决心不仅表明了高层态度,同时也打破了社会上某种人一直认为当前高层不敢、不愿意、没能力收拾开发商、局部利益团体的侥幸心理。

决非软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虎不发威也不可当她是病猫”。我国楼市走到今天这一步,有机制上的问题,也有统计中的问题,更多的是利益团体平衡上的问题。加上被蒙蔽了的高层,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穿透阻力,更需要对接近失控的市场做认真的调查研究、谋划对策,所以才会出现迟到的政策铁拳,现在组合的左勾铁拳既出,后继右勾铁拳肯定在等着冒险者“品味”。

耗子戏猫

“以不变应万变”。在动物世界里,最可怕的是匍匐狮子。在比武擂台上,最可怕的是静如松的对手。在近乎失控的市场中,最可怕的是迟迟不出的政策。在当前房地产界,最可笑的是耗子(开发商)拔猫(中央集团)须游戏。在挑衅者与被挑衅者之间,力量与实力的悬殊,已让旁观者为之心颤。那么,最后的结局早还何须多说?因为在并未尘封史实中有着无数的例案。

杀鸡儆猴

来之不易的安定岂容鼠辈捣乱?仍未和谐的社会怎容鼠辈破坏?“八荣八耻”正在席卷神州,在“荣耻”之间是谁忘记了1997年、2001年的股市,并未远去的12道金牌,曾让众多不知“荣耻”的资金灰飞烟灭,无视天高地厚的中小“利益集团”,他们那狂妄却瘦小的“螳臂”,又何曾阻拦住国家机器这辆巨车的进程,“银广厦、蓝田股份、亿安科技、中科创业”这几只儆猴之鸡血仍未涸,屁股并不干净的开发商,为何一定要将脖子送入了刀口?为了大局的安宁,为了平息沸腾的民怨,高层会吝啬再一次杀鸡吗?

有略而来

以五千年文化为骄傲的国人,肯定不会忘记“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战”等等历史名训。如果在投资界混过的人,只要没有得健忘证,就决不会忘记2001年7月前后,高层为了整治“不听话”的股市,先是针对房地产市场大举推出投资减、免、优政策,在疏通好资金分流渠道之后,反手就对股市使出了雷霆手段。而2005年针对股市与楼市的政策导向上,在先、后、宽、严、取、舍、爱、恨之间,活脱脱的一个2001年政策翻版,只不过打压与关爱的对象易位。

将散之宴

“民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长达6年多的房地产盛宴在政策的严控之下,是否即将曲终宴散,笔者还不敢下结论,但只要是吃过鱼的人,就一定知道鱼头虽有骨头但味道与营养最好,鱼身不仅肉多鱼刺也相对较少,最后的鱼尾不仅鱼刺多而且鱼肉少,吃不好有可能让鱼刺卡了喉咙不说,而且有可能因此导致吃下去的鱼头与鱼肉都要吐出来。三十六计中的上策是“走”,不想为长达6年涨幅近200%的楼市埋单者,笔者认为走得快就是好世界。

股市长牛

笔者从2005年愚人节起,就连续撰文推崇股市即将进入长牛时代,虽然现在的股市还停留在1640点(上海综合指数)左右,但绝大多数个股有了200%的涨幅,近期股市在调整之后,将在2008年4月前后突破2800点(上海综合指数),绝大多数个股在随后的20个月内还将有300%的涨幅。受政策严控之下的楼市资金,在缺少投资渠道的当前环境下,随后将大举介入跌了近5年的股市,在各方资金与政策的大力支撑下,股市当前的调整将是短暂而且峡窄的。

28 Aug 2007

怎样才可以做一份好的计划报告书

请问怎样才可以做一份好的计划报告书(zt)

Author: shuhjiunho 银牌会员@ http://www.cari.com.my/

QUOTE:
失落者 于 16-5-2005 05:08 PM 说 :
想请问怎样才可以做一份好的计划报告书
因为这还是我第一次做的
内容我也不知大概要些些什么
我是想开一个类似民政餐厅的餐厅
应该怎样呢?



计划书最重要的地方是钱额的那一方面。
要开Cafe,建议你能做的是如此。
找好几个地方,然后写出各地方的优点和劣点。每个地方一定有好坏。
然后从钱额下手。

看看应该用大有大做的方式,大开销,可能收入大;还是小有小吃的方式,只要够吃不亏本就好。如果不够钱,算算还差多少,然后要怎样凑得这笔钱。如果要和别人合股,那么又要另外准备计划书了,交待给别人知道,他们的钱怎么用?怎样才有把握赚回来。
装修费用多少?

接下来,算算每个月开销,和促销方面的费用。要怎样打响知名度?手上的金钱能够生存几个月吗?

过后就要看看Supplier了,哪里一个能够给最好的待遇?将理由写下,方便以后参考。

写下几个不同的方式,因为在行事的时候,不是样样都能购走通。A计划不能够用,就要有善好的B计划替代,不要当时才来着急,拖了时间。
一切好了过后,看5-6次,看看还有什么漏掉的。没有的话,就按计划行事。



计划书第一步:目的、目标和期限 - 目的


我想了一想,与其我直接将计划书放上来,不如我们大家逐步探讨,怎样学写计划书。大家交流交流。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将计划书的每一部分拆开来,所以大家能够有互动,来交流。

我个人认为计划书没有规定的形式。最重要的是自己看得明白,当然如果是给别人看的,别人也应该看得明白。所以表达清晰是很重要的。

目的

这里写下你计划书的目的。如果是创业的,就写下创业的目的。如果是筹资的,就写下筹资的目的。如果我要创业开Cafe,那么我的目的应该如下。记得,计划书只是作为计划,给自己和应该分享的人看,所以只要目的达到就可以了。

1)不想打工一辈子。不想被老板无理取闹的骂!(轻松一点!)
2)刚好妹妹也想合资搞Cafe,有现成人手!
3)资产增值,有钱自己赚,辛苦一点没关系。赚钱一定要比打工好。

所以话就是说,以上是创业开Cafe的理由。只要创业过程,或创业途中,以上的目的都还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依照对的方向行驶,没有迷失。反之,如果目的一偏离,就应该立刻检讨。目的如果不再符合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迷失自己了。

1)不想打工就是创业的最好理由。不想看老板脸色也是好的理由。(不过可能以后要看的是顾客老板的脸色,更多要看了。呵呵!)些下来,记录你要创业的原因。
2)刚好有个值得信赖的人一起创业,好事来的。生意伙伴最重要的就是合得来。
3)赚钱一定要更多。所以这就增强了创业的原因。如果打工能够比创业转来更多的钱,那么为什么要创业?

大家请踊跃发表参与!
[ Last edited by shuhjiunho on 18-5-2005 at 12:36 PM ]

计划书第一步:目的、目标和期限 - 目的(二)

其实目的看来简单,可是目的包含了很大的学问。是目的,让你的计划书和计划不会迷失,给这你明确的方向。所以,以上列的例子来看。

1)不想打工一辈子。不想被老板无理取闹的骂!(轻松一点!)
2)刚好妹妹也想合资搞Cafe,有现成人手!
3)资产增值,有钱自己赚,辛苦一点没关系。赚钱一定要比打工好。

1)如果现在天天要看顾客的脸色,还比老板的还要臭,那么你的生意目的就不成立了。这个时候的你,是否应该回去打工呢?
2)如果妹妹突然说不参与这计划了,你是否还继续?没有了一个会办事和信赖的人,效果又很不同了。
3)虽然说资产增值,但是如果生意公司的增值率,还低过银行的利率,那么你是否应该停止这个不那么赚钱的生意呢?

所以计划书的目的绝对不简单。大家在写下目的的同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生意还是计划书的目的变了,你还应该继续吗?如果应该继续,那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大家认真研究研究吧。。。


计划书第一步:目的、目标和期限 - 目标和期限

现在了解了目的,我们继续探讨计划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目标和期限。

有了目的,我们就要为这个计划书设下一个目标和期限-要用多久,来完成某一个目的。在特定的限期,如果无法完成所要的任务,那么这个计划可以说就是失败了。所以,计划书的目标和期限,一定要是和逻辑和能力范围内的。那些说要一年赚100%的计划,老实说,就比较不切实际,不过个人能力不一样,所以也非不能实现。我自认就没有这样的本事。呵呵。。。

目标和目的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只要你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是可以不用有的,可是期限就一定要。期限,也是应该实际的。

以Cafe的例子,我的目标和期限应该如下。
1)3年内,一定要拿回所有投资的本钱。这就是说,如果我想要短期的退股或结束生意,3年内一定要做到保本这个境界。
2)6年内,资产增值一定要有起码77%(这个算法是以一年10%的资产增值来计算。就是说,我的投资,一年要到达10%那么高。)
3)10年内或更久,资产增值应该有最少有平均的12%每一年,也就是说,到了第10年,我的资产增值应该有两倍更多(211%)。

记得,生意很多时候是要守的。所以第一第二年也许不怎么赚钱,所以我们的投资目标计划,一定要有合理的期限。也因为如此,我计划3年就要做到保本的境界,然后长远来看,投资会给我一年10%或更高的回酬。如果回酬率低过银行,那么我们把钱放进银行吃利息好了。

注:银行现在的定期存款利率为3.0 - 3.6%左右。既然我们自己投资做生意,自己承担了风险,所以回酬自然就要更高。

到了期限限期,我们就应该做出检讨了,看看我们的计划是否成功了。如果没有,那就是检讨的时候了。所以,不实际的期限和目标,只能自讨苦吃。

哈!还有一个追踪者!
谢谢!

下一个环节会开始涉及到金钱的预算了。
这几天我会好好整理一下,整理好了再发表。。。
谢谢支持。
注:其实我更希望的,是大家的互动,和交流。尽管不赞成的,也提出分享讨论。。。

QUOTE:
若冉 于 21-5-2005 03:41 AM 说 :
其实,你真的是个有学问的商人...
请问一下,什么生意需要3年来回本?回报会不会太低了
以我老板来说..他的生意都是大概半年-9个月就可以完全回本
投资额大概是..50-60k左右,店面生意
投资越多=回报越久?
...


唔。您对。

其实我打算在下一个发表,说明我的金钱和计划的算法的。另外,由于这一次,我是以我比较不在行的Cafe生意做计算,所以自然要保守一点。还有,您的回本方式和我的,不一定一样的算法,所以我也不能说您不对。可能我再分享我的算法,大家再探讨我的方式,是否实际,可以吗?

关于您的理论,“投资越多=回报越久”,我否认这一点。
什么叫多,什么叫少?或许,大家再看看我下一个分享,再讨论。
说真的,您们的讨论,让我觉得我的分享是值得的。要不然,我真的打算停了不写。


其实计划书可以有几个写法,都没有固定的格式。不过通常Highlight和重点,都写在前处,细节就写在中间和较后的地方。所以要做检讨是,都比较方便。

另外对象也是很重要。如果写给自己的,自己看得明白就好。如果要写给别人的,那么你就要确保别人也看得明白。不过,个人认为,不管是个人看的,还是别人看的,目的,目标和期限的格式是变不了的。比如说,如果我要凑钱,我给别人的计划书,就应该这样:

1)目的/目标:筹款RM 30k来开Cafe,无限期的合股生意方式。
2)限期:10年平均增值12%

目的/目标清晰,如果没有30k,那么就可以立刻丢掉计划书了。投资者一看,也就立刻明白他的钱是用来做什么用途。

限期也简单,投资者能够保守的预测自己的投资增值价值。

这样的话,一切都一目了然。当然细节和方式,就在中间计算,和风险管理之间,后半部的解释。所以,计划书没有特定的方式,而本人认为,前端应该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计划书的中心和重点。所以不能够马虎。


生意简单会计法(一)!

要做生意,除了要知道生意的方式,我们就一定要知道数学。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生意赚钱不赚钱。我打个比方吧。

我开了Cafe,今天生意很好,一天就来了百多个人,每个人平均消费了RM20.00。那么我赚钱了吗?

如果我们以平常的方式去算,100个人 x RM 20.00个人平均开销 = RM 2,000.00了。这个数字是蛮可观了。可是这样的话,我赚钱了吗?

