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一样内敛温顺的老挝
老挝经济概述
发布日期:2006-
老挝地处印支半岛内陆,人口少,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农业生产较落后,大片耕地闲置,工农业生产都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商品。近年来,老挝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水利设施,鼓励种植双季稻;工业方面积极推动生产进口替代产品、出口创汇的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业。
老挝主要的经济领域:
1、农业: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8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是稻谷,其中糯稻占90%。稻谷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主要分布在万象地区、沙湾拿吉省、沙拉湾省和占巴色省等,其中南部三省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40%。目前,老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业投入,兴修水利,鼓励扩大旱稻种植面积,97-98年度,旱稻面积达5.3万公顷,旱稻产量21万吨。98年粮食产量达199.2万吨。99年达227万吨,2000年达230.5万吨。
咖啡是老挝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质量优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占巴色省、沙拉湾省和色贡省,98年咖啡出口1.8万吨,创汇2000万美元。其它农作物还有玉米、棉花、烟叶、甘蔗、茶叶、热带水果、豆类及其它根茎类作物等。
2、林业:老挝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11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48%,木材蓄积量12亿立方米。97-98年度,老伐木348万立方米,其中原木出口共810万美元。老挝有许多名贵木材和林产品,如桧木、柚木、花梨木、紫檀、红木、松木、安息香、松脂、葛藤、砂仁、胖大海、紫胶等。
3、矿业:老挝矿藏资源丰富,但大多数矿藏未查明储量和品位。主要矿藏有锡、金、铁、铜、铝、锑、煤、宝石、钾盐、石膏等。其中甘蒙省有锡矿、川圹省有铁矿、琅勃拉邦有金矿、万象平原有钾盐、万象地区和沙湾拿吉省有无烟煤、沙湾拿吉省有石膏及铅等。
4、电力: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境内多山,全国有20余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其中最大的是纵贯老挝的湄公河,湄公河老挝段长1877公里,湄公河老挝段及其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据考察,湄公河60%以上的水力资源蕴藏在老挝,全国有60多个水头较好的地方可建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1800万千瓦。
目前,老挝已建成四个水电站,装机容量41万千瓦。南俄河水电站建在万象以北96公里的南俄河水库上,装机容量15万千瓦;在南部的色塞水电站,装机容量4.5千瓦;色拉拿水电站,装机容量0.5万千瓦;老挝的水电90%出口泰国,1998年全年,老售电收入达4960万美元。
5、服务业:老挝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许多旅游资源尚待开发。现老只有万象、琅勃拉邦、川圹、沙湾拿吉、巴色等几个旅游点。1998接待外国游客达45万人,外汇收入7100万美元,全国共有268家旅舍、宾馆,4724个房间。1999-2000年是老挝的旅游年,来老游客约72万人。
6、工业:老挝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重工业,现有工厂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式手工作坊,97-98年度工业手工业总产值为1494亿基普,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加工工业增长11.8%,电力工业增长11.9%,矿业增长13.1%,化学工业增长6.1%,其中修理装配工厂、建材生产厂、小型加工厂和小型手工业类型企业有增加的趋势。
7、交通运输:老挝无出海口,也没有铁路,国内交通主要靠公路和内河运输。1997年老挝有公路2162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有3543公里,石子路6051公里,土路12026公里。
------------------O--------------------
猫一样内敛温顺的老挝
2007-8-5 来源: SOHU
老挝,一个孤单国家。它静静的藏在中国、柬埔寨、泰国和缅甸之间,被超过70%以上的森林覆盖。在首都万象的一家泰国人开的书店里,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拍摄的老挝的封面是这样:一个戴斗笠的中年男人,骑在大象上,穿梭在弥漫着浓雾的丛林中,在惊愕地回头。这也许就是外人对她的想象:神秘而原始。
历史:公元14世纪,这里曾经是东南亚最繁华的国家之一,那时叫澜沧王国。1353年国王范甘统一了老挝,把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首都设在琅勃拉邦,直至1545年迁都万象。1893年后老挝逐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但国王王宫仍然在琅勃拉邦。历史彰显出了老挝最重要的两个城市:琅勃拉邦与万象。
琅勃拉邦 还未自历史中醒来
琅勃拉邦是旧都,静静地坐落在老挝的中北部。这里朝南300公里到首都万象,朝北400公里到中老边境。历史上曾经有很长的时间,因为公路交通不便,湄公河成为主要的到达通路。在普寺山向上爬328个阶梯,就能站在山顶俯瞰整个琅勃拉邦,包括两条安静的绕着她的河流:湄公河与南乌河。从高处俯瞰,琅勃拉邦更像一个村庄的集合,散落在平原的两层法式建筑混杂着密密麻麻的寺庙,被笔直的路整齐地切割,城市像一个巨大的盆景,鳞次栉比的热带植物把缝隙填得满满当当。没有高大突兀的楼房,没有工厂的浓烟,甚至没有一个红绿灯―――琅勃拉邦似乎就这样生活在历史中,不曾醒来。
古城有近30座大小寺庙,700余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因为城市很小,即使是步行,也可以很轻松地浏览这些建筑。在每个清晨,约6点时分,寺庙里修行的僧侣会整齐列队,沿街化缘。信徒们虔诚地跪在路边,将饭团等食物施舍给沿路的僧人。―――这便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清晨布施(Morningalm)―――这个传统的习俗风雨无阻地延续了700多年。僧侣们大多年轻,信徒们有老有少,把在前晚煮好的饭团和糯米放入僧人们挎在肩上的竹篮中。
那是个很精致的竹篮,通体橙红,与僧袍同色,竹篮内衬一只金光灿灿的饭盂。信徒们双膝跪地,每每放入一块饭团,便双手合十片刻,待得下一位僧人走近,继续布施。
在万象塔銮寺,一个僧人曾与我谈起布施的意义。这些饭团,早已不是僧人们的口粮,更多是被喂给了寺庙里饲养的猫狗。僧人一天只吃两顿,因为饱暖思淫欲,佛教倡导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布施在现在的琅勃拉邦,似乎已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但这并不重要,本身一种传统的保留和传承,本就该付出改变来应付时间的流逝。
在老挝,僧人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而寺庙又不仅仅是个念经颂佛的地方,更承担了教育的责任。所以在这个国家,年轻的僧人比比皆是,一边修行一边完成学业,这似乎是一种低调和务实的宗教精神,而老挝人,正以他们的平和与包容,去延续着这种精神的传承。
在琅勃拉邦生活,人们并不畏惧热带的阳光:撑起伞,抬着躺椅,开几瓶老挝啤酒,可以在湄公河边惬意地呆上整个下午和晚上。沿着湄公河和南乌河,岸边一间间餐吧和旅社紧邻,浓郁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与中国国内众多旅游景点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鼎沸的人声,也许是因为淡季吧,干净的街道上偶尔走过几个穿着拖鞋、手拎啤酒的西方游客,或者是骑着颜色鲜艳的摩托车飞驰而过的当地人。安静得让人慵懒。我在湄公河边夜夜独自买醉,这世外桃源的宁静,便是我狂欢的理由。
有人将老挝比喻成“猫”,邻国泰国是“狗”。这是因为她的宁静,内敛和温顺。老挝的城市,就像猫的眼睛,深邃而充满了色彩。与泰国的喧嚣,越南的拥挤,柬埔寨的世故,缅甸的封闭相比,老挝就像一杯醇醇的老酒,独自在地窖里发酵,余香幽长,味美醉人。
----
^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