不一定。生意赚钱不赚钱,其实看的也是开销。开销大了,剩下来的钱就少了。这个原理和个人理财原理一样。

例子(1)
一个人可能一个月的薪水是10千。那么,他赚的钱多吗?未必,如果他也很会花费,开销大,我们假设一个月就用了或花费了9千,那么,他每个月能够存的资产,也只有1千而已。

例子(2)
另外一个人可能一个月的薪水是2千。那么,他赚的钱多吗?你觉得可能会很少。这也未必,如果他花费开销非常的小,我们假设一个月只花费了6百元,那么,他每个月能够存的资产是1.4k,甚至还比例子(1)更多。

所以,生意赚钱不赚钱的方式,不单单要看的是收入营业额(Turnover/ Revenue),更要看的是开销(Cost/Expanses),和剩下来的盈利(Profit)。所以,作生意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学历,只要简单的加减数学方程式就可以了。基本上,小学生都会。

我们来一个简单结论。生意赚不赚钱,就靠以下的基本计算。
(+) Turnover/Revenue 营业额
(-) Cost/Expanses 开销
----------------------------
(=) Profit/Loss 盈利还是亏损

所以,从以上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到,如果:
营业额 > 开销 = 我们就应该拿到净利或利润。
反之,
营业额 < 开销 = 我们就应该拿到亏损。
所以,以上述Cafe的例子,我们是能够推算到营业额,很可观大约RM 2k 的营业额,可是如果生意要赚钱,我们还得看开销。如果当天Cafe的开销,包括了基本的员工费用和自己的薪水,电水费,和其他的原料食物费用,超过了RM 2k,那么当天,Cafe其实是亏本的。如果开销少过2k,那么Cafe生意,在当天就赚钱。 就这么简单。朋友们,你们了解吗?
题外话,很多生意人都用这样的方式去算赚不赚钱:
(+) Turnover/Revenue 营业额
(-) Cost/Expanses 开销(不包括自己的薪水)
----------------------------
(=) Profit/Loss 盈利还是亏损
然后,如果是盈利,那么就说自己赚钱,如果亏损,就说自己亏钱。所以这种方式是,赚多,自己的薪水就多。
我认为这种方式不是不好,只是以这种方式的计算法,你无法真正的探讨,一个生意实际上是否赚钱。要知道,你的耕耘付出,也有价值的。而这种自己的薪水支出,一定先扣除,方能知道自己的生意确实的,是否赚钱。你必须将自己也当着是生意的员工,依照拿薪水,那么再探讨生意是否赚钱与否。我又举一个例子。
例子(1)
(+) RM 20,000 Turnover/Revenue 营业额
(-) RM 16,000 Cost/Expanses 其他开销
----------------------------
(=) RM 4,000 Profit盈利 = 自己薪金
例子(2)
(+) RM 20,000 Turnover/Revenue 营业额
(-) RM 15,000 Cost/Expanses 其他开销
(-) RM 4,000 Own Salary 自己薪金
----------------------------
(=) RM 1,000 Profit盈利
我个人就比较喜欢方式(2),因为第二个方式是扣除所有开销后,真正生意增值的方式。我们应该随时都将生意和自己分开,才能够看到生意之否真正赚钱。当然,我们向“生意”打工,所以“生意”很自然的也就应该支付我们的薪水。扣除所有开销外,才了解“生意”是否真正的赚钱。
或许我本人是还没看到方式(1)的好处。所以有朋友愿意分享,我也无限欢迎。不过接下来的算法和方式,我都会以例子(2)的算法为主。
[ Last edited by shuhjiunho on 22-5-2005 at 02:36 PM ]


QUOTE:
若冉 于 26-5-2005 02:04 AM 说 :
例子1使用于个人投资,没有任何人加股
例子2使用于多人投资的行业,如果你自己进去做肯定也需要一份新水的
您可以这样说,但是往后的日子,套用例子一的话,你很难再向银行贷款,或向别个投资者筹钱扩展生意,更不容易做到买卖生意这个境界。除非,你将您的会计账目重新整理。
所以,为了避免将来可能需要的“整理”,我们为何不开始就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去办呢?


生意简单会计法(二)!


好了,现在我们谈谈为何我喜欢用方式(二)。

当我们做一个生意,我们就要有长远的打算。必要时,我们可能要扩展,也可能需要更多的钱,到那时后,我们未免要向银行贷款,或找其他投资者凑钱。

当我们需要这样做的时候,银行和投资者就会问你,这盘生意有多赚钱。如果用方式(二)的话,每一年赚钱的数字一目了然。反之,如果你用方式(一)的话,肯定的是,你当时会答不出这个问题。因为,方式(二)最终的盈利,才是属于投资者的。用方式(二),你就可以清除着将你,和生意分开。

我们再有野心一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做买卖,而最赚钱的买卖,就是卖“生意”了。是的,将生意全盘卖给别人经营。所以,当别人要取代您的生意的时候,他自然也看他要买的生意能够赚多少钱。所以,方式(二)一目了然的方式,让大家都方便计算。

最后,我所谓的三年保本,三年回本,也是采用这个盈利计算的方式。我要开Cafe,可是我不一定要亲手经营。我可能交给别人打理,所以自然而言,我就没有薪金可取。我投入Cafe的钱,可能是一笔数目,然后在3年后,我一定要赚回这笔数目。记得,我可能是没有打理Cafe,在Cafe那儿打工的。所以我可能用的是钱滚钱的方式来赚取比银行更好的投资回酬。3年后的盈利,一定要和我当初投资的一样多,或更多。

另外一句话说,可能3年后,一场大火可能发生,将Cafe烧尽了。可是我不会太担心,因为我拿回了全部的本钱。亏损的只是这3年时间,如果将同样数额的钱放进银行,我会有3-3.6%的利息。

所以,回答“若冉”网友的话。如果我用这样的方式计算,你的老板是否也在1年内就回本?
我们先搞好什么叫银行投资和生意投资吧。等大家都有一致的理解后,我再继续,要不然,如果理解不一样,那么可能造成更大的混淆。

我们投资银行有以下的好处。假设50k为例子,和3.6%定期存款利息。
End of Capital ('000) Interest ('000) Total ('000)
Year
1 50.00 1.80 51.80
2 51.80 1.86 53.66
3 53.66 1.93 55.60
4 55.60 2.00 57.60
5 57.60 2.07 59.67
6 59.67 2.15 61.82

换一个方式,我们能够这样写:
End of Capital ('000) Interest ('000) Total ('000)
Year
1 50.00 1.80 51.80
2 50.00 3.66 53.66
3 50.00 5.60 55.60
4 50.00 7.60 57.60
5 50.00 9.67 59.67
6 50.00 11.82 61.82

不知道大家是否赞成?所以在任何时候,银行都会更我们保住我们的本钱。我们放了50k进银行,我们的50k除了不会不见(保本),另外,我们还能够享有3.6%的利息。这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无风险的投资。既然没有风险,所以回酬也不应该可观。

可是在做生意,特别是从零开始的创业,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开销是避免不了的。就在第一年作Cafe时,我们就需要做装修了。那么装修的费用,是一种开销来的。它将会用掉,还是减少您先前准备的50k投资。还有,刚刚开始时,当顾客还不是那么多的时候,你依然还是要支付一些电水费,员工的薪水,和其他的开销。这些消费,都将从您的先前50k投资扣除。

所以,除非你第一年的营业额就不错,不然,第一年,您的生意是“亏钱”作的。
也因为如此,我给自己的投资为3年期限。3年我一定要赚回自己当初所投资的钱。如果套用上面的算法,我的生意投资应该如下。
End of Capital ('000) Earnings ('000) Total ('000)
Year
1 <50.00>

开销支出分类法:Capax + Opex

对不起,本人正在忙着收集资料,所以在资料还“见不得人”时,我也不便做出任何误导性的分享。
不过现在,确可以要大家的帮助,看看本人忽略了什么。

Revenue(营业额暂时不谈),我们先谈Expenses(开销)。
开销基本上分两种:
1)资本性支出/开销(Capital Expenditure)
2)运营性支出/开销(Operating Expenditure)
1)资本性支出/开销(Capital Expenditure)
在经营生意的时候,或生意前,我们可能要准备做出“一次过”的开销。什么叫“一次过”的开销?一次性的开销就是说我们的支出,只是一次而已,不属于每个月/每一年的重复开销。
资本性支出/开销(Capital Expenditure)的例子就可能是,如果按照Cafe的例子:
1)招牌
2)生意执照
3)Cafe店装修
4)灯光
5)冷气机
6)桌椅
7)一些照片相架
8)收银机
9)微波炉
10)雪柜
11)和一些煮吃的道具
12)促销,打印宣传资料等等
13)(风水也可能要看看。。。)

当然,越详细越好,大家也帮我想想我还错过了什么东西。
2)运营性支出/开销(Operating Expenditure)
至于运营性支出/开销(Operating Expenditure),那就是每个月,每一年都有的固定开销。最好的例子,以Cafe为例子,就是:
1)人工薪水
2)电费
3)水费
4)煤气
5)保险
6)租金
7)营业执照更新费用

当然,这个也是越详细越好,我暂时想到是这么多了,大家也帮我想想我还错过了什么东西。
我们要好好计算好我们的开销,那么我们就能够衡量生意的Break-even平和点,不亏钱也不损失的费用了。我打个例子,如果我的生意:

Capex = 30k
Opex = 10k

那么我每个月的营业额如果到达:
a) 8k,那么我可以准备关店了,因为这样的生意额,只是意味着我一直亏钱。一直吃着老本。如果将来的营业额还是不能够增加,我们就要想办法减少Opex了。不然,关门大吉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b) 10k,那么我每个月只是达到每个月支出的平衡点。长远来看,我们还是亏钱,因为我们不能赚回Capex的支出。
c) 15k,我们我不但可以支付所有的开销,我们还有多余的钱,来一点点的支付Capex。扣除了Opex,我们还有5k。如果我们当初投资的Capex是30k,那么我们只是要30k/5k = 6月,就很够做到真正的Break-even了。就是,没赚没亏的境界。到了第七个月,就是我们开始净赚的时候了。

所以,我们必须仔细算好我们的开销,所以这样才能够知道我们的生意怎样才能够赚钱。所以高Capex的生意,通常Opex都不太大。高Capex的生意,主要的就是一次性的做好全部事前功夫。所以,往后的日子就能够过得比较轻松。PLUS高速公路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反之,小Capex的生意,比如小贩这样,开始营业成本不大,可是相对来说,Opex就比较大了。单单是人工和租金,就占了小贩大部份的营业额了。

大家欢迎给意见。要是我的资料整理完整后,我会继续在分享的。


QUOTE:
失落者 于 30-5-2005 05:41 PM 说 :
1)资本性支出/开销(Capital Expenditure)
a)能不能加点音响道具,拨点抒情音乐歌曲之类的....?
b)乐器(如果可以的话想弄到好象民歌餐厅似的)
c)一些交环保且美观的装饰品
d)文房四簿???
2)运营性支出/开销(Operating Expenditure)
a)电话费??
b)维修费?


谢谢,有考虑到音响,可是忘了把它放进来。
如果要搞到民歌餐厅,那么乐器也可是说是资本性支出。
另外一些装饰品也需要。
文房四宝则见仁见智,也可以当着是运营性支出。
至于运营性支出,是的,
电话费也要计算。维修费我没有估计,也不知怎样下手。通常有坏才打算。。。可是你的建议是好的,所以我也不反对您计算下去。
至于您的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把桌椅摆到马路那里去是否有另外添加"保护费"的”,呵呵。。。答案是要。。。看地点啦,好顾客的地方,通常给一个“保护人”的费用大约是RM 100 - RM 300左右,也有“月份”算的。呵呵!

开创Cafe前传(一)

以下是我这一阵子在忙的考察项目,由于暂时没有一个最终的决定,所以不能纳入在计划书中。可是这些资料,确实比计划书来得更有价值。

我个人喜欢垄断性的市场,就是竞争不大的市场。Cafe无疑是很多人都会开的市场。可是在郊区开的Cafe又是少数了。可是问题是,郊区的消费能力不大,所以即使是少数或是垄断性的行业,这样也不能得到好的利润。所以,要克服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找郊区但消费能力高的地方。地方我大致上有了目标,而我计划的就是,作学生的生意。学生是属于高消费能力的一群,而且,能够读学院的学生,更是消费能力更高的一群。

记得,顾客群是很重要的环节,所以一开始时,我们就要选好顾客群,或指定的顾客,然后开始营业后,就一击就中,然后就从那儿开始发展。既然顾客群很重要,那么我们就必须向顾客下手。即使是学生们,学生群也有分不同种族的,所以Cafe在食料方面的准备也必须很周详。
嗯。。。暂时就这样,下一次再发表。一次说不完,还有很多资料需要过滤。

--
对不起大家,我回来了。让大家等久了,非常抱歉。
这几天做了更多的调查,有了一些挫折和困扰,所以计划书一直在更改。

说老实,这个计划书是和我将要开的Cafe同行的,所以在有些时候,很多资料还没有弄到手的时候,计划书都不能写好。

计划书总不能写了出来,给了大家看,然后又更改,更改了又更改,大家一定看了一头雾水。
当然,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也能够将我要开Cafe的创业过程,点点滴滴的和大家分享。不过,如果要分享的话,这就不是计划书其中的一部分了。

其实除了忙这个Cafe的开创生意,我也忙着兼顾其他的两份生意。所以有时候会抽身不了。。。
不过我还蛮享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同时我也知道,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的。即使失败,那么也能够累计无价的经验。一切只要用心去做,去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经验的增加,远远比钱财来得重要。

谢谢支持


开创Cafe前传(二)

好了,现在再分享多一点点。
有了理想中的顾客群,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针对目标了。
打了电话给学院(假扮要让子女进入那学院的父母,要了解学院情况),和那儿的“学生福利部”和“学院咨询部门”交谈了,这样学生的族群资料就能够得到了。
学生族群咨询如下:
学生总数暂时大约2,500名,打算在5年内增加到25,000名学生。
马来同胞现在约75%,或是大约1,900名(很失望)
中国现在华裔+其他25%或是大约600名
所以这样看来,原本打算要开华人餐馆的计划一泡而空。。。很失望。。。因为间中我们能够得到的讯息是:
1)即使不是开华人餐馆,可是马来同胞一样也不会踏进华人经营的任何Cafe还是餐馆。
2)国内的马来同胞,消费能力高的,可以很高,可是普遍来说,消费能力还属于一般。
3)打理人是妹妹,华人一个。
所以要开简单的Cafe还是餐馆,显然得就困难了很多。 所以这个垄断性的参观还是Cafe生意就没那么具吸引力了。
所以要克服以上的问题,而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盟连锁店”!(这样的话,以上的计划书,可能完全都不成立了!)


开创Cafe前传(三)

连锁店其实是一门很好的赚钱生意。

在作生意的字典里,能够赚比较多钱的方式有两种。
1)做得比别人多,那么你就赚得比别人多。
2)做得比别人的风险大,烦恼比较多,那么自然的,你赚得也比别人多。
连锁店采取的就是这个方式。他做得比别人多,所以就自然容易赚钱。我们去的炸鸡餐馆、汉堡包餐馆、比萨饼餐馆、到秘密秘方蛋糕店都是属于连锁店的其中一种。

连锁店,为那些要开创生意但又不懂如何下手的人提供生意机会。一切从顾客、销售、取货、制造、会计、账号、管理都提供好。生意人要做的,只是准备钱,然后一切谈妥后,就就绪了。非常容易。就是因为连锁店采取了“作得比别人多,那么你就赚得比别人多”的方式,所以连锁店总部特别好赚。我们生意人,如果不想有太多烦恼,加盟连锁店就是最好,最快的方式。

最出名的连锁店,卖汉堡包的那一间,如果我们要加盟费用,那么需要RM 600k - 1.6mil左右。稍微没有那么知名,制造蛋糕的秘密秘方连锁店,加盟费用也要RM 120k左右。由此可见,连锁店的总行是多么的好赚。

话说回来,我之考虑加盟连锁店,是因为连锁店在促销方面,已经直接的解决了种族食物的问题。另外的是,连锁店很快就能够完成,连店面装修都给你准备好。可是衡量下加盟费用,我们是否能够赚得回呢?我主要的顾客,学生人数目前只是两千多个学生。要花费上如此大Capex买一个名字,是否值得?

暂搁一边。。。
大家的支持,谢谢!
近来另外一间公司的发展不错,手上有一些事情要赶和配合。虽然是辛苦,但是看到自己一手一个脚步经营的事业,慢慢增长,有些欣慰,还是值得的。
所以开Cafe的计划,暂时搁置一旁。。。

让大家失望了,对不起。迟些会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

月薪80000的小姐給我上了一堂震撼的課

月薪80,000的小姐給我上了一堂震撼的課(轉貼)



我突然覺得想找個女人,於是匆匆結束了一個會議,在國貿現代城前搜索站街女。一個溫州mm發現了我,非常專業的、徑直的走在我的面前。這一走,於是有了後面的這個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像上了一堂生動的MBA案例課。為了忠實於這名小姐的原意,我憑記憶盡量重複她原來的話。

「先生想做什麼?……好的,全套冰火毒老紅繩。我在朝陽就喜歡做現代城的生意。這裡我只做兩個地方。現代城,京廣中心。你知道嗎?看到你之前,我在現代城門口兜了兩圈,終於被我看到你了!從寫字樓裡出來的,肯定做全套~~~」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小姐,也要用科學的方法。」她說。

我一愣,頓時很有些興趣「什麼科學的方法?」
「要懂得統計。我做過精確的計算。我說給你聽啊。我個月做22天的生意,每天成本272.7元……」
 「怎麼算出來的?」我追問。
「你算啊,為了客人有好的環境,我租高級公寓每個月要交3000元房租,為了使自己上檔次區別於一般的小姐,每個月買衣服和化妝品要1500左右,加上每月吃飯1500元左右。一個月做22天生意,平均每天固定成本是不是就是272.7元?」,我有些驚訝。我找了10年的小姐,第一次聽到有小姐這麼計算成本。以前的小姐都和我說,每炮300元,另外包夜800之類的。


「成本是不能按次數算的,只能按時間算。你看,我每天都記帳。我可以看到一個月的詳細記錄。我做過數據分析,每次接客之間的空閒時間平均為7小時。如果找了一個做推油的,100元,大概要做一小時。也就是每一個100元的客人要花8小時的成本,就是每小時賺12.5元。不賺錢啊!如果說做冰火,漫遊,毒老的客人是吃飯,做100元的客人連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強!這個mm聽上去真不像站街女,到像是一位成本核算師。「那你怎麼辦呢?」我更感興趣了,繼續問。看來去小姐家的路上還能學到新東西。


「千萬不能傻站在一個地方等客人。而是通過選擇站街的地點,時間,和客人,主動地決定你要做的項目。」我非常驚訝,這聽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說做小姐是靠運氣吃飯的職業。我以為不是。你要站在客人的位置上,從客戶人的角度去思考。」這句話聽上去很專業,有點像很多商業管理培訓老師說的「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給你舉個例子,醫院門口,一個拿著藥的,一個拿著臉盆的,你接哪一個。」我想了想,說不知道。


「你要接那個拿臉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醫院看一看,拿點藥,不一定會想怎麼放縱,說不定生著病連女人都不想。拿著臉盆打車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樓的誰死了,明天三樓又死了一個。從醫院出來的人通常會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生命苦短,及時行樂才最重要。那天這個說:操,去賓館開房,給你2000包夜,你穿護士服,讓我出了對那些的護士的一口惡氣。伸手給了我2000,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說他會做個按摩,然後做推油嗎?絕對不會!」


 我不由得開始佩服。


「再給你舉個例子。那天在潘家園,三個人對我招手。一個年輕男人,從商場出來,手裡拿著禮品盒。還有一對老男人西裝革履,紅光滿面的,一看就是剛喝完酒的。第三個是個裡面穿絨襯衫的,外面羽絨服的男子,背著筆記本包拖著拉桿箱。我看一個人只要3秒鐘。我毫不猶豫地停在這個男子面前。這個男的跟我開房後說:沙漠風暴,水晶之戀~~~還沒說後面就忍不住問,為什麼你毫不猶豫地跟我走了?前面還有兩個人,你要是跟他們走,我也不好意思和他們搶。我回答說,那個小p孩拿著禮品盒,是晚上要去跟女朋友約會的,肯定不會包夜;那兩老男人剛喝完酒,做完就睡,也不會包夜,而且喝完就一次就做特長時間;你是來出差的,拿著筆記本包和拉桿箱,一看就是能報銷。而且一個人住賓館,估計是包夜。那個男的就說,你說對了,包夜。」
 「那些在髮廊門口,穿著褲衩背心的人可能是有錢的主嗎?可能去賓館開房包夜嗎?高級點的賓館也不會讓他進啊。」


 有道理!我越聽越有意思。


「很多小姐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最近又嚴打了啊,都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我說,你永遠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你永遠不能提高。從自己身上找找看,問題出在哪裡。」這話聽起來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響圈和關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動物園一個人叫我,做推油。後來又有一次,一個人在動物園叫我,還是做推油。我就問了,怎麼你們在動物園這找小姐的人,很多都是做推油呢?人家說,在動物園有一個公交車樞紐,我們都是在這裡等車沒事幹,順便做個推油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動物園那一塊,沒有寫字樓,沒有酒店,什麼都沒有,只有公共汽車站,在這裡找小姐的多半都是剛下公共汽車的,再換另一趟車回家的。在這裡找小姐的客人通常都是速戰速決推個油。」


「所以我說,態度決定一切!」我聽十幾個總裁講過這句話,第一次聽小姐這麼說。
「要用科學的方法,統計學來做生意。天天等在三里屯排隊,怎麼能賺到錢?每個月就賺5000塊錢怎麼買得起化妝品好衣服打扮自己?這就是在謀殺啊!慢性謀殺你的青春。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學習知識可以把一個人變成聰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很聰明的人。一個很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天才。」


「有一次一個人去我家,問做什麼。他說做按摩加胸推。我說不爽,直接xx吧。他說,這多貴啊。我說,沒關係,你經常出來玩你有經驗,你做胸推200塊,你按我說的,你只給200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最後,按我的做了,多做了一些服務,xx可比胸推快多了,按摩加胸推一耽誤就是半天沒法做別人的生意,xx10 分鐘搞定。我只收了200塊。客人很高興,省了100元錢左右。這對我來說就是閉上眼睛躺一會。我相當於躺一會患了半天的時候。我剛才說了,我一天的成本 272.7塊,我多合算啊!」


 「在北京,不算高級夜總會裡做的,一般一個小姐7、8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2萬左右。頂級的小姐大概每月能有5萬。全北京10萬個小姐,大概只有2-3個小姐,萬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萬以上。我就是這2-3個人中間的一個。而且很穩定,基本不會大的波動。」


 太強了!到此為止,我越來越佩服這個小姐。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快樂的雞。有人說,你是因為賺的錢多,所以當然快樂。我對他們說,你們正好錯了。是因為我有快樂、積極的心態,所以賺的錢多。」


說的多好啊!


「要懂得體味工作帶給你的美。大冬天的在三里屯站街,很多小姐抱怨,這他媽破天!真是倒霉。千萬不要這樣,用心體會一下這個城市的美,身邊有很多同性戀帥哥經過,非常現代的高樓大廈,雖然買不起,但是卻可以用欣賞的眼光去享受。開公園打野炮,看著草地的綠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錢包,1000 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樣工作都有她美麗的地方,我們要懂得從工作中體會這種美麗。」


「我5年前是天上人間的領班。3年前在作三個不同桑拿做過頭牌。後來我不幹了,一個月就3、5萬塊,沒意思。就主動來做站街。我願意做一個快樂的野雞。哈哈哈哈。」



到了機場,我給她留了一張名片,說:「你有沒有興趣這個星期五,到我辦公室,給微軟的員工講一講你怎麼當小姐的?你就當在床上,一個全套一小時,你講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錢。給我電話。」


我迫不及待的在小姐家的衛生間裡記錄下他這堂生動的MBA課。

Singapore Population

Singapore population unlikely to touch 6.5m: MM

(SINGAPORE) The figure of 6.5 million - used for planning purposes - has been doing the rounds for some time now, but Minister Mentor Lee Kuan Yew indicated yesterday that Singapore was unlikely to touch that population level. Matthew PhanTue, Aug 07, 2007The Business Times

(SINGAPORE) The figure of 6.5 million - used for planning purposes - has been doing the rounds for some time now, but Minister Mentor Lee Kuan Yew indicated yesterday that Singapore was unlikely to touch that population level.
Every country wants to grow, said Mr Lee, in the midst of dialogue sessions jointly organised b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and The Straits Times. That includes Singapore. 'We say we want a population of 6.5 million, which I don't think we can reach. Probably 5.5 million.
'But Hong Kong says it wants 10 million. Why? So it can grow. The world is already bursting at its seams, and you keep on growing. The more you need, the more the pressure to grow.'

After about an hour spent on discussing Singapore's early history, the nation's founding leaders, and the nature of leadership, Mr Lee took a question from an audience member - a teacher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who asked what factors might keep Asia from entering its golden age and cast it back to the 'dark ages'.
'Nobody can predict what the world will be like in 15, let alone a hundred years, because the changes that have been set into motion are already changing the balance between what the planet can bear and what humans want,' Mr Lee said.
Global warming will be a serious issue, and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we have the wisdom and ability to prevent this degra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e said.
'I have very serious reservations. I don't see any government telling its people to consume less - less photographs, less travel, less food and more vegetables . . . that's not the way the world is going.'
Mr Lee said Singapore is well-positioned for the next ten years, barring a major fall-ou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over Taiwan, or over tariff or other protectionist issues, which might curb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ingapore's imports and exports are three-and -a-half times that of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second only to Hong Kong - so a disruption of trade would severely impact the economy, said Mr Lee.
Mr Lee also took a hypothetical question of whether, if he was a successful lawyer in his 30s here today, would he give up that career to serve in politics.
It depends on my life before 30, he said. If I was brought up poor and achieved an education thanks to a government scholarship, I would probably feel a 'moral obligation' to keep the system going, said Mr Lee. But the answer would be different if he came from a well-off family. 'I'd hesitate. What for? If someone else can do it, let him do it.'
It is a problem the current leadership faces in attracting talent, said Mr Lee, who shared that one of his grandsons (not the current prime minister's son), though a top student, chose not to take up a scholarship as he did not want to be tied by a six-year bond.
And not everyone was a born leader, said Mr Lee, who recounted what he had learnt about sheepdogs in Australia. A shepherd had told him that it was critical to see if the dog was up to the job. 'If the dog does not have a pair of eyes that can look at a sheep and scare the sheep into doing this, don't try.'
________________
Singapore Population
Population, Vital Statistics, and Migration
Singapore had a population of 2,674,362 in July 1989 and the low birth and death rates common to developed economies with high per capita incomes. In 1987 the crude birth rate (births in proportion to the total population) was 17 per 1,000 and the death rate was 5 per 1,000 for an annual increase of 12 per 1,000.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of 9.1 per 1,000 in 1986 was quite low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contributed to a 1987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f 71.4 years for males and 76.3 years for females. As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major causes of death were heart disease, cancer, and strokes. As of 1986, 74 percent of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practiced contraception, and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a measure of the number of children born to a woman over her entire reproductive career) was 1.6, which was below the replacement level but comparable to that of many countries in Western Europe.
Since the city's founding in 1819,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Singapore's popula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migration and natural increase. Throughou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igration was the primary factor in population growth. Natural increase became more important after the 1920s, and by the 1980s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were of minor significance.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Singapore's population was composed largely of immigrant adult males, and grew primarily through immigration. By the 1920s,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that was Singapore-born, and consequently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increase to the population, all were increasing. By the 1947 census, 56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had been born in Singapore, and there were 1,217 males for every 1,000 females. The 1980 census showed that 78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had been born in Singapore and that the sex ratio had reached 1,042 males for every 1,000 females.
Migration to Singapore dwindled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ceased during the war years of 1941 to 1945, and resumed on a minor scale in the decade between 1945 and 1955. Most nineteenth-century an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immigrants came from China, India, or Sumatra and the Malay Peninsula. Between 1945 and 1965 immigrants came primarily from peninsular Malaya, which shared British colonial status with Singapore and so permitted the free movement of people between Singapore and the rural areas and small cities of the peninsula. After independence in 1965, Singapore's government imposed strict controls on immigration, granting temporary residence permits only to those whose labor or skills were considered essential to the economy. Most such workers were expected to return to their homelands when their contracts expired or economic downturns made their labor redundant. Illegal immigrants and Singaporeans who employed them were subject to fines or imprisonment. The immigrants of the 1980s fell into two distinct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unskilled labor for factories and service positions, was composed largely of young unmarried people from Malaysia, Thailand, the Philippines, Sri Lanka, and India. Regulations prohibited their marrying without prior official permission and required women to be tested for pregnancy every six months--measures intended to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attain Singaporean residence or citizenship by becoming the spouse or parent of a citizen. The second category comprised skilled workers, professionals, and managers, often working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y came from Japan, Wester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Predominately middle-aged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ir families, they were immigrants onl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government's population registration and had no intention of settling permanently in Singapore.
The 1980 census reported that 9 percent of Singapore's population were not citizens. The aliens were divided into permanent residents (3.6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and nonresidents (5.5 percent). The acquisition of Singapore citizenship was a complex and often protracted process that began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Immigration Department for permanent resident status. After residing in Singapore for two to ten years, depending on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those with permanent resident status could apply to the Registry of Citizens for citizenship. In 1987 citizenship was granted to 4,607 applicants and denied to 1,603 applicants. The 1980 census showed that 85.5 percent of citizens had been born in Singapore, 7.8 percent in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4.7 percent in Malaysia, and 1 percent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including Pakistan, Bangladesh, and Sri Lanka). Singapore's government, keenly aware of the country's small size and the need to survive by selling the skills of its citizens in a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was determined not to permit the citystate to be overwhelmed by large numbers of unskilled rural migrants. In 1989 Singapore mounted a campaign to attract skilled professionals from Hong Kong, offering a Chinese cultural environment with much lower living costs than Hong Kong'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attempting to attract skilled professionals, Singaporeans themselves were emigrating. From July 1987 to June 1988, records show that 2,700 Singaporeans emigrated to Australia, 1,000 to Canada, 400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97 to New Zealand. A large number of the emigrants were university-educated professionals, precisely the category that Singapore wished to keep and attract. In 1989 a special government committee was reported to be devising policies to discourage emigration by professionals and managers.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ies
Since the mid-1960s, Singapore's government has attempted to control the country's rate of population growth with a mixture of publicity, exhortation, and material incentives and disincentives. Falling death rates, continued high birth rates, and immigration from peninsular Malaya during the decade from 1947 to 1957 produced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4.4 percent, of which 3.4 percent represented natural increase and 1.0 percent immigration. The crude birth rate peaked in 1957 at 42.7 per thousand. Beginning in 1949,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were offered by the private Singapor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which by 1960 was receiving some government funds and assistance. By 1965 the crude birth rate was 29.5 per 1,000 and the annual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had been reduced to 2.5 percent. Singapore's government saw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s a threat to living standards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as large numbers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threatened to overwhelm the schools, the medical services, and the ability of the economy to generate employment for them all. In the atmosphere of crisis after the 1965 separation from Malaysia, the government in 1966 established the Family Planning and Population Board, 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clinical services and public education on family planning.
Birth rates fell from 1957 to 1970, but then began to rise as women of the postwar baby boom reached child-bearing years. The government responded with policies intended to further reduce the birth rate. Abortion and voluntary sterilization were legalized in 1970. Between 1969 and 1972, a set of policies known as "population disincentives" were instituted to raise the costs of bearing third, fourth, and subsequent children. Civil servants received no paid maternity leave for third and subsequent children; maternity hospitals charged progressively higher fees for each additional birth; and income tax deductions for all but the first two children were eliminated. Large families received no extra consideration in public housing assignments, and top priority in the competition for enrollment in the most desirable primary schools was given to only children and to children whose parents had been sterilized before the age of forty. Voluntary sterilization was rewarded by seven days of paid sick leave and by priority in the allocation of such public goods as housing and education. The policies were accompanied by publicity campaigns urging parents to "Stop at Two" and arguing that large families threatened parents' present livelihood and future security. The penalties weighed more heavily on the poor, and were justified by the authorities as a means of encouraging the poor to concentrate their limited resources on adequately nurturing a few children who would be equipped to rise from poverty and become productive citizens.
Fertility declined throughout the 1970s, reaching the replacement level of 1.006 in 1975, and thereafter declining below that level. With fertility below the replacement level, the population would after some fifty years begin to decline unless supplemented by immigration. In a manner familiar to demographers, Singapore'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o low levels of population growth accompanied increases in income, education,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aid employment,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t wa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from the broader socioeconomic forces promoting later marriage and smaller families, but it was clear that in Singapore all the factors affecting population growth work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government's policies and publicity campaigns thus probably hastened or reinforced fertility trends that stemmed from changes in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structures. By the 1980s, Singapore's vital statistics resembled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 with comparable income levels but without Singapore's publicity campaigns and elaborate array of administrative incentives.
By the 1980s, the government had become concerned with the low rate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with the relative failure of the most highly educated citizens to have children. The failure of femal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marry and bear children, attributed in part to the apparent preference of male university graduates for less highly educated wives, was singled out by Prime Minister Lee Kuan Yew in 1983 as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In 1984 the government acted to give preferential school admission to children whose mothers were university graduates, while offering grants of S$10,000 to less educated women who agreed to be sterilized after the birth of their second child. Th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a Social Development Unit to act as matchmaker for unmarried university graduates. The policies, especially those affecting placement of children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Singapore schools, proved controversial and generally unpopular. In 1985 they were abandoned or modified on the grounds that they had not been effective at increasing the fecundity of educated women.
In 1986 the government also decided to revamp its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to reflect its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w birth rate as one of the country's most serious problems. The old family planning slogan of "Stop at Two" was replaced by "Have Three or More, if You Can Afford It." A new package of incentives for large families reversed the earlier incentives for small families. It included tax rebates for third children, subsidies for daycare, priority in school enrollment for children from large families, priority in assignment of large families to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apartments, extended sick leave for civil servants to look after sick children and up to four years' unpaid maternity leave for civil servants. Pregnant women were to be offered increased counseling to discourage "abortions of convenience" or sterilization after the birth of one or two children. Despite these measures, the mid-1986 to mid-1987 total fertility rate reached a historic low of 1.44 children per woman, far short of the replacement level of 2.1. The government reacted in October 1987 by urging Singaporeans not to "passively watch ourselves going extinct." The low birth rates reflected late marriages,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Unit extended its matchmaking activities to those holding Advanced level (A-level) secondary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s well as to university graduates.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a public relations campaign to promote the joys of marriage and parenthood. In March 1989,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a S$20,000 tax rebate for fourth children born after January 1, 1988. The population policies demonstrated the government's assumption that its citizens were responsive to monetary incentives and to administrative alloc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medical, educational, and housing service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Housing Policies

In the early 1950s, some 75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lived in very crowded tenements and neighborhoods; these were usually occupied by a single ethnic group in the built-up municipality on the island's southern shore. The remaining 25 percent lived in the northern "rural" areas in settlements strung along the roads or in compact villages, known by the Malay term kampong, and usually inhabited by members of a single ethnic group. Many kampongs were squatter settlements housing wage laborers and urban peddlers. Low-cost public housing was a major goal of the ruling People's Action Party ( PAP). Vigorous efforts at slum clearance and resettlement of squatters had begu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in 1960 of the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which was granted wide powers of compulsory purchase and forced resettlement. By 1988,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apartments were occupied by 88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and 455,000 of these apartments (74 percent of all built) had been sold to tenants, who could use their pension savings from the compulsory Central Provident Fund for the downpayment. The balance was paid over twenty years with variable rate mortgage loans, the interest rate in 1987 being 3.4 percent. The government envisaged a society of homeowners and throughout the 1980s introduced various measures such as reduced downpayments and extended loan periods to permit low-income families to purchase apartments.
The massive rehousing program had many social effects. In almost every case, families regarded the move to a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apartment as an improvement in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 Although high-rise apartment complexes usually are regarded as examples of crowded, high-density housing, in Singapore the apartments were much less crowded than the subdivided shophouses (combined business and residence) or squatter shacks they had replaced. Between 1954 and 1970 the average number of rooms per household increased from 0.76 to 2.15,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persons per room decreased from 4.84 to 2.52. Movement to a public housing apar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although not the cause of) a family structure in which husband and wife jointly made important decisions, as well as with a family's perception of itself as middle class rather than working class. The government used the resettlement program to break up the ethnically exclusive communities and sought to ensure that the ethnic composition of every apartment block mirrored that of the country as a whole. Malays, Indians, and Chinese of various speech groups lived next door to each other, shared stairwells, community centers, and swimming pools, patronized the same shops, and waited for buses together.
Although the earliest public housing complexes built in the 1960s were intended to shelter low-income families as quickly and cheaply as possible, the emphasis soon shifted to creating new communities with a range of income levels and public services. The new complexes included schools, shops, and recreation centers, along with sites on which residents could use their own resources to construct mosques, temples, or churches. The revised master plan for land use called for the creation of housing estates at the junctions of the expressways and the mass transit railroad that were to channel urban expansion out from the old city center. New towns of up to 200,000 inhabitants were to be largely self-contained and thoroughly planned communities, subdivided into neighborhoods of 4,000 to 6,000 dwelling units. In theory, the new towns would be complete communities providing employment for most residents and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income levels. In practice, they did not provide sufficient employment, and many residents commuted to work either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r in the heavy industrial area of Jurong in the southwestern quadrant of the isla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made the journey to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short enough that many residents preferred to shop and dine there rather than at the more limited establishments in their housing estates. Thus, as in other countries that have attempted to build new towns, Singapore's new towns and housing estates have served largely as suburban residences and commuter settlements, the center of life only for the very young and the very old.
Throughout the 1980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made great efforts to foster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 housing estate complexes by sponsoring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programs at community centers and setting up a range of residents' committees and town councils. The apartment complexes generally were peaceful and orderly,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sidents were marked by civility and mutual tolerance. But social surveys found that few tenants regarded their apartment blocks as communities in any very meaningful sense. Residents' primary social ties were with relatives, old classmates, fellow-workers, and others of the same ethnic group, who often lived in housing complexes some distance away. In the late 1980s, families who had paid off their mortgages were free to sell their apartments, and a housing market began to develop. There were also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s for exchanging apartments of equivalent size and value. Residents used sales, purchases, and apartment exchanges to move closer to kin and friends who belonged to the same ethnic group. The result was a tendency toward the recreation of the ethnic communities that had been deliberately broken up in the initial resettlement.

The government criticized the tendency toward ethnic clustering as contrary to its policy of multiracialism and in March 1989 announced measures to halt it. Although no family would be forced to move from its apartment, new rules prohibited the sale or exchange of apartments to members of other ethnic groups. Although the tendency toward ethnic resegregation apparently stemmed more from personal and pragmatic motivations than from conscious antagonism toward other ethnic groups, the government effort to halt it and to enforce ethnic quotas for apartment blocks demonstrated the continued significance of ethnicity in Singapore's society.
Since the city's foundation in 1819, Singapore's population has been polyglot and multiethnic. Chinese have been in the majority since 1830 but have themselves been divided into sometimes antagonistic segments speaking mutually unintelligible Chinese languages. The colonial society was compartmented into ethnic and linguistic groups, which were in turn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unctions. Singapore has never had a dominant culture to which immigrants could assimilate nor a common language. This was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and ruling party to create a common Singaporean identity in the 1970s and 1980s rested.
On July 1989 Singapore's 2,674,362 residents were divided into 2,043,213 Chinese (76.4 percent), 398,480 Malays (14.9 percent), 171,160 Indians (6.4 percent), and 61,511 others (2.3 percent). The proportions of the ethnic components had remained substantially unchanged since the 1920s. Although the ethnic categories were meaningful in the Singaporean context, each subsumed much more internal variation than was suggested by the term "race." Chinese included people from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as well as Chinese from all the countries of Southeast Asia, including some who spoke Malay or English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The Malays included not only those from peninsular Malaya, but also immigrants or their descendants from various parts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 such as Sumatra, the Riau Islands south of Singapore, Java, and Sulawesi. Those people who in Indonesia were members of such distinct ethnic groups as Acehnese, Minangkabau, Buginese, Javanese, or Sundanese were in Singapore all considered "Malays." Indians comprised people stemming from anywhere in pre-1947 British India, the present states of India, Pakistan, and Bangladesh, and from Sri Lanka and Burma. Singapore's Indian "race" thus contained Tamils, Malayalis, Sikhs, Gujaratis, Punjabis, and others from the subcontinent who shared neither physical appearance, language, nor religion.
The Chinese

SMRT

SMRT
-- Briefing
SMRT Corporation Ltd (SMRT) is Singapore’s premier multi-modal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provider offering integrated transport services island-wide.

Established in 1987, SMRT has been listed on the Singapore Exchange since July 2000. In our core transport business, we are committed to offering a safe, reliable and friendly travel experience on our extensive network of trains, buses and taxis supported by retail amenities conveniently located within our stations. In our non-fare business, we aim to grow our diversified revenue streams from our taxi operations, rental of commercial spaces, advertising,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Fare:
Train,
Bus;
Non-Fare:
Taxi,
Advertising,
Rental of retail amentitis,
Project management
-- Owner
Temasek Holding owns ~54% shares, others are shared by many institute investors.
--- Business Mode
Monopoly in train, and Bus service, regulated by goverment.
Stable business, in line with Singapore economy and population.
Fare is the laregest part of revenue.
--- Revenue
Fare Revenue increase depends on two factors (ridership, and fare)
Train: (2007 to 2002)
Total number of passenger-trips (millions) 434.9 413.8 402.6 391.5 394.3 389.7
Growth in passenger-trip numbers (%) 5.1 2.8 2.8 (0.7) 1.2 0.6 = + 2.2% yearly
Bus:
Total number of passenger-trips (millions) 270.3 265.3 268.7 264.7 278.2 290.9
Growth in passenger-trip numbers (%) 1.9 (1.3) 1.5 (4.8) (4.4) 6.8 = -1.5%
Fare hike are regulated by Public transport commitee, allowed to apply for adjustment yearly.
On approval, fare hike will follow (CPI+WI)/2.
Generally, a 1~3cts hike will represent 1.7% increase in fare revenue.
E.g., 2007 fare revenue increases to 602M from 573M of 2006, ~30M increase
--- Cost
Wages and Salary occupy 35% of revenue, (slighlty decreases, 5 years ago 38%)
Tax:
--- Profit
--- Prediction
---Risk
--- Conclusion
Next Year Profit, may reach ~10cts, if without big suprise in Dubai project earning.
long-term growth: profit may grow 10%+,
Buy@ $1.2; P/E<15
sell @ $ 1.7; P/E=20
havn't finished ............ ..........

26 Aug 2007

赞美的力量--(第六章) 永不抱怨

永不抱怨




作者:柠蜜

在一个晴空如洗,艳阳普照的日子里,你是否曾走到户外,深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并为这奇妙的造化感谢天主呢? 但是,假若第二天却是一个阴湿昏暗的早晨呢?当你由窗口向外看时,它不会使你很自然感到抑郁吗?或许你不说出来,但是你的感觉如何呢?

你是否只是习惯性的为你所愿意的来感谢天主?当事情不如你意时,你是否便抱怨?



抱怨一两句有什么不对吗?这并不是大事。但是它对事情的影响如何呢?
它的确使世上的事截然不同。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小事能影响我们对待每一件事。


一位婚姻辅导者告诉你婚姻的破裂在于小事上的不和谐。只需要一个小铁钉便能使一个轮胎破裂。一个小零件的失灵能使一架巨无霸客机坠毁。误会能引起双方的战争。一句忿怒的话能引起互相中伤。事虽小但影响却大,因为这一切都在我们生活的层面里,它能影响我们吃早饭时的心情,也影响我们在超极市场排队等算账时的态度。



我们很容易抱怨,以至于有时我们都不觉察。抱怨与感恩背道而驰;抱怨与信赖互不相容;你抱怨你的妻子把饭煮焦了,这便表示你没有以爱去接受你妻子的过失。



抱怨一词含有控告的意味。若你抱怨,你便是控告天主没有善于安排你的生活。赞美能使天主的力量施展于我们的生活中,而抱怨却阻止天主力量的施展。



“你们也不可抱怨,就如他们中有些人抱怨过,为毁灭者消灭。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这一切事,都是为给人作鉴戒,并记录了下来,为劝戒我们这些生活在世末的人。”(格前十10~11)在这篇书信里,保禄提到当以色列子民逃出埃及走向福地时在旷野中的情形。他们的行为如何?他们遭到何种后果?


“当时人民怨声载道,怨声已传入上主的耳中;上主听见,遂发怒;上主的火在他们中燃起,焚烧了营幕的边缘。”(户十一1)


梅瑟领导以色列子民逃出埃及,天主以异乎寻常的标记表示他的临在及他的关心。天主分开红海的水,使他们由海中的干地走过,然后使红海的水回流淹死了追赶他们的埃及大军。天主应允将他们带到福地,他应允在旷野中供给他们食物,驱走攻击他们的敌人,只要他们信赖他,这一切必定实现。为表示天主与他们同在,白天,天主以云柱遮掩烈日,晚间以火炷照亮他们。


但是,以色列人不信赖天主。他们怨天尤人,首先抱怨食物与饮水缺乏,随后又不喜欢天主所赐的水的味道。对天主所赐的事物,他们已感到厌倦不已。他们在小事上吹毛求疵,然而其结果如何呢?


天主对这群喋喋不休,怨声载道的以色列子民极其忍耐。天主一再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直到后来很明显的看出他们不想了解天主的用意。当他们厌倦玛纳的味道而要吃肉时,天主答应整月供给他们肉吃,“直到肉从你们鼻子里出来,吃得生厌,因为你们轻视了住在你们中间的上主....”(户十一20)


以色列子民在旷野流荡了四十年,每次只要有不合他们心意的事他们便抱怨天主,他们要回到埃及的肉锅旁去。


为什么他们花了四十年的时间还走不到两百里的路程呢?即使有妇女小孩及牲口同行亦可在几周内走完这些路程。他们拖廷了四十年,是因为他们口出怨言,不相信天主会履行他的诺言,照顾他们一切所需。



当以色列子民踏上福地的边界时,发现已有体形高大的异族居住在那里,并筑有极坚强的城堡。以色列子民不但没有为摆在眼前的阻碍而赞美天主,因为他曾应允要驱散他们眼前的敌人,反而起来反抗梅瑟,要他带领他们回到埃及肉锅旁。他们诬告梅瑟欺骗了他们。


只有若稣厄及加肋布看过那些巨人及坚固的城堡,他们相信天主必忠于自己的诺言,将福地赐给以色列子民。但是无人听信他们二人。


这是以色列子民遭致天主惩罚的最后一件事。天主发誓要让以色列人自食其果,凡抱怨者无一人能进入福地。以色列民族要在福地外漂流四十年,直到一新世代的兴起。他们要在若稣厄及加肋布的领导下进入福地。若稣厄及加肋布是唯一曾在福地外漂流期间的生存者。


“在那里你们的祖宗以考验试探了我,虽然见了我的作为,共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厌恶了那一世代说:“他们心中时常迷惑,他们不认识我的道路。”(希三10)


以色列子民的抱怨使得他们无法进入福地。
我们在小事上的抱怨使得我们无法进入天主对我们生活的计划。
“弟兄们,你们要小心,免得你们中有人起背信的恶心,背离生活的天主。”(希三12)
以色列子民抱怨的原因是不信赖天主,不信赖天主便是我们抱怨每一件小事的根源。
不信赖天主使他们定居其上的土地,天主所赐的福地是一块他们能永远安歇的地方,是一种完全的信任及平和心灵的态度。
“几时进入他安息的恩许仍然存在,我们就应存戒心,免得你们中有人得不到....所以我们这些信了的人,必得进入安息,就如经上所说:‘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决不得进入我的安息’”(希四1,3)


天主现在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完全安息的地方。我不是指死后,而是指现在。那是一种完全信任他的状况,我们以信德都能进入这种状况。但是若要达到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痛悔我们不信赖主的罪,我们在心中及在言行上的抱怨与不满。不信赖是很严重冒犯天主的罪。
“关于罪恶,因为他们没有信从我。”(若十六9)
如同其他的罪一样,不信赖主也是一种明知故意冒犯天主的罪。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要相信或不相信天主。


假若不信赖是一种自动不肯相信的行为,那么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行为必须负责,我们必须设法纠正,不能任其如此下去。


对付任何罪的第一步骤,是向主承认自己的罪。


多年来,我很自傲的告诉我自己,我很少抱怨,就是很少大声的出口怨言,我养成微笑的习惯,并且笑口常开。但是我却经常在心中抱怨不止。当然,只要我不认为我犯了抱怨的罪,我便永远不会改进。


我认为我的这种抱怨不能视为罪过。当我睡眠不足时,或睡意仍浓必须起床,这时我便抱怨。当洗手间被家人用得又脏又臭时,我便低声的抱怨。我抱怨自己必须匆忙吃完早餐。在办公室中,事情出差错时,我便抱怨,或别人没有按照我所期望的去做某些事时,我便抱怨。接到账单时,我抱怨,车子发动不起来,我抱怨,遇到红灯我抱怨。我抱怨自己必须加班,我抱怨自己不能按时睡觉;第二天早晨,所有的一切又重新开始。


后来,当圣神默启我圣经上要我们凡事感谢主时,我才渐渐明白多年来我的行为与圣经的昭示完全背道而驰,而我自己从未想到这些。


恢复我对天主感恩之心的第一步骤,便是我承认自己曾习惯性的发出怨言。


我相信针对自己罪过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这罪过特殊化。承认它存在于我们身上,向天主表白自己的罪求他宽恕,然后决心定改,不再重犯。我们祈求天主从我们身上移走这罪,请增强我们的信德,赐予我们力量面对任何诱惑。最后,我们为自己的罪过感谢天主,使我们在信德之路上前进,我们知道这一切都已完成了。


一旦,当我们答应天主不再抱怨时,天主便能在我们身上工作。


我们不能使我们自己由怀疑不信的抱怨者一转而为感恩、愉快的信徒,改变来自天主。我们决定不再抱怨,而要感谢及赞美天主,但是唯有天主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我们。我们的责任是双眼注视耶稣,并为他能做的一切感谢天主。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天主常在我们生活中设下一些能激起我们抱怨的情况。当我们看到这些情况来到时,我们可以感谢及赞美天主,因为他要用这些事情来改变我们。这些令人心烦气躁的事曾使我们顽硬如石,而现在它们却将天主的力量显示给我们,它们能增加我们的信德。


以喜悦及感恩的心情接受生活中的每件小事能使天主德能施展于我们身上,很快我们便会感到内心充满喜悦。但是,不要只探寻这种喜悦。我们的赞美及感谢应建立在对天主圣言的信从上,而不在于我们的感觉。


多年来,我所抱怨的一件事是自己缺少音乐的方面才能。每当我听到优美的音乐时,我都无法尽情的欣赏,因为那音乐常使我希望自己能弹奏某种乐器或能引吭高歌。有一天,当我在听一场音乐会时,一个问题进入我的脑海:“你是否为自己不能弹奏任何一种乐器而感谢主呢?”
我意识到这问题来自圣神,我开始不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主,我想,我没有。”
“你愿意感谢主吗?”
“主,我想,我没有。”
“主,我愿意,我知道这是你的圣意,假若你愿意,你可以赐予我音乐的才能,因此,我为我自己感谢你,我为你要我是什么样子而感谢你。”
当我这样说时,有一股平安之感浸入我身,我发觉我真正以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感到高兴。
圣神又说:“我要你学习的是,假若你能奏出很美的音乐,你会以音乐去取悦于人,但是当你因不能演奏音乐而赞美天主,你总是中悦天主。”
在天主眼中,我没有音乐才能并不算一种缺点,只有在我眼中才是一种缺点。我曾是一个不满意天主把我造成这样的人,而他却从来没有不满意。
有些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希望自己能有某种特殊的才能,并且盼望有机会一展其才华。他们埋怨自己没有好的机会,否则他们一定成为电影明星,电视主持人,棒球明星,实业巨子或济世名医。
你是否埋怨你自己的生命?你是否对自己说假若你能重生一次,你会选择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邻居,甚至不同的婚姻?
你是否能接受天主对你有绝对权力的观念?他没有监视每件事吗?当你作了错误的选择但却自以为是对的时,他没有能力来干涉你吗?



当然,是有所谓错误的选择。在本书内我们谈到我们有责任选择,及正确及错误选择的后果。但是,天主允许只要我们信靠他,他会使一切事,包括我们错误的选择都获得圆满结果。


天主很可能会撤去你的职务,变换你的环境。然而,你仍然要以愉快的心境为此时此地的情况感谢天主。当我们为每种困难感谢天主,屈服于他的旨意之下,他便能将我们带到他要我们去的地方。


请记住,当居鲁士王还不认识天主时,天主便在最适宜的时候将他放在最理想的位置上。所以你可以确知,一旦天主此刻要你到何处,他一定会使你在那里。你此刻的任务是为你目前的一切感谢他。


假若天主借圣神的启示使你领悟到十五年前你故意为反抗天主旨意而做的错误决定,那么你现在向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吧,祈求宽恕,为你所犯的错误而感谢他,求他指引你从错误中走出一条正路来。然后将你全部生活交到天主手中,并且相信他会照管一切。现在,为你此时此地的情况赞美感谢天主。


你会发现天主的力量很快将你从目前情况中提携出来,或者你会发现天主的力量就在这环境中改变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总要不断感谢他。因为他会照顾一切。


一位信主的商人决心将他的生命奉献给主基督,在他定志献身于主后不久,他便失去了薪俸优厚的职务。他寻找其他职务,但总未成功。他的家庭陷入经济窘况中,他的焦虑随着日渐高筑的债台而增加,似乎天主没有垂允他的祈祷。




当他在一个周末晚上听我讲要为每件事感谢天主时,他已经失业一年了。他突然想到,天主不赐予他工作必有其理由,他于是便开始为自己的失业感谢天主,为他和他家庭所受的每种苦感谢天主。


星期天一整天,他不停的赞美天主,他发现他所有的畏惧及怨恨都消失殆尽了。他感到无比的喜悦。


星期一早晨,电话铃响了。一位经理人问他是否能为他工作。
“我可以。”他回答。
“什么时候你能来上班?”
“明天!”
请上午九时到达,立刻上班。”
他得到一份薪俸特优的职务,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每天直接与许多的商人有接触。他自己为基督的作证使得一个一个的商人决心信主。


他告诉我:“当我对自己的情况感到畏惧和怨恨时,我阻止天主在我生命中工作。一旦我信赖他,并为我自己的情况赞美他时,他便能全权照顾我,把我放在他愿意放置我的地方。”


一位年轻的老师在山中度暑假时,有督学写信要她参加一个有关下年度工作分配的会议。他没有收到这封信,因此,他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而她的工作也就由别人接替了。
当她度假回来之后,她发现自己失业了。
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感到很惶恐,她想要回家。在两周内学校要开学了,在当地已无谋得工作的可能性;而她在大学时期所负的债务尚未偿清。
这位年轻女子知道目前的窘困情况是她练习依靠天主的好机会。她立刻自动平息了内心的恐惶,感谢天主使她失业,感谢天主对她生命的各种安排。
有两天的时间她赞美天主,不断抗拒那些失望的诱惑。第三天,有位邻居隔着篱笆与她交谈。
“你知道,你真的应该在一所教会学校教书,你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儿子的学校校长呢?”她说。
这位年轻的老师照着她邻居的话做了,使她极为惊奇的是一位一年级的老师突然离去。校方与她面谈之后,便立即聘请了她。
“我知道天主能照管这情况,因为我信靠他,也赞美他,假若我又像以前一样跑回家,投靠父亲、母亲,我可能到现在还在失业,并且埋怨天主不照顾我。”她说。
她的新职务比以前的职务更适合她。她可以在教室里自由的谈论她的信仰。并且能公开的与几个行为不当的孩子一起祈祷。
天主对这位年轻的老师及那位信主的商人都有最好的计划,并把他们安放在最理想的地方。当他们以为他们需要某种职业时,他便杜绝了他们求职之路,但是当他们信赖他,并为自己的失业而赞美他时,他便打开了就业的门。



忿恨、畏惧、抱怨,使得天主的计划不能如期显示给我们。天主有他自己的时间,有最好计划,而我们必须认清天主的时间并不常与我们自己的时间观念配合。



我曾经非常守时,也曾以能善用“主的时间”为荣。有一次,我应约飞往德州为一群商人演讲。在飞机上我很紧张,我看看我的手表,时间已渐渐接近二时半,而我计划二时到达会场。我的迟到会带来什么好结果呢?我真感到疑惑。
“主,你为什么让事情这样发生呢?”我带着烦燥不安的口吻问天主,而我所得到的回答是另一个问题:
“你是否为你的迟到感谢我呢?”
“那并不是最主要的,那些安排我为他们演讲并付我来回机票的可怜虫期望我能准时到达。他们才是那些该学习感恩的人。”我与天主辩论。
你是否为你的迟到感恩?这思想一直持续着。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我并没有真正关心那些在会场等候我的人,而是我自己因迟到而气愤。我不相信天主能正确的处理目前情况,我责怪天主没有将“我”的时间处理得当。
“对不起,天主。我相信你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安排我的时间。假若你要我迟到这一定是你计划中的一部分,我为此而感谢你,我将我的时间交给你,由你安排,我相信你会使一切有好结果的。”我低声的说。
我靠在坐位上,松了一口气。我的表已经指到二时四十五分,但是我感到很平安。那时,空中小姐走到我身边,她的表吸引我的视线一时四十五分。
我坐起来问她:“小姐,你的表只有一时四十五分,这时间真的正确吗?”
“是的,先生,我们刚飞到另一个时区,所以现在是一时四十五分。”
我默默对自己笑:“谢谢你,主,你教训我为时间而担忧的是多么愚蠢。”
当飞机继续飞行时,时间已经过了两点,我又感到有些焦急。二时十五分,飞机降落,但是似乎我还会晚到几分钟。
“主,很对不起,我又没有忍耐了。我从来没有迟到过,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要我迟到。”我喃喃的说。
“你是否感恩?”
“好,天主,我要感恩,谢谢你,现在是二时二十分,我就在我要去的地方。”我说。
当我走出飞机时,我的表是二时二十五分。
我从口袋里将时间表抽出来查看会场的地址,我看到开会的时间是二时半。
我跑向最近的计程车招呼站。主,这真太妙了,你教导我如何将时间交给你安排而不使任何人受损。其实,这常常是天主处理事情的方法。我们会以为我们的错误将伤害某些人,但是,天主完全管理我们的生活,他爱他们,他也爱我们。
计程车司机带着等待我的眼光望着我,“到哪里?先生?”
“爱巴沙希尔顿饭店,我需要尽快到达那里。”我说。
计程司机暗暗的笑了,指着街对面说:
“就在对面,就在你面前!”
我穿过大门,走进大厅,看看我的表,此时正是二时半正。他们正向前走近讲员,我跟在他们后面走向我的座位。
天主的时间是分秒不差的。知道我们在他的时间表之内,这是多么令人欣慰!
将你生命的时刻交给他吧!假若你信靠他,当他要你在那里时,他一定会将你放置在那里。他的时间表适合于每种聚会,适合我们生命中的每个时刻。天主并没有将他的时间计划强加在我们身上,但是,假若我们将自己的时间完全交托在他手里,他便要按时将我们放在他愿意我们去的地方。
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的说:“假若天主要我到那里去,他便会使我到达那里,我将只要坐在这里打盹,直到他带我到那里去。”
我们必须尽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不必要担忧如何控制时间。我们尽力而为,早晨准时起床,及时准备赴约,为一切所发生的事感谢他,即使我们起床晚了,意外的事耽搁了我们的计划,或被一位多话的邻居或一个要求很多的孩子所纠缠不放。



天主教导我们信赖赞美他是含有双重目的的。一则使他的能力施展在我们的境遇中,一则能使别人归向他。
我曾与一位唱诗班指挥一起工作,他是一位凡事必求其十全十美的指挥。每首宗教仪式中的歌,他都处理得极其仔细,团员都唱得极为准确,但是这位指挥总是在一种紧张气氛之下指挥,他自己的紧张传给了整个诗班。他们唱得极为完美,但是他们歌声中却没有喜悦。
有一天,这位指挥经过我的办公室,走进来与我闲谈:“老鲍,我想假若你为一切发生的事感谢天主,那么,在你的音乐中,你会体味到喜悦,你也会放松些。”我说。
他静静的看了我一会儿,说:“半年来,我一直注意你,最初,我想带着一副面具,因为没有人能总是那么愉快。”他微笑一下继续说:“我在指挥唱诗班时犯了几个错误,但是你的反应总是很愉快....我不知道你如何做到这点,不过,我只希望我能有同样的态度。”
我们一直谈到唱诗班要练唱之前,老鲍匆忙的离开我的办公室。他没有为时间做任何准备,对这事先未料想到的挑战他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后来,他告诉我,“当时我真感到很紧张,乐谱及所需要的用具都没有准备,但是,突然我想到,这正是我们谈到应该感谢天主的情况,所以,我就感谢他。这时,来了四位诗班的团员,他们来得比规定的时间早,他们问我:“要我们帮忙你准备吗?”这几个月从我领导诗班以来,从未有这样的事发生过。”
“我很高兴,我祈祷着说:‘天主,谢谢你,你真的很快就解决了那些困难。”
那全天,老鲍陷入半惊半喜的状况中,以前,他从未意识到天主如此活生生的关怀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一旦当他完全放松自己,并在每种情况中感谢天主时,他的力量便施展出来了。这一发现完全改变老鲍在音乐上事奉主的态度。
以后,有一次,他独唱,唱错了几个音符,以前,这些错误会使他很失望。但是,这次,这些错误并没有使他变得更紧张,反而,他将这一切错误献给天主,感谢他使这些错误发生。当他这样做以后,他感到喜悦与歌声并进,我们这些听众能看到由他脸上发射出的喜悦,在他的歌声中也荡漾着新的喜悦之情。
老鲍与信友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以前他总是很冷漠的与人打招呼,而现在他常是春风满面的说:“早安,多么美好的一天,不是吗?”





带着一幅阴沉的面孔可能不是罪,但是它确表示一种不愉快,无希望,无信心的内心状况,也是一种无信仰的态度。



我们常听说,“那有什么奇怪,我们都有高潮及低潮的时候。”这是一种不加思索,且具有危险性的思想,因为它认为一个人的高潮低潮是基督徒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圣经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可能转好或变坏,走运或倒霉,但是我们内心的态度确是永远停留于在基督内喜悦的状况中。
圣保禄在监狱中曾写说:“我已学会了,在所处的环境中常常知足。我也知道受穷,也知道享受;在各样事上和各种境遇中,或饱饫、或富裕、或贫乏、我都得到了秘诀,我赖加强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



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够感谢,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明显,但是,有一次我学得了一个教训。
那是一个很繁忙的早晨,在我这随军辅导的办公室里似乎每件事都不对劲。主管事务的人没有来上班,其他的人似乎不知道要做什么。电话铃在响,工作堆积如山,我开始以那位没有来上班的主管感到不耐烦。当然,我的态度既不能使他出现,也不能改变目前的情况。整个这痛苦的一天,我都不停的在心中抱怨。
每二天,这位主管回来了,他告诉我昨天他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医生告诉他,在他的鼻腔部分发现生癌的现像。这报告使他震惊,他回到家里,在床上躺了一天,不管自己是否还能再起来。
我充满了懊悔之情。我因办公室中工作的停顿而感到烦燥不安,而没有为这位主管的缺席感谢天主。那天我的抱怨使得我无法向这位患病者表示天主的慈爱及能力。
在一切环境中,我们都要以信赖及赞美回答天主的安排,这是很重要的,无论其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对一切事报以赞美则不报以痛苦的叹息,那么,无论我们所对的环境是悲或是喜,我们的生活及我们的态度都会改变。



一次,有一位男士下班回来,在结冰的路上开车。他错估了公路的情形,车子滑过了一个停车的路标而撞到另一辆车。没有人受伤。但是车子却受到很大损失,这位颇具责任感的驾驶员却恼恨自己犯了如此愚笨的错误。然而,他记起最近念到要在每件事上赞美天主。
于是他祈祷说:“主,我为这次的车祸感谢你。”
立刻,有一个很轻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出现:“傻孩子,你已经犯了很大的过失,难道你要假装你很高兴犯了这过失,而使事情弄得更糟吗?”
“但是,天主允许这意外的事件有好结果。”他反驳道。
“从这件事里,你不会看到什么好结果!”
“假若我感谢天主,我便会看到好结果。”他坚持的说。
他继续为这意外事件感谢天主,然而并没有发生任何显著的结果。另一位驾驶员并没有归向基督,在汽车修理厂里似乎也没有人对他欢愉的态度表示任何反应。
那么他的反应对这件事有何影响呢?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在他身上却有一些显著的变化。他愈感谢天主,在他内便愈充满了平安。到了中午,他感到一种无比释然之感,每当他重复对天主的感恩时,他感到心灵上的放松,如同一个心灵上的死结渐渐的被解开。



他曾经是一位平平庸庸的基督徒,但是从那天起,他的生命便完全不同了。在基督内他进入一个新生命的层面上,进入一个得胜的生命中,这一切改变都是因为他意识到天主临在于这件乍看之下极为愚笨的过失上。



另外有一个人听到我说要为每一件事感谢天主之后,决定从此之后,他要为每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感谢天主。
那晚餐会完后,他与家人在大风雪中驾车回家,当时的气温在零度以下。他们很晚才到家,当他们一走进前门,他们便发觉家中的情形异于平日,屋内是冰冷的,火炉完全熄灭了。
他的家人在楼上紧缩成一团,他到地下室去检查火炉。对于火炉他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何处发生故障。
他站在那里注视着冰冷熄灭的火炉,他的第一个思想便是祈求天主帮助他将火炉点燃起来。若屋子里没有暖气,他便要带他的家人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去过夜。
突然,有一个思想进入他的脑海中,“你现在能感谢天主吗?”
他必须承认,这冰冷的房屋,及冻僵的家人使他感到万分的焦急,而无法感谢天主。
他祈祷着说:“天主,对不起,我忘记了。但是,我知道你的计划是为我们的好处,所以,主,我为这火炉感谢你。”
就在那时,有一个很清晰的建议在他耳边响起:“检查一下风扇。”
风扇?连风扇在哪里我都不知道!
“看看右边金属板的后面”又有一个思想告诉他。
他找到一个螺丝刀,动手将金属板卸下。他突然觉到这一切举动很可笑,他是否在假想?风扇真的在金属板的后面吗?但是,假若天主真正给予他这样的帮助,他现在便不能停止。
他的手指冻得麻木,但是,那堆金属板却掉下来,风扇便出现在他眼前。
现在该怎么办呢?他想:
“查看风扇的皮带,它掉下来了。”
室内太暗而无法看到火炉内部的情形,他用手电筒直接照射到火炉的开口处。他看见风扇的皮带掉在那里,于是他把皮带挂在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将他的手从狭窄的开口里缩回来。而火炉仍然如故,没有变化。
“现在该怎么办呢?”他祈祷着。
“开火炉的开关,”他得到一个建议。
当他一转动开关,火炉便起死回生,发射出跳动的火焰,他飞奔到楼上,告诉他的家人天主如何以一个熄灭的火炉祝福了他们。
假若他没有以赞美天主来面对这困难,并期望天主能改变这情况,使一切好转,他及他的家人都会受到酷寒的侵袭。天主以这熄灭的火炉要他们实际的学到赞美能使天主的德能施展出来,并使他们在这些事上领悟到天主的引导。
紧随着这火炉的事件之后的,便是他的生活的改变。他开始在每种情况中聆听天主的声音,他很敏锐的感受到天主圣神的推动。他全心接受天主的引导,因而使得天主的能力也能表现在别人的生活中。





在那急迫的情况中,首先该抱有信心,相信在一个寒冷的大雪纷飞之夜,天主对他及他的家人的关怀是表现在那座熄灭的火炉上。他可能忽略首先出现在他眼前的机会,而我相信天主会给予他另外的考验。你我常有机会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意识到天主的临在,但是,我们忽略了多少机会呢?



我们反应的结果是累积的。每一个积极的信德行为,使我们更容易相信。同样,若我们常以怀疑的态度,在困难的情况中否认天主的临在及他的爱,那么消极的结果也会积累起来,渐渐它使我们的心动摇而无法表现出任何信心。我们越抱怨,越隐入失败的深渊中。无数的小抱怨堆积起一座懊丧的高山。



一位信主的护士叙述她痛苦的岁月时,她写道:
似乎总是一些小事使我感到郁郁不乐,使我勃然大怒。渐渐的,我的生活越来越痛苦,我祈求天主帮助我,但是毫无效果。我早晨要吃药,这样我一天才有精神,晚上要吃药才能入睡。每天一起床便感到无比的痛苦,我无法作家务事,在医院里我无法照顾病人。”
“情形一天比一天恶化。几个月前,轻而易举能做的一些小事情,现在却无法做了。我陷入如此愁苦的状况中,以致于祈求天主让我死去。生活真如同地狱一样。”
有一天,她看了一本鼓励人在患难中赞美天主的书。
“这本书真像一道希望之光,在我内心燃起。”她写道。她决定为每件事感谢天主,并且列出一张要感谢天主的事的清单,她先由那使她感到紧张的环境开始。这种做法不久就有了效果。
“现在我能想到的是:自从耶稣进入我心中之后,我的生活有很奇妙的改变。我不再觉得头上系挂着恐怖的失败。事情不再使我愤怒或感到不安。当事情有差错时,我便祈祷说:‘主,我感谢你!这种祈祷真使我心充满了喜悦。’”
无论你是被重重的困难所包围,或受一些琐碎之事的困扰,在这些情况中的转折点都是一样的。你向天主承认自己的抱怨不满,并答应天主从此之后要在每件事上表示感恩的心。
你做了决定,并决心以信德来遵守它;天主会赐你能力,使你能贯彻始终。一旦你向天主作了这许诺,那么感谢天主的机会便会在不同的情况下不断的出现。
在一次灵修检讨中,有几位青年决心要在一切事上感谢天主。第二天,他们中的一位士兵得到他心爱的叔叔在农场上被牵引机压死的意外消息。立刻有一个思想进入他的脑海,“看看会有什么事发生吧!你作了一个愚蠢的决定要赞美天主,你的叔叔连基督徒都不是!”
他知道这种思想的来源是什么,他抵抗那种为他叔叔意外死亡而埋怨天主的诱惑。他反而祈祷说:“天主,你知道我多么爱我的叔叔,但是你比我更爱他,你召回了他,一定有你的理由,我为你所做的一切感谢你,赞美你。”



你能以一颗平静的心接受他叔叔的死,但是却无法挥去心中对他堂兄的挂虑,因为他最近才皈依耶稣基督。他会如何接受他叔叔的死亡呢?这位士兵希望能回家参加葬礼,也借此机会鼓励他的堂兄,但是他无法离开自己的职位。
“好吧!天主,你知道我堂兄的情况,我为我的不能去而感谢你。”他祈祷着。他想他可以打电话给他的父母,请他们转达他的心意,所以,他到电话亭去打电话。
当声音由另一端响起时,他立刻听出来那是他堂兄的声音,他很惊喜的问:“你好吗?”
“我在赞美天主,”另一端回答说:“我们都很高兴,在意外发生前的几天,父亲信奉了基督。他有时间就告诉他人天主对他所做的一切,我们知道是天主的旨意要他现在到天堂里去。”
这位士兵回到灵修检讨会中,将所发生的一切与大家分享。一位随军牧师的妻子听了之后,也决心要在每一件事上感谢天主。
那天晚上,她开车回家时,第一个机会便来到了。在过去十八年的驾驶经验中,她从未有违规的记录。这次一位在远处跟踪他的交通警察要求他停车,指责她在通过十字路口时没有停车,并将她的违规记录下来。
她向交通警察解释,是另一辆与她的车极相似的车在通过十字路口时没有停车,当她停车时,那辆急速驶过她而去。但是警察不理睬她的叙述,她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愤怒填胸,抱怨警察不公平的处理这件事。然而她想起她答应天主要在每件事上表示感恩。
“天主,我相信这是你的旨意,我要为这次的经验赞美你。”她祈祷着。突然,她感到她内心充满了喜悦。
第二天,她回来告诉我们所发生的一切。
“实在太奇妙了,不是吗?”她说:“我们不必担心别人对我们不公平或占我们的便宜。当我们看见天主亲临于这种情况中,我们也感谢他时,这些情况便成为喜悦与力量的泉源。”



当我们赞美天主时,别人也被吸引归向基督。假若我们也像那些无信仰的朋友对一些扰乱我们生活的小事抱怨不止,那么,他们会认为我们虽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但与他们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并无多大区别。除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他们能看到基督使我们的生活与无信仰的人的生活不同,否则当我们说他们需要耶稣时,我们怎能期望他们相信我们所说的话呢?


吸引别人归向基督不在于我们的言语,而在于我们的所作所为及真实的我们。这在我们每日生活中表现得最明显。对工作上的困难、拖延,在紧急事件中,在每天与人的交往中。我们的反应如何,是否我们的反应使别人觉得我们与无信仰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或者我们的反应会使别人说:“那个人与众不同,在他身上有我所需要的?”


有一对夫妇看完了一本关于感谢赞美天主的书以后,他们相信天主要他们为每件事感谢。一天凌晨二时半,他们被击碎玻璃的声音吵醒。丈夫向窗外望去,他看见他的汽车的玻璃全被一群孩子击碎了,而他们很快就逃得无影无踪。


这对夫妇相信这是天主给他们一个赞美他的机会,他们便在床边跪下,为所发生的一切感谢天主。
第二天早晨,丈夫将车开到修理厂去修理,并且解释昨天晚上所发生的一切。
修理厂老板摇摇头。
“感谢天主,我确信在这件事里天主有特殊的目的。”
“假若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一定要这些小淘气们赔。”他说。
这顾客解释说:“那倒不必。天主掌管这种情况,我不必为此而愤怒不安。”
修理厂老板注视他一会儿,然后说:“我成为基督徒已多年,但是从未听过要为这种恶意的破坏行为赞美天主。”
他们继续谈论着,他告诉修理厂老板有关圣神的能力,及天主如何借着人的赞美而将他的力量施展出来。
“够了,够了”修理厂老板说:“我听过许多有关圣神洗礼的事,我对他已感到厌烦。但是,关于赞美天主似乎很有趣,请讲给我听吧!”
这位顾客说他认为这两件事是不能分的,因为两者都需要对天主完全的信赖,并将自己交在他的手中。
在这次的谈话之后,这位汽车修理厂老板决心将他自己完全交付在天主手中,并在每件事上赞美天主。自从他下了这决心后,天主的考验便在他的事业上显示出来,有两年的时间他几乎面临破产。
一天中午,他手下一名雇工来告诉他一件坏消息,在一次车祸中,他撞毁了他们的卡车。现在他真要面临绝境,一筹莫展,宣告破产了。
这位老板注视着这位脸色苍白,全身发抖的年轻雇工,显然的,他已料想到他的老板必定会暴跳如雷。但是,老板却面带微笑,将手搭在这雇工的双肩上说:“让我们为这次的意外事件赞美天主,并且相信他会使这件事有好结果。”
这次意外事件使他获得一些保险费,他的生意也因此而峰回路转,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在生活上的改变,他深深体味到喜乐与平安。因着他的喜悦,许多顾客接受耶稣基督做他们的救主。
当基督的喜乐表现在我们生活中时,别人会因此而被吸引归向他。
有一次,在开完会之后时间已很晚,我走进一家饭店,叫了一杯牛奶。女侍应声面带微笑的到厨房去为我端牛奶。几分钟后,她再出现在我面前,满面怒容的说:“对不起,先生,有人把冰箱锁了,我无法为你拿牛奶。”
“感谢天主!”我很自然的回答说。这位女侍很惊异的看着我。
“你为什么这样说?”
“我为每件事感谢天主,因为我相信,只要你让天主工作,他会使每件事都有好结果。”
“你是哪一个教会的?”她以怀疑的口气问我。

ΧΧ公会”
“我是
ΧΧ会,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要这样的感谢天主!”
“你相信耶稣基督吗?”我问。
“嗯,我想我信,但是,我不敢确实。”她犹疑着说。
“你可以完全相信,耶稣来到世上,将永生赐给我们。我们只要祈求他宽恕我的罪,并且相信他能赦我们的罪。我愿意与你一起祈祷,并且求天主给予你这恩赐,假若你愿意要。”
她很渴望的点点头说:“是,我愿意要。”
我按着她的肩,在那空无一人的餐厅里,我们低头祈祷,此时已是半夜了,我祈求天主加深她的信仰,并且使她确信借着基督她能获得永生。
泪水在她脸上滚滚而下。
“在我生命中,我从未有过如此的感觉,我觉得似乎有一个重担从我肩头卸下,我现在真的相信我是一个基督徒。”她说。


为了得不到一杯牛奶而感谢天主,并要由其中看到天主的旨意,这似乎是很不实际的,但是,当你在每件小事上感谢天主时,天主会借着你的赞美吸引那些闷闷不乐的人归向他。他能将他们的忧虑,焦急转变为喜乐平安。


有一次,我在亚特兰大机场等飞机,我把我的手提箱打开放在一个矮桌上,一位陌生人突然将我的手提箱撞倒了,箱内的东西打翻在地上。纸张飞散在四处,我的牙刷也从盒子里飞出来,掉在污秽的地上。我尽力压抑内心的冲动,控制我的忿怒。“主,我为这件事感谢你,我知道,你使这件事发生必定有原因。”


这位陌生人感到很羞愧,他向我道歉,并且拾起那些散落在各处的东西,当我与他一起拾起东西时,他抬起头来说:“你还记得我吗?”
“不,我不记得了。”
他告诉我,几个月前,我们见过面,而现在他正处于沮丧的状况中,他祈求天主带领他去找一位能帮助他的人。
“我看见你,我想坐在你旁边与你谈谈。现在我知道天主把我带到你前,你能告诉我当我将你的东西撞翻在地时,你怎能如此的镇定呢?”他说。
我满心喜悦的告诉他,假若我们爱天主,我们便相信一切事都会有好结果,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像将手提箱打翻在地的这种小事正是感谢天主并看他如何工作的机会。
他很高兴,并且还问了几个问题。当我要登机时,他说:“你愿意到佛罗里达州来做我的客人吗?”
现在轮到我欣喜若狂了。我曾经祈求天主让我去一次佛里达州,我曾经听说天主在那里在基督生活中的所做所为。


保禄在写给斐理伯城的基督徒的信上曾写道:“你们做一切事,总不可抱怨,也不可争论,好使你们成为无可指责和纯洁的,在乖僻败坏的世代中做天主无瑕的子女,在世人中你们应放光明,有如宇宙间的明星,将生命的话显耀出来......我的弟兄们,你们应喜乐于主,给你们写一样的事为我并不烦难,为你们却是安全。”(斐二14~16;三1)



只要我们不抱怨,并在基督内喜乐,这便能使我们放射光芒有如明星,并使生命之言在黑暗的世界中显耀出来,保禄所写的当时在斐理伯地方是真实的,而在今天也是真实的。


停止抱怨吧!并为我们四周每一团黑暗,每一件不公平的事赞美天主。照着去做吧!你会看见天主的光划破黑暗。

永不抱怨

永不抱怨(zt)
A--------
抱怨总是使你丧失名誉。这样做不会引来怜悯与安慰,反会煽起激情冲动和傲慢无礼,并促使那些聆听我们抱怨的人仿效我们所抱怨的人。一旦将抱怨流露于人,似乎别人对我们的损害与污辱就变得可以原谅。抱怨过去的损污从而导致未来的损污。他们想获得帮助和抚慰,听的人却只有快意,甚至轻蔑。
称赞别人对你的恩惠,以便赢得他们更多的恩惠,这才是更好些的策略。当你诉说那些不在场的人是怎样使你受益,你正是在要求那些在场的人与之看齐,你会得到同样的酬谢。聪明人应该从不张扬耻辱或轻侮,而仅仅宣传别人对他的尊敬。如此,他将会拥有朋友并使他的敌人减少一半。
B----------------
最近生病,让我看了西医又看中医,进到医院,自然从大家的脸上阅读到了憔悴和苦累,人的自然反应就是希望通过咳嗽还有不太快乐的表情向别人传递一份感觉,我现在病了,希望你能关心我一下。可是医院里面除了医生和护士带着口罩看不到表情外,其余的人都是“可怜”之人,就在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其实自己非常健康,因为大家都是病人。中国人就喜欢暗暗的比较。。。。
突然,传来鬼哭狼嚎的叫声,一女骨折躺在医院的中央,不知道怎样掉地上去了,当人需要别人来服侍同时自己也无法决定应该在哪个位置的时候,多么“恐怖”的事情,虽然我身体不舒服,但我可以决定自己去哪个医院就诊,多好!
曾听老师说过,如果你对生活不满意,请去天桥,一个个等待乞讨为生的人;如果你对生命不满意,请去殡仪馆,那些人绝对不会又任何的问题。现在我真正领悟到这个深刻的含义,人生其实不需要抱怨什么,没有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抱怨对自己产生不了任何意义,相反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周围人的情绪,只有我们怎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度过许多难关,因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平静的对待!
人生不需要抱怨!我以这句话勉励自己
C----------------------
对,不光对别人的抱怨不要,对自己的也不要重要的是心态,怎么看那些会使你产生抱怨的事情
D----------------------
人们通常会说,幸福、快乐是一种抽象的感受,我觉得,其实幸福快乐与年龄、性别和家庭背景无关,它是来自于一份轻松的心情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女人感受幸福快乐的秘诀:
首先,不抱怨生活。其实,感到幸福快乐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她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不同。我很少问“为什么”,而想得更多的是“为的是什么”!我很少去抱怨“生活为什么对我如此的不公”,我想上帝之所以让你承受挫折痛苦,总有他的理由——因为你能!你能承受!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克服,去接受,去解决。
其次,热爱生活。不贪图,不享受,勤劳持家。有规律的生活,对待生活有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你的潜能,专注于一项你喜欢的运动,它能让你处于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有助于保持轻松的生活态度,整齐而有序的生活会让你感到自信,也更容易让你感到满足和快乐。
再一个就是,常怀感恩,感受美好。通常,爱抱怨的人,往往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她所看到和感受到的通常都是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负面的东西;而幸福乐观的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人开心的事情上,所以,她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因为对生活心存感激,所以我感受幸福!我开心!我快乐!
E----------------------
不抱怨,只许愿

  台湾女诗人张秀亚说:“天地有情当感激,生命可贵须珍惜。战胜困境,须坚忍不屈,自强不息。对他人要谦逊,宽恕,怜悯,舍己。”
  我们每个人在长长的一生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让人措手不及;有时候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我想:作为一个家庭中的女主人,男人的妻子,儿女的母亲,应该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调节家庭气氛。面临困境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处在佳境时,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像一个优秀的舵手,引领家庭这只大船安安稳稳地驶向幸福的港湾。
  我认识老公时,在八十年代末期,当时他在省政府下属的一家大型公司,经营范围广,经济效益好,我在一家事业单位,轻松稳定。年轻的我们傻傻地想: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好幸福啊。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没有悬念。
  谁也没有料到几年后,风云变幻。计划经济解体,市场经济繁荣,他的公司无法维持,他停薪留职,走向社会,谋求生存。
  他从这家公司转到另一家公司。每次换单位,提着资料书籍从原公司回来,我都痛着他的痛,苦着他的苦。我总是轻言细语,笑脸相迎。即使憋得难受,对未来迷茫,我也会在外面流完眼泪再回家,轻松面对他和儿子。
  每逢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许愿:他能行的,我们一定能越过着道坎的!令人欣喜的是,每一次我都如愿以偿,峰回路转。
  他刚从广东回来,我在心里想:如果能够去一家大公司最好,哪远一点儿,结果正好有这样一家公司招聘,百里挑一,选中了他。三年后,他从这家公司出来,我又想:如果能进一家近一点的公司就好,就不用那么辛苦,果然不久有朋友介绍,去了离家近的理想的公司。
  一路走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是能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顺利度过难关。
  我的家原来住在他单位分的宿舍,面积较小。儿子渐渐长大,住房日渐显拥挤。有一天,我坐在沙发上想:必须马上买一套大房子了,不然的话,过两年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会太小呆不下。当时正值股市巅峰状态,我毫不犹豫抛掉手上所有股票,买了一套大的电梯房,把小房子出租,朋友们都笑我,改行做房地产生意了。不久,股票市场纷纷跳水,溃不成军,我成了少有的幸运儿,而现在所住的房子也增值很多。
  儿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我都很好地把握机会,花最小的成本,得到最满意的结果。
  我一直以来不是特别聪明,能干的女人,也不善于在外面呼风唤雨,左右逢源。但是我努力去学会这样的本领:把社会上的风风雨雨都挡在门外,关起门来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我经常要求自己:做一个不抱怨,不挑剔的女人。抱怨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于事无补,只会使人心情压抑,家里气氛沉重,充满火药味,没有一点益处。
  我心里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许愿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奢求,不贪婪,只比现实高出一点,得之不狂喜,失之不伤悲。我把愿望放在心上,虔诚地祈祷,默默地祝福。
  现在,我有两个愿望:一是,祝愿我的亲人,朋友(包括每一个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平安,健康,快乐!二是:两年以后,我儿子考上他心中理想的大学!
  我希望我的愿望能够得以实现。
F----------------------
只唏噓不抱怨
只唏噓,不抱怨,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長出這樣的性格症狀。可能是因爲工作,更多是此年來的種種,好的人,壞的人,好的事,壞的事。我開始減少向父母和友人訴説鬱悶。其實鬱悶從不隨年齡增長而消弭,倒是我的耐性越來越多。關於工作總有人在我耳邊抱怨,我曾覺得,那個人本會是我,但卻不是——我竟只是個聽者,然後聳聳腦袋。

比起學習,工作原來更加刻板,絕大部分人的心態形如熬時光。我每天可悲的狀態,就是下班後等著睡覺,睡醒了上班。早上5點鬧鐘響的時候,死也要掙扎起來;在車上累得睡著的時候,也不敢坐過站;在公司困倦的時候,還得用手撐著腦袋,絕不敢趴在桌子上。

就像我曾經告訴很多冀望來香港的人,我到香港最大的收穫不是知道她有多好,而是知道她與我們想象中的差距在哪裏。同樣地,我去鳳凰最大的收穫不是見識她有多麽強大風光,而是發現她與我們期望的差距,以及鐵錚錚的現實。

不管黑眼圈有多大臉色有多難看精神有多不振生活有多虛糜,我的生活越來越沒有退路了。
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成爲被現實趕上架的鴨子兔子或猴子。

兩天前終於看了《墮落天使》,這是王家衛的電影中“唯二”我還未看的片子。看了三分之二的時候差點看不下去,原來我老了,就變得受不了這個老頭。唯獨最後的畫面,讓我還有一點觸動:淩晨天色昏暗,金城武開著摩托車,李嘉欣疲倦地伏在他的背上,就這麽穿過香港的海底隧道。這時想起的音樂,就是以上屬於Flying Pickets的這首
讓我有特別深刻印象的片尾曲,除了以上所述,我只能記起另外一部,《越墮落越快樂》的最後,是黃耀明版本的《暗湧》,畫面是一群人開著敞篷車,穿越淩晨天色灰黑的青馬大橋。
我懷疑,自己喜歡的其實是那由暗而明的天色和心情。
G----------------------

不抱怨、勇于承担责任--我做女主管的几大秘诀

人气: 35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2-15 21:36:26

 文/罗嗦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中担任起上司的角色,性别决定了女上司与男上司一定会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身为惠而浦中国区副总经理兼商务总监的冯克琳很有感慨,“女性做主管,比男性累得多。比如太女性化吧,人家觉得,这人没什么出息;太男性化吧,人家也要骂,说这人太凶悍。”
休 闲 居 编辑

  从管一个人开始,到现在领导着几百号人,总结一路走过的弯路、摔过的跤,冯克琳说,做女性主管的秘诀是“平衡”两字。

  如果下属发脾气

  冯克琳把8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了琢磨各人的脾气上。有的下属脾气很爆,他发火的时候,冯克琳就不会和他发生正面冲突,因为这种人通常也很要面子。但等到他平静下来了,主管的态度就要强硬起来,因为他们往往又自视甚高,不强过他头,以后就难管了。而有的人平时脾气很好,也很能干,当他们发牢骚时,冯克琳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找他们谈,因为这些人的牢骚可能发得有道理。

  晚上接到下属电话

  同样的,对待下班后下属打来的电话,冯克琳也会区别对待。冯克琳不会因为下班了,就把手机关掉,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互不干涉。如果是讨论工作问题,冯克琳通常会请对方第二天上班后再讨论,因为那些事需要通过一些数据、案例来帮助分析,但这些材料都在公司,所以下班后的讨论,可能是无用功。而如果是下属有个人问题需要冯克琳的帮助,她不会拒绝。有一次,有个女下属的家人过世,她和冯克琳通了足足1个小时的电话诉苦。“这样的电话如果不接,她很可能把不好的情绪带到第二天的工作中,影响大家的进程。”

  学会管理时间

  但这不意味着冯克琳就此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她说,时间是需要管理的。在美国读书时,冯克琳曾在餐厅打工。那家餐厅有40多张桌子,只有5个服务人员,而她是服务人员的服务人员―――小妹,负责收拾这40多张桌子。那段经历养成了她走路快的习惯,也使她学会了统筹利用时间,“我不可能为了一个调羹跑一次,如果这样,活儿到第二天早上也干不完。每走一次都要想好,顺路要做完哪些事情。”

  现在也一样,一到办公室,就不停地有人来找她,一封电子邮件,可能要花4个小时才能写完。所以,每天的工作,冯克琳都要事先计划好―――到了公司先接待谁、后处理哪些文件,晚上要去健身房,所以几点之前一定要结束工作。

  如果事情来不及做

  假如事情真的来不及做,冯克琳不会勉强自己加班。“还记得第一天上班,工作到凌晨1点多。”这样的事,现在已经很少发生了。冯克琳说,压力大倒不是主观不能接受,而是太辛苦容易生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胃溃疡发作,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她说,从那以后,她再也不会逼自己加班,因为自己病倒对公司也是得不偿失。没做完的事,她会考虑交给哪个下属去做,事先要提醒他些什么。如果累到极限了,她会向公司请半天假,呆在家里看看书―――只有在看书的时候,她的脑子才能完全闲下来,不去想工作上的事。

  学会中庸

  如果上司追求完美,什么都要做到最好,会给下属带来巨大的压力。之所以不拼命工作,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冯克琳也曾对自己非常苛刻。到美国读书的第一年,冯克琳的英文还不怎么好,有一次考生物,她拿了第2名。“那时候简直准备跳楼了。”现在,她也遇到了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员工,因为一件事没做好,就想着辞职。冯克琳这样劝导下属:“工作上的事,不可能有100分,如果这个企业每件事都有标准答案,那这个企业一定是停滞不前的。”冯克琳笑称:“年纪越大,越体会到‘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每件事都有个度,成功不成功,与度掌握得是否恰当密切相关。“以前我特别黑白分明,不容许自己犯错,也不容许别人犯错。现在不一样了,我不会考虑我喜欢不喜欢这个下属,而是看他是否合适这份工作。”

  勇于承担责任

  但是,冯克琳说,多数下属的毛病不是太追求完美,而是不敢负责任。“什么事都要问我。我说,如果我也这样什么事都请示我的上司,公司就不要运行了。”冯克琳说,自己做每个决定前,都会想到事情最坏的后果会怎样,自己能不能承受。对事事都要请示的下属,冯克琳不会告诉他们怎么做,因为她不会带这个员工一辈子,她会反问这个员工几个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做决定就很容易了。

  不要抱怨

  做女性主管,还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多付出。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工作时,冯克琳的工资比同级的男性主管少30%~40%。“我想这不是肤色的问题,而是因为我的性别。比如配股,我拿到500股,觉得很开心了,但有人告诉我,我的男同事拿到了1500股。他们怂恿我去向老板争取,但我没去。”冯克琳说,她相信,付出总有回报,不要因为多做了就不高兴,因为做每一件事,都会教会自己许多东西,也不要因为待遇不公而抱怨,因为老板总有一天会发现你的价值。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H----------------------
生活中,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I-----------------------
不抱怨别人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好不好,因为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别人,别人就用什么样的的心态对待你。不能友好示人的人,终究只有敌人,你的错已经无法挽回了。
J----------------------
不要抱怨生活

  我相信一句话: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
  抱怨,实在是一件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早上起床晚了,抱怨的人会想“唉!又要扣工资了”,不抱怨的人会想“是不是我太累了,是该找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了”;路上走路,与别人撞了一下,抱怨的人会想“没长眼睛啊?”,而不抱怨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最多会想“他也不是故意的”;到了公司,有个同事对面走过连个招呼也没打,抱怨的人会想“对我有意见?我还懒得理你呢”,不抱怨的人可能想都没想,最多会想“他也是想着做事,没留神”;工作上辛辛苦苦完成了一个任务,自认为无可挑剔,哪知交上去了才发现还有个小错误,抱怨的人会想“为什么事先没想到啊,真是白辛苦了“,不抱怨的人会想”我这么小心还是有疏漏,下次要吸取教训,要更加小心了“;喝口水呛着了,抱怨的人会想”怎么这么倒霉,喝水都要找我麻烦“,不抱怨的人会想”我现在有点急燥了,沉稳一点“;吃饭咬到沙子,抱怨的人会想“谁洗的米,这么笨,沙子都不去掉”,不抱怨的人会想“有沙子是正常的,怪我不小心没看到”;下班了,领导说大家留一留,晚上要开会,抱怨的人会想“又开会,怎么不在工作时间开啊?我与女朋友的约会怎么办”,不抱怨的人会想“原来这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晚上回到家,累得不行,抱怨的人会想“为什么生活会这么累啊”,不抱怨的人会想“又过一天了,今天还是有不少收获的,现在马上好好休息,明天该做……”;
  为什么抱怨的人会说生活的这么累,因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所得,而不抱怨的人即使真的很累,也不会埋怨生活,因为他知道,失与得总是同在的,一想到自己获得了那么多,真是高兴啊。
  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我们做不到从不抱怨,但我们应该让自己少一些抱怨,而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抱怨成了一个人的习惯,就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已不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处处不顺,处处不满,反之,则会明白,自由的生活着,其实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哪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呢。
K----------------------
在02年,刚加盟金山不久,在一次部门会议上。阿黎组织,王老师也参加了。在会议总结上,王老师说,他很欣赏阿黎,因为阿黎从不抱怨。自从那以后,我也下决心做一个从不抱怨,让别人欣赏的人。
从最初的网站开发程序员,到主管,到中层经理,虽然不敢说是最辛苦的一个,但也是跟兄弟们走在最前面的一个。03年中,直接带我的海洲调到北京主管网站开发维护,我接手负责珠海网站组的工作。当时几乎就是一个人做网站的开发和服务器的维护。几次为了毒霸网站改版,通宵达旦。三个月下来,肝部闷疼,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后来回家父亲抓几次中药吃了才缓解。
04年,公司成立KSG后来KOL。从珠海调到北京后,也是既开发又负责服务器运维。而当时对于运维技术掌握并不多,加上服务器少,访问压力大,经常出现宕机,经常半夜三更从住所赶往公司排除故障。那时候很多次都是雷总发现网站不能访问,告诉阿黎,阿黎又打电话给我。到现在我还经常拿来作为反面教材,告诉周围的同事。
一直以来,没有抱怨;辛苦,自己调节。虽然也带有几位兄弟,一直坚持先身士卒的心态和他们一起完成工作任务。并且也引导他们成为一个从不抱怨的人。
L----------------------
不抱怨,做一个有风度的男人!
不管抱怨什么!人、事、物
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毫无意义
从现在起,恪守绝不抱怨
任何事情,只要理智沉稳面对,一定都有处理的方法。
没有做好的工作,可以用心去思考再将他做好
没有管理好的事情,可以马上改进,可以更新方法
任何没有满意的地方,只要平心、静气、抬起头,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M----------------------
N----------------------
J----------------------
J----------------------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